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又熟悉的故事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a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08年至2017年,江苏高考卷10年间累计7次,选用小说类文本作为文学类阅读的材料。其中,2014年的命题中首次出现外国小说选文《安娜之死》,2017年则选用美国作家杜鲁门·卡波特的短篇小说《一个圣诞节的回忆》,其余选文均为中国本土作家作品。高考命题历来是研究热点,而以上命题情况统计,足以引起对江苏高考卷中小说类文本选文研究的重视。从高中课堂教学实践出发,对江苏高考卷小说类文本选文的研究,应主要从选文特点与命题角度着手,在结合学生实际能力、探究其文本解读障碍与解题盲点的基础上,探寻答题思路,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解题。基于此,本文以2008年至2017年江苏卷小说类阅读文本为样本,对比分析其选文风格与命题特色,以期助益高中语文课堂实践的开展。
  一、“故事”的模式
  2008年至2017年江苏高考选用的中国本土作家作品,主要涉及师陀、沈从文、汪曾祺、宗璞、阿城等,他们的文笔往往疏淡悠远,流露着中国水墨画的写“意”情怀,自有一份远离尘嚣的静穆。从选用文本来看,他们大多书写小人物的非传奇人生,却意外地在小人物身上窥探出平凡人生的底蕴,收获丰盈的生命感动。然而,也正因着他们与俗世有意的偏离,因着时代的帷帐、人生阅历的落差与生命体验的错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天然产生一种隔阂,进而形成不同程度的阅读障碍。2014年与2017年的两篇外国作家作品选文,在更为关注故事本身、注重情节推进的同时,也呈现出丰富的生命内涵,体现出江苏卷更为国际化、开放化的命题视野。
  1.小人物的“大生命”
  《一个圣诞节的回忆》是童年时光的记忆,一个60多岁的老太太、一条命运多舛的小狗和“我”一起共度的最后一个圣诞节。老太太没有亲人的呵护与关爱,萍水相逢的陌生人是她真正的朋友,她穿著蹩脚,没有任何经济来源,清贫而孤独,这样的生活无疑是小人物式的。而“我”又何尝不是命运的“弃儿”,从记事起便和老太太相依为命,清苦而幸福,可又辗转离去,并且终其一生未再回到童年的乐土,“我”怀念从前,伤痛于老太太的离世,却无能为力,这又该是怎样的生命裂痕与人生无奈。《侯银匠》也是一个关于亲情的故事,侯银匠中年丧妻、幼女“早当家”,他该是心怀一份愧疚,无法给孩子更好的生活;女儿婚事如意,多年的养育与陪伴,蓦地只留下他自己一个人,咀嚼“夜半钟声”的凄凉。侯银匠的愧疚、失落与刻骨的孤独,每一个尘世的父母也许有一天都能感同身受。《一个圣诞节的回忆》的回忆中带着童年天真无邪的自在欢欣,而《侯银匠》的叙写中流露的则是成年世界醇厚的沉重。
  《安娜之死》中安娜的身份看似是俄国上流社会的贵妇,可是在命运之手无情的拨弄中,你、我、她不分贵贱,同为命运的奴仆,向它俯首称臣。在命运之下,安娜面对死亡的恐惧、茫然与忏悔,正如同活着的我们面对命运突如其来的撞击时的惊慌失措。面对命运,人终究无能为力。如果《安娜之死》中是人与命运的直面,《溜索》则是人与自然的交手,人在命运中的拨弄中节节败退,却在自然的困境中称雄。面对汹涌澎湃的怒江,一群普通的驮队汉子娴熟轻巧地跨越天险,不怯懦也不故作英雄,以其从容不迫展现出小人物的豪迈与激越。
  《会明》叙写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军队中的一个火夫的生活经历,以战争为背景,故事却又与真正的战争并无多么紧要的联系,从而将这一背景虚化。它所要真正表现的其实是一颗在纷乱的战争中日渐麻木的心灵,如何在养护新生的小鸡中日益丰富与充盈其内心世界,产生朦胧的对真正和平生活的期望。无论是“主战主义”还是“非战主义”,是军人战场的荣耀、希望迅速开火的“解脱”,还是安于暂得的和平,其实都是小人物卑微而坚韧的生活希望。《这是你的战争》,同样也以战争为背景,却也并不直面战争,而将这“战争”作为一群大学生人性的试金石。小人物们在面临道德与生命选择时,有的愿为国家民族慷慨赴战,有的以个人前途为挡箭牌逃避战场,而有的却出于道义忍痛割舍学术。人世的众生相一览无余。而《邮差先生》却是一个特例,文末标明写于战时,却与战争无关,在一个闲散的小城邮差看似平淡无奇、毫无兴味可言的生活叙写中,呈现出自居小城的悠然自在,一种淡泊宁静的生命状态,这是人生真正的大境界。
  2.若无实有的隔膜
