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批评与译作功能:析《乾隆英使觐见记》之旧译今用

来源 :外国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hongguang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使马戛尔尼访华日记刘半农译本《乾隆英使觐见记》是民初文学翻译规范下的通俗读物,却成为当前相关研究的重要史料.译作功能的转变可从翻译批评的角度言说.本文审视翻译批评如何既描述又建构《乾隆英使觐见记》不同时期的译作功能,并以价值哲学评价理论考量翻译批评里客体属性与主体需求间的统一与张力,最终揭示出自具局限的翻译批评话语对《乾隆英使觐见记》当前译作功能的误导.
其他文献
动词空缺也被称为动词省略、动词缺省等.一直受到学界的重点关注,但汉语是否有动词空缺句一直未有定论,对其加工机制的研究也较少.文章运用神经电生理学技术,对比先行动词不一致的两类汉语动词空缺句的加工机制.实验结果显示,两类动词空缺句的目标词诱发的成分有显著差异.文章认为,P200成分可能与词汇语义信息识别或动词联想有关,P600成分可能与整合困难或语义冲突有关;汉语动词空缺句的空缺位置存在空缺动词的语义加工,空缺动词依据先行动词进行语义还原,并在晚期加工中参与到句子的语义整合中.研究从语义加工的角度证明了汉语
本文选取计算机辅助交际会话(CMC)的真实语料,收集采用反问句作为答语的数据,旨在分析交际会话中这一现象所蕴含的否定含义与显性否定和隐性否定的强度等级差异,进而探究其(不)礼貌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反问句通常用于表达否定的语用含义;(2)反问句、显性否定、隐性否定含义的强度等级呈现由最强到最弱的排序:反问句>显性否定句>隐性否定句;(3)礼貌性呈现由最强到最弱的排序:显性否定句>隐性否定句>反问句.本研究发现,汉语交际中越间接未必越礼貌;相反,表达否定含义时,倾向于越直接越礼貌.研究结果为交际互动中
系统功能语言学创立于20世纪60年代,经历了约60年的发展,如今已成为一门主流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十讲》(黄国文、陈瑜敏著)以讲座的形式介绍了系统功能语言学这一语言学重要分支,梳理了其发展过程和基本概念,并探讨了如何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解决实际的语言问题.话题的选择既包含学科的核心内容(人际功能、经验功能、逻辑功能、语篇功能、语法隐喻),也有研究的热点:如功能句法、加的夫语法、评价框架和多模态分析.
期刊
已具有使用零形回指保持话题链并组织语篇基本能力的汉语儿童,在共同叙事意义构建过程中会出现由于话题链中断而导致的意义推进受阻现象.零形回指先行词的错误识解是造成这一现象重要但不唯一的因素.儿童由于认知域发展的局限性压制了其语境功能性压力的体察度,从而产生了小句局部阻断效应,这会导致信息流推进挣脱话题的控制,进而阻碍共同叙事意义的进一步构建;儿童对共同叙事格局多重时空性的把握与"当前时间意识"及其语言表征发展的冲突则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另一深层原因.
时间来自何方?时间与物体移动有关,典型事例是太阳运动.这是汉语时间演化的基本事实和具身认知.基于此理念,我们提出事件空时同体说:事件由动体及空间和时间组成,它们同存共变,形成事件空间-时间同体线.由此假说可推导出两类事件-时间关联及其在汉语中的表现:事-时转喻关联(可为空-时词义衍生和时-事应景联通提供转喻理据)和事-时非转喻关联(可为语句和语篇中的事-时关联提供解释).本研究在事件大视野中考察空间和时间,证明事件与时间的关联,也探明了时间转喻的基础性.
近二十年来,韵律-句法接口成为语言学理论研究的热点,视角多元,成果丰硕.本文通过梳理该领域的重要成果,概括出两大前沿动态:一方面,该领域的主流研究依然秉持从句法到韵律的单向界面观,其代表性理论直接参照假说和间接参照假说各自结合最简方案的语段理论,为句法-韵律映射提供了新的运作模式.但更为重要的是,众多研究在句法和韵律关系上取得观念性突破,提出韵律影响句法的双向互动观,具体表现为韵律制约句法结构和韵律激活句法运作观点的不断壮大.这两大趋势互相争锋,螺旋式向前推进,对于破解句法难题、重新审视当前语法理论整体架
本文旨在呈现国内外情感研究现状与趋势,发现国内情感研究不足,提出相关思考.本文首先简要阐述语言学研究领域的情感概念.然后,基于PRISMA检索框架,系统筛选2011年至2020年间国内外核心期刊情感研究相关论文,重点从研究主题、研究对象、理论基础、分析框架/方法等方面分析总结.最后提出相关启示.研究发现国内外情感研究发表数量均呈上升趋势,多发表在语用学和外语研究相关期刊.与国外情感研究现状相比,我国情感研究主题类型较少,且研究对象较单一.国内外情感研究理论基础多集中于评价理论和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研究方法
法国翻译理论家安托万·贝尔曼被誉为当代翻译伦理研究的"奠基人",其伦理思想基于对翻译中多重本质关系的反思与呈现,具有显著的思辨色彩和深厚的哲学意蕴.本文以"他者""异""异质性""经验"等贝尔曼翻译伦理思想的核心概念为线索,对其溯明来源,廓清定义,探析其丰富的哲学蕴含,并进一步明确哲学路径之于翻译伦理话语建设的积极意义.
"创造性叛逆"曾引发了诸多讨论,然而从学术史角度梳理此一术语的来龙去脉的文章还未出现.本文聚焦其在原语境中的复杂内涵,对其在不同学科语境中的内涵转变做出分析.研究发现"创造性叛逆"从法语trahison créatrice到日语"創造的裏切り",再到中文"创造性叛逆",内涵上发生了微妙的转变.它在埃斯卡皮那里主要指读者对外国文学作品的与原作者意图不一致的理解.到了大冢幸男和韦斯坦因那里,它被阐释为译者的翻译过程.谢天振接过这一术语后对其进行了重新定义,将其引介到翻译界,使之成为了热门术语.
本文对罗新璋先生主编的《翻译论集》(1984)所收5篇代表性文本(1949-1966)进行历史症候阅读,重释中国当代翻译理论的特征.历史症候阅读法是一种深层语境化阅读法,旨在通过历史文本具有的症候,探寻它们之间隐秘的互文关系,考察文本背后历史主体的"以言行事",以此揭示历史文本在特定语境下的声音.研究发现,《翻译论集》坚持"中国翻译理论差异说"的问题式,这限制了其提出的问题和寻找的答案.本文提出"实践—观念互动论"的问题式,认为《翻译论集》藏有另外一种中国当代翻译理论的声音.本文对重新认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