我的作业我作主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da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作业为何会成为负担
  
   1、作业量大。作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造成学生抵触情绪;对;教师也是一样,熬红双眼好不容易批改完那小山一样的作业。可学生呢,却丝毫不领情,心里能不窝火吗?
   2、作业形式单一。有些老师布置作业,来来去去就那几样,内容枯燥无趣,缺少乐趣,导致学生厌烦;教师的作业批改也变成机械重复,也是枯燥无味、毫无乐趣。
   3、作业评价方式单调,等第走过场。许多学生拿到老师批改的作业后,只是随便瞄了一眼后面的等第便一把塞到了抽屉里,有的学生甚至连瞄都不瞄,这是因为他知道作业本上只会有勾或叉,而不会出现别的值得他期待的东西。
   4、一些学校作业管理死板,教师又被严峻的课业形势所迫,不敢搞个性化,这在很大程度上抹杀了教师的作业创新热情,结果让作业的布置、批改死气沉沉。
  
   二、造成作业问题的种种幕后推手
  
   1、作业的目的是为了学生在考试中胜出
   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里的“用兵”通常被理解为考试,所以教师安排大量作业训练,进行“题海战术”就不足为奇了。教师有自己的苦衷:练多练足,不一定全有效,但所谓“广撒网多捕鱼”,一定能“捞到”一点。有的教师则说:谁知道下次的考试会考什么,我只能做好万全的准备,消灭潜在的缺漏。有的教师也显得很无奈:别人都在练我不练,不是吃亏了吗?为了学生在考试中胜出,老师们也拼了,出很多题,找很多试卷,不顾学生的厌倦或他们背地里的痛骂,批改着,惩罚着。
   2、反反复复的教学观
   现在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各类教学活动,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热闹场面,五花八门的教学法、教学理论,各领风骚的名师,让人热血沸腾。一些一线的普通教师,今天学这名师,明天模仿那名师,结果是越来越困惑,莫衷一是的教学观念和行为策略,反映在作业上的问题更是特别突出。
   3、忽略学生学习障碍
   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我们会发现班级里总有那么几个学生存在着朗读、书写、计算、听记等方面的学习能力障碍。这些学习能力障碍往往被学生较为一般的日常行为特征所掩饰,不容易被发现,另一方面是有些教师缺少这方面的学识和经验,一味蛮干,结果是显而易见的——放弃,甚至是伤害。如果教师能够加以重视,就会对学生的情况加以充分掌握和区别,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积极帮助学生进行能力矫正,使其扬长避短,各尽所能。
   4、教师干预技巧缺失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常处于学生未能及时完成作业或作业质量不佳等行为的包围中,窘迫的现场、糟糕的对话,常常让教师和学生处于剑拔弩张的状态,矛盾的双方很容易出现偏激的行为,如撕作业本、罚抄写、辱骂、讥笑等。虽然老师们都学过教育学和心理学,但对于一些较复杂的心理行为,还是缺乏专业的应对技巧。
  
   三、作业的革命
  
   (一)作业设计的一般原则
   我们布置作业时,首先要明确这个作业是值得做的,学生通过作业练习,有助于学生基本掌握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达到巩固知识和拓展知识的统一,思维训练和技能养成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其次作业要有针对性和层次性。作业内容和形式具有针对性、典型性,训练价值较高,单位时间内的练习效果显著,同时根据学生的特点、学力层次,设计不同的作业,使不同学力学生都有较好的发展。
   最后作业要体现多样性和自主性。将作业设计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克服单调、机械、繁杂等弊病,同时建立良好的学习模式,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二)作业“大变身”
   1、从单一走向多元
   一是学生需要动口。不仅是课堂上朗读和答问,还需和周围的人进行交流。人教课标版每个单元都安排了一个口语交际的练习,围绕一个既定的主题,在课堂上展开问答、对话等口语练习。
   二是学生需要动手。动手不仅包括作业本上的抄抄写写,还需要翻翻图书馆里的书,看看网上的资料,看看电视,做做剪报,练练演讲,做个调查等,需要在各种生活的场景中学会主动运用语言。
   2、掌握出题技巧,做到以少胜多
   造句练习,一般的形式为——给一个词语,让学生说、写一句话,在句子中运用这个词语。通常,教师只要看到该词语被用到了句子中,而且语句通顺,就可以算通过了。但是,教师可能忽略了一个很有价值的训练,那就是,以该词语为纽带,用造句的机会训练学生描述典型生活的能力。
   3、从千篇一律到姹紫嫣红
   一成不变的东西总会让人渐失兴趣,新奇的事物才能给人带来各种不同的快乐体验。我们经常让学生做“抄写词语”的练习,虽然很有必要,但很枯燥。我和学生将它命名为“词语复印”(刚好有一学生家里是开复印店的,这名字还是他想出来的),学生一听就觉得有趣,先从心理上接受了它,学生自己成为自觉的主体,自然会爱上作业。
   (三)可爱的作业批改
   让我们摆正心态,从兴平气和地批改学生们日常作业开始;做好课堂上的即时批改,做到心中有数;
   并与学生在作业本上实现沟通,教师完全可以让作业批改变得可爱起来,让批改充满意趣,让批改成为吸引学生学习的新动力。
  
