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猜想与假设能力的培养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s_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研究背景
  猜想与假设既是科学方法论的重要内容,又是科学探究的一个要素,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对中学生猜想与假设能力的培养存在一些问题:
  ◆有些教师对“猜想与假设”误解为让学生猜,猜的结论越多越好,而忽视学生解释,不能让学生经历完整的猜想与假设过程。
  ◆教师把猜想与假设当作是探究过程中一个固有程序,就像唱京剧跑龙套走过场的,没有体现出对整个探究活动和学生发展的积极意义。
  在物理教学中我们对猜想与假设不妨这样理解,“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是什么”“产生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什么”“对待这个问题谈谈你的想法”,我们不可教条地说“你猜想一下”“你假设一下”。
  2物理教学中培养中学生猜想与假设能力的策略
  2.1创设含有丰富信息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知道猜什么
  探究教学重视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在符合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凸显出一些问题解决方式或答案的信息,使创设的情景对学生的猜想和假设具有一定的启发和暗示性。这样,学生在猜想与假设时,就有一个较为明确的方向,不至于做出一些毫无边际的猜想与假设,同时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2.2提供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充分想象
  猜想时,每个学生对问题的看法不同,教学是要让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散,以提出不同猜想;每个学生的能力、水平、思维的敏捷性不同,提出猜想所需要的时间也不相同;学生在猜想时还要不断地进行交流讨论甚至辩论,这也需要以一定的时间为基础。因此,在探究教学中要提供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充分发挥其想象力,提出各种可能的猜想。
  2.3教给学生猜想与假设的方法
  1)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提出猜想与假设。在进行猜想与假设教学活动时,引导学生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提出各种猜想与假设以及依据。
  【案例1】“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课堂教学片段
  教师:由上节学习可知: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运动状态越难改变,物体的质量越小,物体的运动状态越容易改变。请同学们根据上节所学知识猜想: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快慢,即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与什么物理量有关?请同学们举例说明。
  学生可能想到的实例1:空载的货车比满载的货车启动得快,说明加速度的大小与质量有关。
  学生可能想到的实例2:赛车和普通小汽车质量相仿,但赛车安装了强大的发动机,牵引力巨大,可以产生很大加速度。〖运用生活经验进行猜想〗
  教师:刚才同学举的例子很好!请同学们猜想加速度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受力有怎样的定量关系?
  学生可能的假设: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与物体的受力成正比,和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2)运用直觉思维,进行猜想。凭直觉猜想与假设往往是没有多少理由的,因此,教师要宽容学生的即兴回答,而且还要给予鼓励;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对问题整体分析,抓住问题的框架结构和本质关系,忽略一些次要因素的影响,使思维跳跃式的发展,直接预测结果。
  【案例2】“单摆”课堂教学片段
  教师:单摆的振动周期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1:摆锤越重,摆得越快。〖凭直觉提出猜想〗
  学生2:摆线越长,摆得越慢。
  教师:你的理由是什么?
  学生2:摆线越长,摆的路线越长,用的时间就长,来回摆的时间多一些,摆得就慢一些。〖对实验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凭直觉提出猜想〗
  学生3:摆的角度越大,摆得越快。
  教师:你的理由是什么?
  学生3:角度越大,坡度就越陡,冲下来就会快一些。〖依据生活经验提出猜想〗
  【说明】单摆结构简单,学生容易观察并对之进行分析,凭直觉和已有的经验能够进行猜想与假设,因此,运用直觉和知识经验相结合是学生猜想与假设的有效方法。
  3)类比猜想。在物理探究教学中许多物理概念、规律、理论都借助于类比提出的,因此引导学生通过类比,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提出猜想与假设的能力。
  【案例3】“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课堂教学片段
  教师:我们都知道电流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如何判断它的大小呢?
  学生:电流通过灯泡时,灯泡越亮,表明通过灯泡的电流越大。
  教师:很好,灯泡的亮暗程度,其实是电流对灯泡产生的一种效应。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根据电流对导体的各种效应来判断电流的大小。
  教师:如果把两个灯泡串联在电路中,他们电流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呢?
