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_zhang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生的因缘际会,常常成为艺术的“触机”,甚至可以促成一个艺术家创造出艺术的奇迹。一九八一年秋画家张仃的新疆之行,便是如此。古老的丝绸之路,吹拂着时代新风,在他铿锵有力的焦墨节奏韵律中,释放出一种异样的风采,成为当代中国山水画的黄钟大吕。
  张仃时任中央工艺美院院长。按照惯例,作为一院之长,应当坐镇学院,狠抓教学行政工作。此时的张仃,却被不可遏制的创作冲动和艺术使命感所左右,再也无法安于这个角色。“院长”与“画家”两种身份在他身上发生了冲突。
  这一切自有缘由。经过“文革”的炼狱,张仃的精神世界发生了重大变化,单纯的理想已淳化为深沉的个性与人性。表现在艺术风格上,就是由五彩缤纷的装饰画风转向黑白交织、庄严肃穆的焦墨山水。在一片玄与素的世界里,张仃找到了新的自我,多年来被压抑的艺术能量喷涌而出,如火山爆发一般。然而,人生易老,岁月无情,此时张仃已步入生命的晚年,多年来的各种政治运动,消耗了他太多的时间。现在,他要珍惜时光,实现自己的艺术夙愿。
  如果回顾一下张仃“文革”复出后那几年的艺术活动,即可发现那是一段忙碌的岁月:一九七七年秋太行十渡写生,创作长卷《房山十渡焦墨写生图卷》,一九七八年为上海美术制片厂动画片《哪吒闹海》做美术总设计,一九七九年主持首都机场候机楼大型壁画群工程,创作巨型装饰壁画《哪吒闹海》,一九八○年赴桂林、四川写生。一九八一年,繁忙达到顶点:三月赴四川写生,四月赴桂林写生,五月赴燕山写生,七月到庐山写生,八月利用参加工艺美术讲习会的机会到厦门鼓浪屿写生,创作长卷《兴坪渔家》、《石庙子公社》、《燕山八品叶道中》、《庐山锦绣谷焦墨》等。
  张仃的新疆之旅,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启动。张仃此行,是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王锋的邀请。王锋爱好书画,多年来一直仰慕张仃的大名,其妻子在延安时期就认识张仃,与中央工艺美院装潢系党委书纪梁速征是密友。而梁速征又是张仃的老搭档,张仃曾多年在装潢系蹲点。当时装潢系与轻工部新疆厅合作在乌鲁木齐市办了一个艺术培训班,为当地培养艺术人才,工艺美院的老师们轮流去那里讲学。作为回报,对方提供食宿及交通工具,供老师们下去写生采风。这些都是张仃新疆之行的促成因素。
  作为一位抱负远大的画家,张仃对新疆一直怀有憧憬之情。说来奇怪,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描写丝绸之路的作品不少,异彩纷呈,然而在传统的中国水墨画的世界里,却几乎看不到它的影子,中国绘画的主流——文人画的笔墨崇尚阴柔空灵、平淡天真,擅长表现烟雾笼罩、小桥流水,很少表现西北高原、浩瀚大漠的精神气质,这不能不说是中国绘画的一大缺憾。现代以降,尤其新中国成立之后,这种状况有很大改观,画家黄胄率先描绘新疆少数民族生活风情,以热情洋溢、乐观开朗的画面开一代新风。然而黄胄的描绘主要限于人物和毛驴,山水画的领域依然沉寂如故。现在,张仃的机遇来了。那么,他能否通过这次新疆之行,以铿锵苍劲的焦墨语言,弥补中国画这个由来已久的缺憾?
