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通防治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观察

来源 :按摩与导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thdream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血栓通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治作用。方法:选取我院骨科老年髋部骨折术后的住院病人80例,按照单盲随机分组方法分为治疗组40倒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取血栓通静滴治疗,对照组采取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皮下注射治疗,共治疗14日,对比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疗效对比,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血栓通老年髋部骨折术后DVT防治
  【中图分类号】R5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0)02—0064—02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uosThrombosis,DVT)是骨折及大手术后需长时间卧床较常见的并发症。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粗隆间、股骨颈骨折等髋部骨折发病率越来越高,加之老年患者多伴有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等,使该类骨折术后下肢DVT的发病率随之增加。我科采用静滴血栓通预防此类患者DVT的形成,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收集2006年10月份~2007年12月份我院骨科的髋部骨折的住院病人80例,其中粗隆间骨折46例,股骨颈骨折25例,粗隆下骨折9例,女性46例,男性34例。治疗组40例,男16例,女24例,平均年龄73.45岁,对照组40例,男18例,女22例,平均年龄70.58岁。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前查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排除术前静脉栓塞,粗隆下骨折、粗隆间骨折行闭合复位股骨近端绞锁髓内钉内固定术,股骨颈骨折行人工全髋置换术或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两组病例人口学资料、一般生命体征、病情资料、手术时间等基础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治疗组:术后第一天开始应用血栓通(冻干)(广西梧州制药股份有限公司)45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i或O.9%生理盐水250ml(糖尿病病人)静滴,1次/日,连续给药14日。
  1.2.2对照组:术后第一天开始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海南通用同盟药业有限公司)5000IU皮下注射,1次/日,连续给药14日。给药后观察患者下肢情况,行下肢彩色多普勒检查。
  1.3疗效评定标准:优:患肢无肿胀、疼痛不适,彩色多普勒检查示无深静脉血栓形成:良:静止时患肢无肿胀、疼痛不适,但活动后患肢轻度肿胀不适,彩色多普勒检查示有少量深静脉血栓形成,不超过静脉直径的30%,血流基本通畅;中:静止时患肢轻度肿胀、疼痛,但活动后患肢肿胀明显加重,彩色多普勒检查示静脉血栓形成超过静脉直径的30%,通过血流减少;差:患肢肿胀疼痛明显,难以消退,彩色多普勒检查示静脉血栓形成超过静脉直径的60%。
  1.4统计数据。采用Ridit分析方法进行统计,P  
  2 结果
  
  两组疗效对比(表1),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u=2.0389,P=0,0415<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有6例发生DVT,严重的有1例,为85岁女性,股骨颈骨折,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合并有高血压、高血脂和2型糖尿病。对照组有14例发生下肢DVT,严重的有2例,1例男性,75岁,有2型糖尿病史10余年,粗隆间骨折,行股骨近端绞锁髓内钉内固定术;1例女性,72岁,股骨颈骨折,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合并有高血脂症和高血压病,有脑梗塞病史。对以上病例予溶栓治疗:尿激酶8万u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祛聚疗法: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连用7d,监测术后伤口引流量,凝血酶时间,凝血酶时间不超过正常值2倍为安全指标。治疗期间嘱患者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适当应用利尿剂,减轻患肢肿胀。当患者全身症状和局部压痛缓解后,嘱患者行患肢功能锻炼。经综合治疗,20例发生下肢DVT的患者中的18例获得良好的效果,患肢肿痛消退,治愈;2例下肢肿痛症状缓解,但负重活动后患肢仍有肿胀不适。
  