  《一个圣诞节的回忆》和《侯银匠》都属于学生熟悉的“亲情”故事模式,在文本解读上本不该有为难之处。然而,这两篇事实上都避开了一般亲情叙写中惯常的感情表达套路,转而以作者丰厚的人生阅历注入其间,因而看似写“亲情”的故事往往包含的都是丰盈的人生感悟。《一个圣诞节的回忆》中“我”成年后无法重回童年欢欣自在的怅惘、“我”面对人生困境时的无可奈何,《侯银匠》中为人父的愧疚、期许、失落与孤独的生命体验,学生想要真正读懂文本实非易事。《安娜之死》与《溜索》所展现的都是极端化的生命体验,前者是对于死亡境遇的刻画,后者则是对自然困境的描摹。无论是死亡的体验,还是惊心动魄的自然天险遭遇,事实上都构成一种隔膜化的阅读情境。而显然,《安娜之死》的隔膜更胜一筹,其作为《安娜·卡列宁娜》的节选,从文本整体阅读情境而言,实际上预设有一个隐形的故事情境,即整部小说的故事框架与情节。学生由于缺乏对安娜命运的整体感知与思考,也不明确托尔斯泰对安娜命运的态度,更不了解“伸冤在我,我必报应”的基督徒教义,因而根本无法上升至命运高度对安娜之死进行理解与评价。
  《会明》和《这是你的战争》所构成的解读隔膜,主要来自战争情境的设置,而不限于此。《会明》首先以军旅生活隔开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距离,而后作者又以其对战争的主观倾向与认知融入故事的推进与人物的塑造中——普通兵士根本无所谓战或不战,正义或非正义,他们甚至并不关心战争的胜败,即便身如玩偶,他们也无所发现或根本不关心,他们只想获得一种“解脱”或者说他们只是这样活着,而即便是在此刻死去,他们也是无能为力,也似乎并不会产生多大的悲恸,因为这是战时无法逃脱的命运与生活。而他们对于命运的感知是学生所无法真正切实领悟的。而《这是你的战争》事实上比《会明》易于解读,然而非当时当地同处境,则不可能明了各色人等不同的抉择时不同的心境,无法真正深入到他们的内心,体会道义与生命的艰难权衡。《邮差先生》则并未从文本阅读层面设置障碍,然而文本看似的一览无余中,却以“意在言外”的真实心境构成阅读中的隔膜,学生无法以自我心境感知作者超然物外的悠然,从而真正解读文本的深意。   二、命题的深意
  2008年至2017年江苏高考语文卷小说类阅读的命题,主要从人物性格形象与情感心理、故事情节、文本细节、文本结构、文本构思技巧等方面出发,考察学生概括分析、理解综合以及探究鉴赏等各方面的能力。总体而言,江苏卷小说类阅读命题,更为偏重对人物形象深层精神面貌的挖掘,无论是对细节的关注还是对文本构思、结构艺术的考察,甚至是对情节的分析概括、对重点语段的把握等最终都落实到对人物内心状态的感知把握。这也是江苏卷小说类阅读选文对“小人物”深厚生命情怀青睐有加的证明。而近年来江苏卷的命题也力图杜绝高中课堂教学“异化”而机械的生搬硬套式的解题思路训练、力求摆脱僵化的答题模式,并且尽量避免出现能直接从文本中找到答案的题目。因而,江苏卷小说类文本阅读对学生回归文本进行自我解读、分析概括的能力要求正不断提升。
  1.人物精神向度的开掘
  从江苏卷小说类文本命题来看,其十分注重对人物精神状态的开掘与把握,与其一贯关注小人物的命题情怀相呼应。《一个圣诞节的回忆》无论是第13题对朋友生活状态的概括,还是第14题“我”对朋友的情感态度,甚至第16题对结尾意蕴的探究,实际上都牵涉到对老太太和“我”的精神生活面貌的探究。而《一个圣诞节的回忆》中老太太最为本质的精神面貌无疑和她做水果蛋糕的的开场白“好天气”一样,始终乐天而向上,无论生活如何对待她,她想要这个世界感知她的善意,想要尽己所能地与这个世界保持联系;而她无疑又是孤独的,这个世界实际上无情地抛弃了她,她孑然一身。而“我”,面对朋友的感情无疑是复杂的,朋友用她的乐天善良纯真为“我”创造了无忧的童年,而“我”却事实上背弃了童年时的诺言,未能与她一直相伴。隔着多变的人事与岁月的长河,再回望曾经,这中间自有不为人道的无奈与悲辛欢苦。
  《会明》第14题分析两处句子所展现的人物内心状态和第16题分析小说结尾“微笑”的含义,实质上都是基于对会明精神状态的分析。会明作为一个普通的火头军,他从来没有想过战争的对错,从没想过自己命运的可能,而在不自知的情况下,心灵日渐麻木;然而一群小鸡,带着新生的力量,渐渐唤醒他的对新生活的渺茫的希望。《安娜之死》中第12题、13题、14题,无论是绝望的情绪还是变态的心理,还是她面对死亡时的复杂感受,其实都重在对安娜面临极端处境时内心状态的解读。《邮差先生》第12题直接要求分析画线句子所体现的邮差先生的性格特征,无疑他是善良敦厚的,而他性格中最为重要的因子是他对自我自在生命状态的满足,对小城生活方式的礼赞,由此便不难回答第13题“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的含义与作用。《这是你的战争》所刻画的是面临生死考验之时,基于不同的心理与情绪主导,而表现各异的青年大学生群像;《溜索》所呈现的则是人面对自然时的不羁与豪迈;《侯银匠》中侯银匠的孤独无疑也是刻骨的,而對以上人物的精神状态进行感知概括的要求,均从试题层面得到回应。
  2.倡导回归文本的解读