  一九八一年九月下旬,张仃登上飞向乌鲁木齐的民航班机。经过三个小时的航行,飞机驶入新疆境内,飞越天山时,惊心动魄的一幕出现了。银光闪耀、呼啸律动的雪山冰峰如海浪般奔涌而来,令张仃血脉 张,不能自已。张仃生前与笔者谈起过这次飞越天山时的感受,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张仃的新疆之行历时半个月,到过的地方有乌鲁木齐、乌市南山、天池、吐鲁番葡萄沟、阿克苏温宿原始胡杨林(现叫神木园)、库车大寺、克孜尔千佛洞,一路写生不断,得稿盈箧。其中,以温宿戈壁滩上那片死而复苏的胡杨林,最契慰张仃的心灵。胡杨是新疆戈壁特有的树种,根深可达十来米,以生命力超强著称,能够在极端严酷恶劣的环境下生存,严寒、酷热、极旱,都不足以将它摧毁,在对环境的适应中,胡杨的姿态扭曲变形,千奇百怪,令人瞠目。因此,当地流传“胡杨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朽”的神话。在这片胡杨林下,张仃徘徊流连,不忍离去,宛如神灵附体。以此为触机,诞生了焦墨巨作《巨木赞》(此画现收藏于北京中国美术馆)。在《巨木赞》的跋中,画家以苍劲古朴的篆书写下——
  南疆温宿县之北四十公里的戈壁滩中,有一绿洲,占地十余亩,古木参天,浓荫蔽日。十一世纪,库里木西来东土传经,每值夏季,朝圣者络绎不绝。库死后,葬于此,故称库里木西玛扎。一七二四年大地震毁城,古木亦罹难,有拔地而出,有断裂为二,枝干触地而复生。经数百年风沙雨雪,尚余数十株,高五六丈,腰十余围,或俯或仰,扭曲变形,折钗股,屋漏痕,旷远绵邈,岩岫杳冥,既不堪为栋梁,亦不能制舟车,其状如狮如象,如龙如虎,如金刚,如厉鬼,如问天之屈子,如乌江之霸王,吾徘徊终日,不能离去。夜宿牧场,次日再访,适遇秋雨,怅怅而返,但巨木幽灵,绕我不去……想巨木受日月之光华,得天地之正气,因生命之渴求,不屈不挠,或死而复生,或再抽新条。风雷激荡,沧海桑田,念天地之悠悠,实为中华大地之罕物,民族精神之象征。太史公为豪杰立传,吾为巨木传神,人画松柏以自况,吾为杨柳竖丰碑,使千载寂寞,披图可鉴。
  《巨木赞》高九十四厘米,长四百四十厘米,远看剑拔弩张,鬼神出没;近看则沉雄磊落,真力弥漫。十几株奇形怪状、扭曲变形、死而后生的胡杨木占据整个画面,释放着令人悚然的视觉冲击力,其间穿插丘陵、牧场、回族墓地,千年雪山冰峰默默耸立天际。长跋落在画的底部,顺应带状沙丘形空间绵延展开,与整个画面融为一体。书体是古篆,静穆而凝重,像青铜底座一样,托举起整个画幅。站在这幅巨作前,观者始而震撼惊悚,继而深思遐想,终而顿悟:这不就是一部壮怀激烈的《命运》交响曲,一首内涵深厚、回肠荡气的生命的史诗吗?那段掷地有声的长跋,可谓啼血之鸣,将老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声与追求,痛苦与希望,光荣与梦想,表达得何其深沉、透彻!评论家何西来认为:“这种如狮如象、生龙活虎的古木的意象,在无边无际的严酷的荒漠环境的映衬下,更显出生命的顽强和造化的神秘。‘天意高难问,人情老易悲’,这里有一种苍凉、浩茫的悲剧意识,它是个人的、生命的、民族的,也是历史的。如主体生命与客体生命交会时放出的一道亮光,一个闪电。此画骨法遒劲,气韵沉雄勃郁,因为写进了画家生命的奔突,和身历劫波后的愤激,而把焦墨艺术的表现力发挥到了极致。我以为,称之为张仃的‘焦墨离骚’,不算过誉。”
其他文献
这一年不同以往,武大靖直飞云天,成为冬季项目中的英雄;这一年波澜壮阔,武大靖让自己的生命变得如此多彩和壮阔。他已不再是简简单单的武大靖。他的名字成为一个符号,一段记忆,一个改写短道速滑历史的男子汉。三破世界纪录期待四年的平昌冬奥会,武大靖成为中国代表团唯一的夺金者。冬奥会结束后,伴随的是一段漫长的身心调整,调整之后,又是一段重新找回渴望、找回进取心和初心的搏斗。在奥运会结束的这一年里,有些冠军选
关键词:考试焦虑;自我调节;亲子关系;高考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26-0067-03  一、案例概况  2021年的高考季,承蒙家长和高三学生的信任,我陪伴的几位考生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升入了自己梦想的大学。要不是疫情影响,他们一定已经整装待发,进大学校园开始新的生活了。虽然每年都有许多这样的学生来到我的工作室,但是在今年的学生中,A女
