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建模意识,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stli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数学教学大纲》指出:要切实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能初步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数学建模把各种知识综合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途径之一。所以,开展数学建模活动,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建立教学模型的教学方式
  数学建模应结合常用的数学内容进行切入,以教材为载体,以改革教学方法为突破口,通过对数学内容的科学加工处理,达到“在学中用,在用中学”的目的,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已知a,b,m∈R■,且a  二、建立数学模型的教学步骤
  数学建模课程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主线、以培养能力为目标来组织教学工作。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利用数学理论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数学建模以学生为主,教师利用一些事先设计好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查阅文献资料和学习新知识,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讨论和辩论,主动探索解决之法。高中数学建模的目的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掌握数学建模的方法,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时把数学建模中最基本的过程教给学生:利用现行的数学课本,给学生介绍我们常用的、常见的数学模型。如函数模型、不等式模型、数列模型、几何模型、三角模型、方程模型等。教师应研究在各个教学章节中可引入哪些数学基本模型问题,如储蓄问题、信用贷款问题可结合在数列教学中。还可以通过教材中出现的一些不太复杂的应用问题,与学生一起来完成数学建模,让学生初步体验数学建模的过程。
  三、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与方法
  教师应该利用教材这个有利资源,培养学生的建模解题的思路。教师要有意识地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建模的渗透,努力寻找知识点与数学模型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用发散思维思考问题的习惯。如在学习数列的相关问题时,把彩票和信用贷款联系起来,让学生了解相关的问题在解答时要参考数列中的数学公式,把数列变成这类问题解答的一个模型。又如学习立体几何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对于圆柱体和长方体的模型意识,正方体就是长方体的特殊变形。所以,正方体问题的解答也要在长方体模型的范围之中。引导学生在遇到问题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关于这些解题模型的相关概念,在解题过程中渗透这种模型意识,在应用中领悟这些模型的具体内涵,激发学生的建模兴趣。其次,培养学生建模能力,教师应该结合一些专题化的复习模式来进行。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不妨开设以某一问题为讨论对象的探讨课,引导学生总结出这类问题的“模型”。如可以开设“图像解题法”,通过对于一些有着典型性问题的解决,来引导学生建构一个图像式解题模型,并且找到可以用这个模型来解答的具体问题类型。
  四、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建模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学中教师要“以人为本”,切实为学生提供“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的环境,多创造动脑思考、动手实践的机会。注意对原始问题进行分析、假设、抽象等加工过程,模型的求解、验证、再分析、修改假设、再求解的循环过程。教师应自己动手,在自己的视野范围内因地制宜地收集、编制、改造适合自身学生使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建模问题,同时注意问题的开放性与可扩展性,尽可能地创设一些合理、新颖、有趣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建模的实践活动中。通过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与建模应用能力,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这是建模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如:尽可能选择较多的方法学会测量建筑物的高度。测量高度较高建筑物的高度属于开放型的建模题,看起来难度不大,但实际操作很难,通过分析、思考,学生会想出很多方法,教师应该总结这些方法,与学生一起评价他们建立的模型是否切实可行,这样就能提高学生数学建模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建模水平。
  五、建模要联系相关学科加以运用
  在数学建模教学中应该重视选用数学与物理、化学、生物、美学等知识相结合的跨学科问题和大量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如投资买卖、银行储蓄、测量、乘车、运动等方面的数学问题,从其他学科中选择应用题,通过构建模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工具解决该学科难题的能力。如高中生物学科以描述性的语言为主,尤其是一些概念问题。有的学生认为学好生物学与数学没有直接的联系,原因是他们尚未树立理科意识,缺乏理科思维的原因。如:他们不会用数学上的排列与组合来分析减数分裂过程配子的基因组成;也不会用数学上的概率的相加、相乘原理来解决一些遗传病概率的计算,等等。这些需要教师在平时相应内容的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建模。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与其他学科的呼应,这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其他学科的理解,而且是培养学生建模意识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又如:学习了正弦函数后,可引导学生用模型函数写出物理中振动图像或交流图像的数学表达式。
  总之,在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过程中,教师要慎重选择建模的问题,重视建模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最好能够有意识地给学生渗透建模的意识,正确地引导学生学会建模,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 针对学生在写作中思维单一,作品主题不深刻等问题,文章认为,在教学中可从多方面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从而让自己的作品主题深刻、新颖、内涵丰富有意义。  关键词: 写作 多角度思维 培养途径  思维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它是借助言语实现的人的理性认识过程,它可以揭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新课标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了解学生的思维习惯,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
该文报导了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和人工神经网络建立模型,就复方制剂组分含量测定进行的统计模拟分光光度法研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成为我国的主要产业,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增长.但是随着建筑行业不断发展,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也越发复杂,如何提高工程施工管
本论文包括两章组成:第一章是LC-DAD-MS指导下的黄毛豆腐柴(Premnafulva)化学成分的研究。我们运用LC-DAD-MS去重复分析方法,对黄毛豆腐柴叶和茎部位的提取物分析,跟踪其中具有
本文介绍了DeviceNet现场总线技术在车身焊装线上的开发与应用,提出了基于DeviceNet总线、混合搭建DeviceNet总线网和EtherNet以太网双层网络平台的设计方案,详细论述了该方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课程改革的理念,充分考虑数学的学科特点、学生的心理特点、不同兴趣学生的学习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它们所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对数学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提高数学素养,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一、创设参与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学习效果不但与其智力水平、学
本论文分为两部分:1)抗肿瘤药长春碱类似物的设计、合成和构效关系研究。2)绿色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应用的方法学研究。  长春碱(VBL)和长春新碱(VCR)是从长春花植物(Cantha
摘 要: 针对学生写出虚假、空洞、没有灵魂、缺乏鲜明的个性的“灰色作文”这一现状,尝试从生活和阅读入手,引入“绿色”作文的源头活水;张扬学生个性,打通“绿色”作文的关键通道;开启多元评价,使“绿色”作文青春长驻。让学生写自己的话,说自己的事,抒自己的情,开辟绿色通道,抒写绿色怍文。  关键词: 绿色作文 绿色通道 张扬个性 真情实感  河水污染了,有人呼唤绿色;空气污染了,有人呼唤绿色;大海污染了
在极限确定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等不定式形式,求不定式极限的方法称为不定式的定值法.其主要方法有:  1.消去法  消去法的主要思想是通过恒等变形,消去不定性,再求极限.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讲究方法,注意把握时机,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从而培养思维能力。  一、重视直观思维  过去的教学,存在着灌得多,包办得多,作业压得多,学生思维少的现象,这“三多一少”影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如何改变这“三多一少”呢?教育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