  从历年江苏卷小说类阅读试题来看,无论提问的方式如何或者答案的要点如何,在深入文本分析概括的基础上,未必所有的解答都能“一针见血”,但往往能整理出答题思路与线索。而也只有回归文本,才能真正打破文本本身不可避免的“隔膜”。《一个圣诞节的回忆》第13题分析“朋友的生活状态”和第15题简析小狗对人物刻画的映衬作用,都必须从文出发,分别对朋友的生活情节、与小狗奎尼相关的情节进行梳理,进而总结。第14题分析“我”对朋友的情感,也必须回归到文本中,在总结“我”与朋友相关生活经历的基础上进行分析。《会明》第13题要求分析“为什么逢人就问开火”,很明显可以从文本中找到解题线索,文本第4段的“于是”直接提示紧连的前文便有答案要点,而文本第3段“他愿意动手的命令即刻就下”的提示也很清楚。而文本开篇“光荣的三十三连”“他忘不了蔡锷都督说过的”、他老早做好行军作战的准备等则无疑也是他期待“开火”的原因。
  《安娜之死》第14题为分析安娜投上铁轨时的内心状态及如此表现的意义,学生在解题时往往一头雾水,而实际上,文本中已经给出答案线索——“她吓得毛骨悚然”“我这是在哪里?我这是在做什么?为了什么啊?”以及最后的祷告“上帝,饶恕我的一切”正是安娜此时“恐惧”“茫然”“悔恨”的心理表现。而安娜之死的偶然性与悲剧性,也可以从文中找到铺垫——开篇安娜一心想着没有回信便继续往前走,可是车夫带来令她绝望的回信,起先她并不知道要干什么,后来突然回忆起往事醒悟到该怎么办,遂才产生卧轨自杀的念头,而当她投身到铁轨的瞬间她依然在挣扎犹疑。《邮差先生》第11题要求概括小城生活的特点,从文本中可以梳理出的细节有——小城的街道空旷无人、邮差有很多空余时间、他常听收信人的诉苦、他推开虚掩的门送信、热心解答老太太们的疑问、他不穿号衣而熟悉几乎所有收信人的地址,从而概括出小城生活节奏的舒缓、人际关系的和谐、小城生活的安逸平和。《溜索》第13题分析领队的形象,实质上也就是从文本中梳理出与领队相关的情节,从而进行概括。《侯银匠》第14题分析花轿对侯菊形象刻画的作用,看似复杂实质上也是基于文本——侯菊在老爹问她还要什么陪嫁之时,干脆地指指花轿;侯菊改装的花轿,全城最鲜亮;侯菊出租花轿赚外快,由此问题迎刃而解。
  由此来看,近十年江苏卷小说类阅读选文关注小人物命运,重视学生对文本内涵的开掘,尤其注重其对人物思想情感、心理状态、生命生活态度等精神向度的把握,并不在题型设置上刻意设难,而看似的“难题”实则大多出于对文本内涵解读的未达成。而异域文化氛围、故事背景情境、极端情境体验、作者独具的写作特色、时代差异与人生阅历错位等往往会形成阅读中的隔阂,干扰学生文本解读的进行,进而影响解题。从江苏省近十年的小说类文本选文情况来看,其对学生文本解读能力越来越为重视;而在问题的设定中则试图尽可能地打破模式化、套路化的答题“规范模式”,关注学生对文本的整体鉴赏与概括分析、理解表达能力,也会从文本写作技巧等入手考察学生对文本整体构思的思考。因而,从江苏高考小说类文本命题的趋势来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必须真正将文本教学落实到实处,切实加强文本解读教学,引导学生回归文本,自主探求文本内涵与意境,形成自我对文本的独特发现,从而在高考的多样化选文与命题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通联:江苏苏州市相城区黄埭中学]
其他文献
张一山老师是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南京市创意写作课程基地主持人、江苏师范大学特聘专家。他的《你的学生爱读语文教材吗》一文可商榷处甚多,有的言说甚至缺乏最基本的语文教学常识,违背了语文教学的规律。因为张一山有专家、名师等头衔,其言说不单有一定的影响力,还可折射当下语文教育界的另一种生态。为了发挥语文专家、名师的指导、示范和引领作用,防范某些“名家、名师”的误导,笔者不揣浅陋,冒昧与
评析样本:孙绍振《对话背后的个性和难得的抒情》(《语文建设》2013.1)阙银杏《以学情分析为教学的依据》(《语文教学通讯》2013.12B)王君《不能冷落了学困生》(《语文建设》2013.3)胡家曙《高效语文教学的行动起点》(《中学语文教学》2013.7)方关军《“理想化预习”使语文教学冷落了多少学生》(《语文教学通讯》2013.10B)汪政《创设情境 还原经验——由《爸爸的花儿落了》(《语文教
生成课堂是在教师对教学内容和目标“弹性预设”、学生深度预习的前提下,在自然的课堂教学状态中,通过师生问答、对话,运用“互联”策略达到“聚焦”功能,不断精彩生成,实现教学目标的灵动课堂。生成课堂因大开大合而生成无限可能,因不断生成而精彩。那么,特级教师李仁甫是如何实现教学生成的呢?  一、在对比中生成   李老师在教学《金岳霖先生》时,他发现学生对记叙和描写的认识存在误区,并不是生硬地告诉学生何为记
