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语文“以写促读”教学策略的探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anlu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由于我国目前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对于阅读进行教学的时候,得到的效果并不明显,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的十分缓慢,水平比较低。在新课标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结合语文学科教学的特点,一些教师便提出了以写促读的办法,有效的解决了当前学生阅读水平低下,并且进步缓慢的情况,将读和写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进而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 以写促读;教学策略;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3-0-01
  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是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在语文的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特殊的意义,特别是初中阶段。十分有必要对写作和阅读两个方面进行大力的强化,想要更好地做好以写促读,就必须在以写促读的基础上对读写的结合点进行探索,只有找对了读写的结合点,对二者进行对接,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一、我国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和以写促读的提出
  (一)我国大部分初中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现状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特别是阅读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任务,阅读便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完成对于一篇文章的分析和阅读,而阅读能力本身的提高是和学生自己的阅读水平知识技能密不可分的。在现在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人们面临的信息会越来越多,辨别也越来越困难,阅读能力不够的话,是很难应付这些信息的。因而,在语文的教学中,阅读地位举足轻重并且不可动摇。
  如今,在我们语文教学的进行中,阅读往往是占的时间最多的,然而效果跟文言文和基础知识比也是最差的,学生往往不能真正的读懂一篇文章,原因就在于把握不住文章的主旨所在。所以想要学生更准确的读懂一篇文章,就必须加强语文阅读的教学,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把握好一篇文章的精髓所在。学生无法把握好文章的主旨,不能体会到文章的奥妙,便谈不上阅读的享受,阅读的现状是,学生对于阅读有时候会“发怵”,没有一点的兴趣。只能说,这种现象的出现,是我们的教学本身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在如今,大部分的语文教师没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仍在采用落后了的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毫无创新。
  这种教学方法基本上就五个阶段,一是,了解文章的作者以及写这篇文章的时代大背景;二是,对生僻的字词进行讲解;三是,对文章中的人物的形象进行一定的分析,了解文章结构和重点难点;四则是,了解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所在;最后就是,对文章的写作的特点进行讲解。这种办法起源于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在如今能够发挥的作用已经很小,用这种方法进行讲解,只能导致所有的文章都千篇一律,失去原有的特点,学生也会失去对文章的兴趣,觉得阅读课乏味无比。
  (二)提出以写促读这个概念
  在我国的语文课本中,语文课文大都是名家的作品,内容丰富魅力独特,教师不应该千篇一律,让其失去独有的特点,有必要从课文本身进行出发,将课文和写作联系到一起,以写作来促进阅读,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性的思维方式。若是学生在写作的时候遇到了问题,便会进一步的查阅资料对问题进行解决,了解和获取到新的知识,增加对于阅读的兴趣,让学生乐于去阅读去写作去表达。
  二、以写促读这种模式合理的依据
  (一)以寫促读符合语文这个学科本身的性质
  语文是一个把工具性以及人文性来合二为一的基础性质的学科。在初中的课堂上特别是老师的教学中,往往把语言的运用放在了首要的位置。然而,在实际的社会运用中,我们对于读的使用要远远的多于写。毕竟语文教学的目的不是培养每一个学生都去当作家去写文章,所以让学生大量的掌握写作的技巧,是十分不必要的。语文教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进行读的能力,正确的把握信息中的主旨,吸收大量的信息,成为一个合格的现代人。所以,语文的学习出发点应该是读。写是读的必然结果,而写本身则必须回归到读上去,以写促读,把写作和阅读的位置摆放正确,更好的进行阅读。
  (二)以写促读是和对话理论相符合的
  阅读在一定的意义上就是和文章进行对话,是相互的,在本质上是主体和主体之间的关系,在阅读中应该让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去想象,去写去读去点评,这样会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不断地和文章进行积极的对话,这样教学才更加的有趣,效果也会更加的明显。
  三、怎样进行以写促读
  (一)对文体进行转换,用写作的方法来促进阅读的深度
  在进行诗歌的学习的时候,我们经常都会觉得很好,但是说不出来,觉得说出来就毁掉了诗词本身的韵味,其实不然,讲不出来明确的体会,只能说明对于诗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不能更好的进行解析。我们可以让学生对诗词进行一定的改写,改写成散文或者小说,用文字来对诗词的意境进行重塑,有助于学生对诗歌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
  通过学生的改写,老师们便能够真正的看出学生的了解程度和理解的水平,只要学生写了,有自己的道理,老师就必须给予肯定,不能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通过写作促进阅读的广度,进行评点的议论
  有些重要的课文,思想性比较强,我们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学生根本无法真正的理解。在这种情况下,便有必要让学生动手去写一些评论性的文章或者是读后感,进一步促进学生的理解,进一步了解文学作品的本身和把握文中的形象。
  (三)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情节进行改编