   【作者单位:温州市瓯海区潘桥第一小学浙江325005】
其他文献
作为小学体育教师,不光是能够教学生体育锻炼的方法和技巧就行了,还要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阴影,注重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以及他们在体育课上的养护教育。    一、帮助学生的克服心理问题  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正处于发育向成熟过渡的时期。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易集中,理解能力不强,易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等等。体育课多为户外的活动课,若不能把握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就往往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课堂练习时由于学生受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要培养学生直接从图中搜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低年级数学课本的特色之一就是通过形式多样、富于趣味性和可读性的主题图呈现数学信息,学生学会看图、读图,搜集有关的数学信息,有助于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学生对图意进行有序的描述,可以弄清算理,顺利解决问题。笔者以苏教版一年级数学内容为例,探究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读图、理解图意,使之成为低年级数学教学的重要手段。  一、注重
1958年12月16日,一本油印的刊物《线值计量专刊》(第一期),在位于北京西山脚下的第一机械工业部第六研究所第六研究室(现航空工业计量所的前身)诞生了。这本102页的刊物,除了
针对惯性器件性能评价的需求,说明了研究角振动校准装置的必要性。根据现有角振动校准装置的构成,详细分析和总结了各种角振动激励源的工作原理、特点和不足,列举了国内外部
学生的习作,要开阔思想,放开手脚。这体现了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大突破。然而,众多学生面对习作总是显得举步维艰,如何才能使孩子们走出困境,轻松地写作,在写作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展示自我呢?    一、排除障碍 轻松写作  叶圣陶先生说:“世间如果有所谓作文写法,也不过顺着说话心思的自然规律加以说明而已。”因此,学生应放开手脚,轻松写作。如何才能做到轻松写作呢?首先在思想上要排除障碍。在习作前,
古往今来学习语文的经验告诉我们,学生阅读能力是在“读起来、读进来、读出来”的过程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现在以《鼎湖山听泉》课堂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读。    一、“读起来”——激发兴趣    怎样启动学生读起来?第一要让学生有读书的时间。第二要使学生有读书的欲望。第三要使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读有所得。我在课堂上作到了一下几点:  1、精心设计教学用语,创设与课文相匹配的意境 
航空航天领域中,高速条件下气流温度的测量存在着动态误差和稳态误差。本次研究对超音速条件下K型温度传感器的恢复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对影响恢复特性的关键影响量进行了分析,确定了超音速条件下温度传感器恢复特性理论模型,为温度传感器的实验和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超音速条件下影响温度传感器恢复特性的关键影响量中,单屏蔽式结构、总温和马赫数对于传感器恢复系数的提升帮助很大,传感器外径尺寸、静压
黎世法,这个具有传奇色彩的风云人物,创立的具有我国特色的教学理论体系——“黎氏异步教学理论”,赢得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赞誉,我国按此理论实验的中小学已达3万余所,为世
学生具有个体差异性,这是不容置疑的客观事实。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我们应当坚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让学生自己体验学习音乐的快乐,用符合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音乐体验。  一、循序渐进学习音乐。引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  循序渐进是学习的基本顺序,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渐进过程,音乐学习也是如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根据各阶段学生的
上海市件建委、市规土局国庆刚过就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房地产市场监管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下称沪六条)》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