一直以来,作文都以其最高的分值占比,在高考语文试卷中起到半壁江山的作用。很多作文水平一般或者较差的同学,在作文上往往会丢失很多分数,从而影响的高考语文成绩的总体水平。这一现象的成因,我们认为应从平时作文训练的教与学两个方面进行检讨。通过检索中国知网可知,当前学界对此问题的研究成果可谓数以百计。然而真正贴近作文教学的观点、建议、切实可行的写作方法,则较为少见。近日,笔者有幸拜读夏丏尊、叶圣陶二位先生
教育部颁布的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2017年版课标》),把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纳入重要的教学内容,从课程理念的界定,到学习任务群的设置,乃至教材篇目的推荐,都体现了以中华优秀文化为根底的要旨。中华文化经典走进教材以后,应该怎样施教?语文课程怎样才能促进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呢?我们在对中国古代教育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一些固有教法,试图为这类课文教学提供
在议论文写作领域,“事实胜于雄辩”这一说法可谓深入人心。的确,在证明观点时,一个新颖、典型的论据,经过写作者恰当合理地使用,便能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然而,在学生的议论文中,原本新颖、典型的事例非但未能起到胜于雄辩的作用,反而削弱文章的说服力,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在使用和分析论据时缺乏足够的辨析力和严密的逻辑性。具体表现为:  一、“有眼无珠”——未能建立观点与材料的无缝对接  
一、高考古诗词鉴赏:典型情境中的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亦称“接受理论”“接受与效果研究”。它发端于联邦德国,以尧斯和伊塞尔为代表,70年代初开始崭露头角,逐步成为德国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流派,它将文学研究的重点转移到读者接受和阅读活动上,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以文本、作品为研究中心的视野,引起了整个文学观念的巨大变革。给文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范式,即注重读者的审美接受,注重文本与读者的对话交流等。  
整本书阅读是近年来的语文教学热点和趋势,但大多数的阅读策略多是自读为主,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和参与并不是很多,為此,笔者认为要提高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的参与度,就必须创新阅读设计。而美国的文学圈圈教学法,就是一个很好的指导方法。一、文学圈圈教学法的概念与特征  所谓文学圈圈教学法(literature circle),是美国Harvey Daniels领导的一项阅读教学活动,由北京语言大
教师在教学内容预设时,不妨从自己个性化的文本解读出发,考量学生的阅读起点、兴趣、经验,并结合提升高中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语言思维训练和审美能力要求,最终明确课堂教学的内容和重点。另外,《外国小说欣赏》中篇幅较长的短篇,容量都偏大,受课时限制,我们完全可以取舍篇章,把文本中的出彩“点”作为横截面来观照通透,定能事半功倍。本文以作者实际教学为例,探究文本解读方法和教学内容的确定。   一、自主探究、
曹丕尝言:“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②这是把文章的撰写讲到极致的说法。  我们今天不这样说了。但无论怎样,“作文”,对学生来讲,也还是大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称,“高中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在继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有效地发挥作用,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③这里说的“全面的语文素养”,就包含了作文素养在内。“语文素养”,应在高中获得、并适应于未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