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法治之道

来源 :中国教育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558680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核心议题.法治既是教育治理制度现代化的基本载体,也是教育治理方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更是教育治理理念现代化的外在表达.但是,目前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还存在不少法治障碍:教育立法体系难以满足教育制度改革的需要,教育执法效能难以适应教育行政方式的转型,教育纠纷解决机制难以回应权益保障的诉求.为此,需要健全教育立法体系,通过良法促进善治;规范教育执法行为,提升教育行政效能;完善多元解纷机制,满足权利救济需求.
其他文献
知识教学是一种道德事业,有着深厚的伦理根基,它既表现为认识世界以关怀世界为基,又表现为教学生认识世界以关怀学生为基,还表现为知识学习以理智德性为基.现代知识教学割裂了知识与伦理之间的内在联系,动摇了自身的伦理根基,从而使自身陷于难以自拔的伦理困境,主要表现为教学认识对象的工具化、师生关系的去道德化和知识教学过程的去教育性.走出此种伦理困境的关键在于重申知识教学的伦理关怀.为此,既需要重塑知识价值观以打开知识的德性价值空间,又需要确立非对称性伦理规范以提升师生间的伦理关怀,还需要改善知识教学方法以使伦理回归
对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的基础教育发展战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和推动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进行总结发现:一是坚持党对基础教育的领导;二是坚持基础教育优先发展;三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四是坚持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结合国情和实际办基础教育;五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基础教育服务人民、依靠人民;六是坚持改革创新,创新基础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和治理;七是坚持统筹推进,坚持基础教育规模、质量、公平、效益等协调发展;八是坚持依法治教,为基础教育持续
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呈现了两个不同的童年成长空间:百草园丰富的自然资源唤起儿童生动的文化经验以及想象,是童心、自然与民间文化诗意相遇的场所;三味书屋则构建了一个礼制空间,使用权威来规约儿童的天性,使他们习得合法知识,并通向未来的社会成就,童心与正统文化在冲突中对抗或者妥协.现代教育机构则试图调和这两种空间的矛盾,在兼顾儿童游戏天性与社会文化期待的路途上不断徘徊.未来增强儿童教育实践的空间意识,能够让我们更好地协调各方面因素,形成变革的整体力量.
科学预测乡村教师队伍需求结构是保证师资有效供给的基本前提.基于2020-2035年学龄人口变动趋势,结合高质量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多维目标,对乡村教师队伍需求结构进行预测.结果表明,乡村教师需求总量变化相对平缓,小学阶段师资存在缺口;由于“基数大”且“退出慢”,年轻教师补充需求迫切;语数外学科师资有所富余,科学、体育、综合实践等学科师资缺口严重;临时性岗位以及非专任教师岗位人员需求较大.面向教育现代化2035,应完善卓越定向师范生培养体系,健全精准化乡村教师补充机制,构建常态化优质师资共享机制.
研究从中小学校立场出发,讨论当前信息化推进中对“应用驱动”理解不深、早期的“技术—应用”路径在实践中仍存在巨大惯性的现实情况;审视教育信息化2.0任务目标和创新3.0时代特征,阐明学校信息化的核心价值在于创新与变革.在当代创新面临从“生产者创新”到“用户创新”的范式转型背景下,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实践主体是作为“用户”的教师,学校教育信息化推进的逻辑起点则是教育实践问题.由此,提出学校教育信息化推进路径应从“技术—应用”向“问题—方法”转型升级,构建在“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学校”和“CIO-信息中心-备
如何从德育视角解读德育教材中历史主题的教学内容?如何才能使之不落入历史知识传授而成为“教人做人”的德育教学?在历史知识之上,“道德与法治”课中历史主题教学的德育落点究竟应该怎样实现?这些问题是深化当下“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难点.以生存论哲学的历史观为出发点,提出将历史理解为人的意义世界的演历过程,聚焦人的历史性.在这一思路下,重新理解《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历史主题教学内容的分布,并剖析实现人的历史性教学转变的三个关键点:身份认同、历史性理解和走向未来可能的历史教学.
民办义务教育具有义务教育和民办教育的双重属性.改革开放以来,民办义务教育在补充公办教育投入不足、创新办学行为和体制机制、满足多元需求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进入新时代以来,民办义务教育的特殊性被进一步强调,主要改革逻辑有三:一是更加重视规模范畴和结构范畴的结合,强调落实政府责任,优化义务教育结构;二是在规范非制度化创新的同时,更加强调凝聚发展目标共识,以规范办学保障强公益属性和良好社会效益;三是更加注重反思义务教育民办学校的功能角色,强调超越西方经验,发展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办义务教育.在新时代教育
推进区域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当前,很多教育问题是系统性的复杂问题,亟须坚持系统观念进行统筹谋划,系统构建区域教育治理体系,从根本上提高教育质量,才能解决教育难题.以新疆克拉玛依市为例,经过深度访谈和实地考察,分析了克拉玛依市系统构建“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共治的区域教育治理体系以解决优质生源外流问题的过程,总结出完善区域教育治理体系的一种系统路径,为我国各地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加快推进区域教育治理现代化提供了一个地方样本.
教科书从“教材”到“学材”的本质转变,呼唤“为了学习的教科书”.行为、认知、人本及社会建构主义这四维学习理论,分别回答了“大脑如何学习”“人类如何学习”“我们为什么学习”以及“我们在哪儿学习”四个问题,拓清“我们如何学习”的理论脉络,能够为建构“学材”时代的知识体系提供理论支撑.从生态复杂理论出发,四维学习理论能够相互融合,作为整体的学习理论拓清学习的本质;从学习理论的四大核心问题来看,四维学习理论又呈现出学习者与知识、自我和环境互动范围的延展,符合从浅层学习到深度学习的趋势.基于此,从横纵两个层面共同构
小学全科教师语文核心素养体系是小学全科教师核心素养体系的载体和表征,关乎小学全科教师的正确价值观、人文底蕴以及良好品格、关键能力.小学全科教师语文核心素养体系分为人与符号、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三个向度,综合表现为语言应用、学科整合、媒介融合、思维发展、审美创造、学会学习、人格完善、文化传承、国际理解九个维度,具有语言性、整体性、融合性三个基本特点,是语文学科知识、能力、情意、态度综合而成的立体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