  教师提示:我们已经知道了,水的流动形成了水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导体中流过的电流类似于水管中流过的水流。我们可不可以从这二者之间的相似性得到些启发呢?
  学生1:流过某一点的水也同样流过另一点,那么流过每一点的水量是一定的,电流的流动类似于水的流动,所以串联电路电流时相等的。
  4)演绎猜想。这是依据已有理论知识与具体的物理情境结合,应用演绎推理提出猜想与假设。
  【案例4】“探究平抛物体的运动”课堂教学片段
  教师:对于平抛运动我们如何来处理?我们能不能把平抛运动简化为前面所学过的运动来处理?
  学生:曲线运动只受重力,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所以应该分解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根据知识经验,提出猜想〗
  教师:非常好,水平方向应该是怎样的运动?竖直方向又应该是怎样的运动呢?
  学生:水平方向不受力的作用,由于惯性而保持运动,所以是匀速运动;竖直方向只受重力,且竖直方向初速度为零,所以是匀加速运动。〖演绎猜想〗
其他文献
【摘 要】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提高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本文予以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数学思维 创新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及内部的规律性。数学学习不等同等于解题,却离不开解题,而数学解题就需要数学思维。数学思维是建立在对数学基本概念、定理、公式理解的基础上的。  然而,在学习数学过程中,
【摘 要】在现代教育中,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主动学习,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也发生一定变化。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应转变原有的已经不适应教育发展的教学观念,提高教育教学的理论认识,提高自身的备课水平,同时也要改革教案的写作方式,以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来推动教育改革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备课 教案编写 创新  每一次教育改革都以教育观念的转变为先导,正在进行的新
6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乌兹别克斯坦最高会议立法院发表题为《携手共创丝绸之路新辉煌》的重要演讲,提出构建“一带一路”互利合作网络,共创“一带一路”新型合作模式,打造“一带一路”多元合作平台,推进“一带一路”重点领域项目,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向更高水平、更广空间迈进。  习近平指出,丝绸之路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伟大财富。2013年,我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三年来,“
【摘 要】在中职英语教学中,英语阅读教学是重中之重,既是英语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对于培养中职学生具有一定的英语识别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又由于中职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所面临的难度也比较大。在新课程改革下怎样提高中职英语阅读教学的时效性与提成学生的英语成绩,是每一个教师所面临着的重大挑战。  【关键词】中职英语 阅读 思维 感悟 文化价值  引言  随
【摘 要】数学作业与数学教学活动密切相关,它既是老师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作业把课堂上获得的教学信息内化并生成能力,是教学的一面镜子,是对课堂教学的反馈和延伸。  【关键词】作业设计 批改 融汇贯通 交流 探究  新一轮课程改革就是要改革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记忆、模仿学习的倾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采用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
【摘 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当今虎妈、狼爸现象,这种扭曲的爱应引发班主任的思考。班主任应充分了解学生,尊重,信任学生,以一颗仁爱之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关心学生的生活、身心的健康和思想状况,能够站在他们的角度去体验他们的内心感受,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学生就会从心理接受你,你的班主任工作就会得心应手。  【关键词】爱的教育 班主任 学生  现实中有众多如虎妈、狼爸的报道,他们花了大量的时
素质教育的实施给学校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指明了教育的发展方向;创新教育则是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深化和发展,而活动课的开展又给创新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活动课创新教育的实施必须与学科教学相结合,而体育教学由于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与活动又是密不可分的。创新教育在教学中体现为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实现这一目的应立足于日常的教学;立足于知识的转化和运用,克服以往教学中存在的定向思维;立足于基础
【摘 要】以平常的心态,实实在在的做好教学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要尽量巧妙、快乐的去解决。  【关键词】快乐 好习惯 心态  专家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社会说:“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些话压得心里沉甸甸的;学生说:“老师,这节课让我们随便玩儿吧,别安排任务啦!”既然是来上学的当然不能随便玩儿!可怎么把这些玩心都收拢过来呢?这可不太容易。如果把这些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