  对情节进行改编,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促进阅读的灵活度,只要学生的想象是合理的,就应该肯定学生的努力,比如在学生面对《出师表》的学习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发散思维,大胆的进行穿越的写作,变身诸葛亮的身边的人,用现代人的思维来解决问题和改变结果。这对于学生思维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只要老师有心,在教学中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用写作促进阅读,学生写的开心了,自然更加愿意去读,阅读的水平在不知不觉中必然会有大的提高。
  四、结语
  在如今的语文学习中,阅读的重要程度只会增加,而不会减少,想要按照旧的办法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只有进行以写促读的新的办法,才能够真正的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成为一个合格的现代人。
  参考文献
  [1]范媚.作文教学在阅读教学中——“以写促读”初探[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3)
  [2]赵立,刘琪娟.紧扣教材,以读代写、以写促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2)
  [3]曹建军,申卫平.读写对接以写促读——读写新观兼探新课语文读写低效现象[J].中学语文,2008(6)
其他文献
【摘 要】 词语是语言的基础,是语言的基本构成单位,而小学阶段,又是学生初次接触语文这一门学科的关键时期,因此,培养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养成良好的词汇学习意识,提升学生的词感,打下进一步学习语文知识的基础,就显得格外重要了。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语文词语教学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联系实际,针对性地指出了一些有效地教学方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词语;问题;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
研究背景: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病因复杂,一般认为是由多种内、外因素相互作用所致,其发病机制可能与迟发型变态反应有关(1)。而迟发型变态反应,有
【摘 要】 多媒体技术以其图文并茂的优势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使课堂教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生物课堂也不例外。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是信息时代的需要,也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作者结合自身的教学案例,论述了多媒体技术在生物课堂教学作用。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生物;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3-0-01  教育部在《
【摘 要】 当今时代,对人才的培养更加注重素质的培养。创新能力更是人才素质的重要表现。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行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历史教学的重点难题。如何能更好地推行素质教育,完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任务,是摆在广大历史教育者面前的一个难题。  【关键词】 历史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3-0-01  社会在不断
【摘 要】 当前,略读课文在课文当中的地位比较尴尬,鉴于它是课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必须要“教”。但是又由于它主要体现在“略读”上,使得许多教师都普遍忽视了略读课文,转成了“不教”,这让教师们都感到非常矛盾。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就从略读课文的内涵出发,谈一谈提高略读课文教学的方式,以期能够让广大教育者在略读课文中的“教”与“不教”之间做有效取舍。  【关键词】 略读课文;“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成功的催化剂。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学生学好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前提,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永远
【摘 要】 现行的教育体制需要教师来指导学生养成自学的习惯以及科学的学习方法。但在实际英语教学时,许多因素导致学生接受知识面以及方向出现错误,从而出现了一定数量的学习困难生。  【关键词】 语境;有效教学;语法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3-0-01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设置语境,发挥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学习英
【摘 要】 现如今,对于如何使得学生有个良好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往往是通过教学来实现和解决。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新课程的改革,我们并不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而缺少了对课程理念的实施、探索。因此,我们在专注于新课程改革中,要注重教学实践问题,本文针对高中化学课程实施的现状做出一个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几点有效的措施加以完善。  【关键词】 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现状  【中图分类号
【中图分类号】G6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3-0-01  新课标的首要目标是关注人的发展,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要求教师教学要面向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怎样的课是一节好课呢?本人认为教师的教学是否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教学是否开放、民主、和谐、科学
【摘 要】 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学本族语如此,学习英语更是如此。但是如果教学得法,便可事半功倍。随着教学理念的逐渐进步,我们对教育也开始衍生出越来越多的新点子,趣味教学就是我们在当前在课堂中,经常会用到的一种新生教育方法。  【关键词】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趣味化  【中图分类号】G6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3-0-01  爱因斯坦说过:“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