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化学教学的思考和实践

来源 :学生之友(初中版)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chen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笔者从事初中化学教学二十余年,经历了旧大纲到新课标的演变,深切感到旧大纲注重的是知识点的死记硬背,而不是科学结论的实验验证,不能体现出素质教育的要求,即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能力,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公民等。在这里,笔者就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初中化学教学水平,粗浅地谈一下自己的几点感受和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运用好“问题式教学”
  “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问题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的基石。问题式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驱动力,以培养学习者的问题意识、创新性思维技巧以及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教学方法。其教学理念认为“问题既是学习的起源,也是选择知识的依据,又是掌握知识的手段”。问题式教学过程以问题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扮演辅助的角色,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使学生在探究中深入掌握知识,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教学过程中,我会在教学的开始,或者是根据教材提供的材料,或者是运用多媒体展示,或者是从学生已有的学习经历,或者是语言描述、讲故事等手段,将学生带人到具体情境之中,以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探究实验、得出结论、合作交流,一直到最后升华应用。如:我在进行分子的教学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在远处就能闻到气味?50ml水和50ml酒精充分混合,体积是100ml吗?生活中我们还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吗?我们怎样运用科学的知识和手段解决类似的问题?一个好的教师不会限制学生对各种问题的疑问和探究,但他会精心地把学生引导到问题的关键侧面,从而更好地利用问题所提供的学习机会,让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二、让教师良好的教学形象和品质感染学生
  首先,教师个人的品质,不仅制约着教师本身的行为,而且会影响和教育着学生。一个合格的化学教师除应具备较高的教学业务水平外,还应具备优良的心理品质、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用科学的世界观去影响学生,为学生做出表率。从演示实验的规范操作、正确客观地表述实验现象,到板书的工整、准确无误地使用化学用语;从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地对待每一个化学问题,到欢迎学生对自己提出质疑;从热情肯定学生比自己更高明的创新解题方法,到勇于承认自己教学中偶尔出现的失误等等。这些都是教师在科学态度教育中表率作用的具体表现,它对学生逐步形成完善的科学态度将会产生无形的巨大影响。
  三、激发兴趣,自始至终
  化学是九年级新增加的一门学科,一开始学生对化学都很感兴趣,而且对学好化学也很有信心。然而随着化学学习的不断深入,化学用语不断增多,学习难度的不断加大,许多同学逐渐对化学的学习失去信心,逐步丧失了对化学学习的兴趣,甚至部分学生最后放弃了化学的学习。那么,发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就无从谈起,更谈不上素质教育。学习的效果和成绩也就可想而知。所以说,教师要有效地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把兴趣转化为一种乐趣,长久保持对化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教学过程不仅仅是简单的教育教学,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一个过程。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要求教师不但要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和渊博的知识,还要有高超的驾驭情感的能力。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多关心爱护学生,从点点滴滴中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在教学中对于学生不明白或比较难懂的地方要耐心讲解,对于课堂上回答问题比较准确的学生,及时表扬;即便是回答不太准确的学生,也要肯定好的方面,并耐心指出不足和失误,尽可能多地进行鼓励,少一份指责和批评。老师只有真诚地与学生相处,真正做到关爱学生,才会有效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才会接纳你,爱戴你,尊重你,才会对你所教的学科和所讲的内容保持长久的兴趣。当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思路和做法还有很多,用好名人故事、搞好实验教学、联系生活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等,不再一一列举。
  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是新课标教材的重要内容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新课程把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强调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每一位初中化学教师要十分明确这一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为: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解释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其实质也就是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的步骤与方法。我们强调科学探究活动,但不意味着所有的化学教学内容的教学都要采用探究的方式来进行。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还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 自身的能力特长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不同的教学方式和学习策略,综合灵活地运用科学探究,形成优势互补,从而为学生提供多元的学习机会和体验,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总之,多年从事初中化学教学的体会告诉我们:新时期的化学教学,必须充分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重视科学精神的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仅使知识与技能目标得到较好的落实,而且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要得到教好的体现,使课堂活泼而有吸引力。使我们的教学思路更加清晰,视野更加开阔,让课堂教学不再是一潭死水,而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动而又活泼,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看做发展的人,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实施素质教育。
其他文献
(1)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选择宜昌浅刺大板栗,它是早实、丰产的优良品种。整地时,应根据山地不同坡度而定,坡度一般在20°~25°时,沿等高线挖穴。定植时,一般每穴内
“厚朴立体栽培模式研究及其在退耕还林中的应用”湖北省林业局立项后,湖北省林科院鹤峰森林药材研究所在2001年的工作基础上,认真组织实施,加大了研究力度,很好地完成了各项试验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而兴趣教学法是教学中值得尝试的方法之一。兴趣教学法在思想品德课程中的恰当运用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对于这门与我们实际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课程——思想品德课,学生并不感兴趣,学习兴趣并不高。那么,如何利用兴趣教学法贯穿课堂,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尝试:  一、 精心设计活动,激发学生参
据联合国对179个国家调查结果,森林面积为34.40亿hm^2,森林覆盖率达27%。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极为深远的著名诗人和散文家,他的田园诗为中国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但人们对陶渊明的景仰,并不仅仅在于陶渊明是魏晋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
鉴于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关键期,培养学习兴趣在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以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培养研究为方向,开展较为深
孟山都、杜邦先锋、先正达等跨国巨头除布局销售渠道、建立研发中心外,还纷纷参股本土市场的优势种子企业。
期刊
事隔两年多,日化行业的涨价潮再度来袭。"我们已经接到了通知,将对宝洁、联合利华、立白和纳爱斯四家企业下面的洗发、沐浴、清洁用品三类产品进行提价,提价幅度平均为10%。”3
灌输论是无产阶级政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立无产阶级革命政权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21世纪的今天,面
木瓜是集药用、食用、观赏于一体的多功能经济树种,湖北是全国木瓜资源分布面积大且规模集中的省份之一。近几年我国野生资源供不应求,野生转人工栽培面积及规模扩大。由于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