背景后现,景物凸显,本指摄影技术的技巧,即为烘托要拍摄的景物,特意选取适当背景,凸显主题景物的最佳效果。教学上运用此法,是为有效突破中学历史教学的重难点,可以是相关历史大背景,也可以是相关问题,不一而足。运用得当,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有效突破历史教学的重难点。  例1 川教版中国古代史第九课《统一国家的建立》,按照《新课程标准》,本课教学的重点是“秦王扫六合”统一天下和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法国《队报》和《巴黎人报》的报道重点都是法国队重新书写历史,进而激励后人。坦诚地讲,这代人并没有多少源自前辈的传承。20年前夺冠的那拨人中,有四五个出道于马赛。20年后,摩纳哥和巴黎已经是多国部队了。法国足球这一代新人中,24岁还未出国的大都天赋平庸,少有冲击国家队主力的希望,但其中还是有异类。不久前,姆巴佩刚刚宣誓效忠巴黎,自称“永远不走”。小道消息说,俱乐部允许阔佬带走内马尔,但对姆巴佩就两个
高考中,作文是最能综合反映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一道试题,也是高考语文成败的关键所在。考生普遍认为近几年出现的话题作文的文章立意和文体选择较为灵活,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自己有话可说,使得话题作文在一片叫好声中方兴未艾。但同时,我们也应意识到,考生虽有话可说,但有的考生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在写作时,一味地说套话,片面追求语言的华丽,洋洋洒洒,结果是文章空洞,毫无真情实感,最终也未能打动阅卷老师。所以,在笔者
〔摘要〕本报告呈现了一例刚进入小学一年级,上课不专心、好动、攻击同班同学的学生的沙盘游戏治疗案例。通过对来访者父母和老师的访问调查,以及对来访者语言、行为的观察和初始沙盘评估,得出该来访者“自我”发展不充分的印象,故而对其进行了沙盘游戏治疗。在沙盘游戏的“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中,来访者运用沙子、水、沙具进行积极想象,由此激发了自愈力。经过11次治疗,来访者的紧张、焦虑情绪明显得到缓解,“自我”得到
摘 要:本文针对现实教育中出现的后进生现象,结合作者自身的教学实践提出一些转化后进生的经验方法,旨在引起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对后进生的关注,以促进后进生的健康成长,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   关键词:关注;转化;方法;探讨     “我是一只小小鸟,想要飞却怎么飞也飞不高……”   如果把“小小鸟”和我们的学生联系在一起,你的眼前会浮现谁呢?是那些习惯不好,纪律松散,精神不振,表
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近日,本人仔细研读《曾国藩成功》一书,体味颇深。  细观他的成功之路,我发现他具有成为一位非常优秀“班主任”的能力。若曾国藩从事教育的话,以他的管理才能,他一定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教育管理者。我个人认为他的很多成功经验,在
〔摘要〕高一学生小李对自己的身高很不满意,强烈要求父母带他去医院做接骨增高手术,当被告知这类手术风险太大、有可能落下终身残疾时,情绪陷入低迷。心理教师帮助其调整认知,改变不合理信念,使他逐渐接纳自我。  〔关键词〕体像烦恼;认知偏差;高中生;心理辅导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12-0052-04  一、 个案概况  高一男生小李,身高一
细想一下语词的褒贬,是很有意思的,譬如自尊、自爱、自强、自立,都为褒义词;自私却带上了贬义。其实,尊爱自己,难道不是有私吗?发展壮大这“私”的努力,乃成上述“强”与“立”。  但人就是这么奇怪,甚至一些大哲学家,也使用这些约定俗成的语义,而不从辨析开始,去建立自己的新说。  在这些地方,反应出任何一种文化都无法避免的自我矛盾。因为人除去向这个世界开战,还得向自己开战。所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谁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