  3 讨论
  
  3.1DVT形成的病因病理。DVT是一种静脉内血凝块阻塞性疾病,多发于下肢,轻者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重者可引起致死性肺栓塞。其临床特点为患肢局部肿胀、疼痛、股静脉部位可扪及有压痛的索状物,或伴有病变远端浅表静脉曲张等静脉回流受阻现象。1946年,DVT的病因由Virchow提出,认为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是造成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索。首先,血液流速缓慢或产生涡流时,血小板会沉积黏附在血管内膜上,当激活的凝血酶和其他凝血因子在局部达到了凝血所必需的浓度时,便导致血栓的形成。其次,静脉内膜表面覆盖有糖蛋白、肝素等成分,具有良好的抗凝作用,并可防止血小板黏附。当静脉壁损伤时,会使静脉内膜下基底膜和结缔组织中的胶原裸露并释放多种活性物质,使血小板黏附其上而发生聚集,导致血栓形成。高龄、女性、吸烟、糖尿病、肥胖、小腿水肿、下肢静脉曲张、恶性肿瘤、心功能不全和以往有DVT形成史及严重外伤史的病人术后易发生DVT。DVT的预防,首先要在思想上引起重视,早期治疗可能取得较好的疗效,晚期治疗效果不够理想,但早期人们对DVT的认识不足,主要是把DVT当作一般术后反应来看待,还有就是担心应用抗凝药物引起较多的术后出血等。由于多种原因导致DVT不易被及时发现。对于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由于合并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内科疾病,加上患肢活动受限,血流速度减缓,血小板凝集,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较高,但早期往往不能及时发现,而延误了治疗时机。因此,血栓栓塞疾病的预防需要建立全方位立体化措施,使更多的骨科术后患者摆脱该后遗症的困扰。
  3.2血栓通的药理作用。血栓通的主要成分为三七总皂甙,为三七提取的活性有效成份,其主要成份为:人参皂苷Rbl,人参皂苷Rg1,三七皂苷R1。主要药理作用是:降低机体的耗氧量,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力;抑制血小板聚集;扩张脑血管,使脑血流量增加;抗血栓和抗凝血作用。主要功效为活血祛瘀、通脉活络,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增加脑血流量的作用,多用于脑血管后遗症,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眼前房出血等疾病。中医认为三七具有“止血、散瘀、定痛”的功效,即可止血,又能活血,对于骨折术后患者,既能防治过多出血,又能预防瘀血阻滞而发生血栓,应用比较合适。笔者在临床的应用中发现该药对于预防术后下肢肿胀、血栓形成的效果优于其他同类活血药物,并且临床应用安全性较高。通过本次临床研究可以看出,应用血栓通静滴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优于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治疗,临床用药方法简单、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其他文献
因为编者爱吃水果,故而发现这本以水果佐餐的书籍一一《水果菜点200道》,所列举的水果类菜品,包含热菜、凉菜、汤羹、西点、饮品等,主要以苹果、猕猴桃、梨、草莓、石榴、柿子等陕西水果为主,辅以南方等地水果。  水果入馔历史悠久,中西餐各有风味,东西部、南北方各具特色。然而,能以水果为主题,将各色水果合理搭配且按宴席标准呈现,并先后多年连续举办各种国家级赛事的地方,多是在中国陕西。  从省级、国家级、世
目的:通过创建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强化基础质量,转变护士服务理念,提升整体护理质量水平.方法:健全各项工作制度,改进排班模式,实施小组包干责任制,简化护理文书书写,完善后勤保
污水横流的房间内,没有任何消毒等安全措施。一堆经劣质硅油浸泡的安全套放在蓝色桶中,经过布满油污的覆膜机为它们添加外包装,这些安全套摇身一变,成了“杜蕾斯”“冈本”等知名
调味就是通过五味调和之后的味道,需要五味之间的平衡,而不是某一个味特别突出,比如是过酸、过咸,而是有一个非常好的层次,在五味之间又会有一个非常好的协调的味道。  食客的口味偏好  食客口味偏好方面,烧烩炖的口味占到7%,还有炒爆,年轻食客对整个炒爆的概念非常喜欢达到了17.5%,还有煎炸可以达到14.2%。最基本的味型,就是咸鲜。对中国食客而言,对咸鲜喜爱的程度是48.6%,不管是现在的人处于工作
大数据时代为企业带来便利,同时也推动了企业的财务管理的改革与创新。本文通过对大数据的概念和特点进行描述,更好的了解大数据。接着提出了大数据对财务管理的三点影响: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