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动态教学初探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ke112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正美术教学的静态多,动态少,这是当前美术教学的弊端之一。什么是美术动态教学呢?即教师通过创设特定的情境(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从看、听、讲、做等多种活动里愉悦地、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培养其审美能力的教学过程。这样的教学不仅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而且还能促进教师改变过去那种“一画到底”的教学模式,使教学向开放型发展。对此略述个人见解,以为引玉之砖。
  关键词:动态教学;美术教学;教学方法
  美术教学的静态多,动态少,这是当前美术教学的弊端之一。什么是美術动态教学呢?即教师通过创设特定的情境(或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看、听、讲、做等多种活动中愉悦地、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培养其审美能力的教学过程。这样的教学不仅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而且还能促进教师改变过去那种“一画到底”的陈旧教学模式,使教学向开放型发展。
  一、抓兴趣激情点,改平淡为生动引人
  美术教育虽然本身具有一定的感染力,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但是其兴趣是短暂的。如果老师不注意利用其优势,因势利导,就不能引导学生深刻地感受艺术美,激发起他们强烈的探求欲。因此教师首先根据教材内容,依据学生的好奇易兴奋和好探求的心理特征,补捉学生兴趣的激情点,然后再凭借一定的教学手段,创设特定的、与之相应的艺术教学氛围,以趣激情,以趣生情,使学生产生强烈追求艺术的情感,从而顺利引入教学内容。其方法有:
  (1)拼摆激趣。如一位教师教学《七巧板》一课,教师在课前准备好七巧板。教学时,先用幻灯片打出他们拼成正方形的形状,随着录音机里传出的童话:“我的本领妙,形状变得巧,刚才还是方,转眼成老猫,变!变!变!喵—”学生看到屏幕上的正方形已成了一只猫的剪影形象,这时学生很想亲手试一试,兴趣也就激发起来了。
  (2)猜谜激趣。如一位教师教学低年级《画大象》一课,教学时教师先出示谜面:“脸上长钩子,头上挂扇子,四根粗柱子,一条细辫子。”让学生猜一猜这是什么?当学生齐声说出谜底—“大象”时,教师很自然地引入课题。
  (3)情境激趣。如一位教师教学国画《松树》一课,上课时教师选用二胡独奏曲《听松》,使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形象中,领略代到苍劲的松风和排山倒海的松涛形象犹如身临其境,联想出松树那种顽强、不畏风暴的气质,这种氛围的创设对《松树》的教学是十分有益的。
  (4)悬念激趣。如一位教师教学《画画自己的像》一课,为了集中学生的兴趣点,抓住他们的好奇心,教师设置了一个小小的悬念:让学生带镜子来上课。课前教师没有告诉他们要画什么,以及为什么要带镜子。上课时先让学生用镜子仔细观察自己的五官长在什么位置,当学生好奇地问老师“看脸有什么用呢?”教师此时巧妙地导入课题。
  (5)故事激趣。如教学《鱼妈妈和她的孩子们》一课,要求学生画出热带鱼的外形和色彩,针对此课,教师编了一段故事:鱼的一家接受了鱼王的邀请,要参加晚会,鱼姐妹忙着穿着打扮,可他们的衣服不是花色太乱了,就是色彩太单调,鱼妈妈想请同学们为她的孩子设计几款漂亮的衣裳,行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
  (6)欣赏激趣。既教师运用挂图、幻灯片或优秀习作,通过对范画的欣赏或评价,使学生对作品的构思、色彩和造型产生美得向往,从而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教学情境,为理解新课内容作好了铺垫。
  二、抓美育渗透点,该被动为主动获取
  所谓美育渗透点是指教师紧扣教学内容,抓住美术知识的阶段性和层次性,有目的地将课时教学要求分散成若干知识点,挖掘出每一知识点的思想因素和独特的形象表现力,巧妙地将知识要点渗透于生动有趣的活动过程中。因此,教师要把握好两方面:一是处理好美育知识与活动过程的结合,融知识性、技能技巧于活动中;二是要创造性地设计出有趣生动的教学活动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平时应细心观察学生的所思、所想、所爱、所玩,注重活动的趣味性、知识性和实践性。这样设计的教学过程就能“顺其童心”“投其所好”,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通过切身体验、比较、讨论等多种形式,主动、愉悦地获取知识。其方法有:
  (1)发散引申式。指教师根据学生发散思维强的心理特征,运用“具体→抽象→具体→创作”的心理历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种有效方法。如低段《三角形物体的画法》一课,教师分三步:第一,将学生熟悉的三角尺引申出各类三角形,唤起学生的发散思维;第二,把引申出的各种三角形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三角形物像联系起来;第三,把掌握的各种三角形物象,根据选择的创作主题,组成一幅从内容到形式都有联系的三角形构成物的画面,从而培养起创造思维。
  (2)解体复合式。指教师引导学生将立体教具或实物有意识地展开或解剖开,让学生一一观察其外形,掌握画法后,再按一定程序复合成形的一种教学方法。如教学《荷花》一课,为了使学生能了解每一瓣荷花的外形,教师让学生将荷花教具一一展开,再将荷花花瓣按外形归类,掌握其画法,然后再演示其组合过程,使学生明白画荷花的步骤。
  (3)实验启发式。指教师利用教具,借助实验吗,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过程,再比较分析其原因,揭示其画法的一种教学方法。如教学《铅笔淡彩》一课,教师先让学生比较两幅表现同一题材的而用线层次不同的素描作品,分辨出素描关系的复杂与简略后,将素描关系简略概括的素描作品先投入一盆已兑好的色彩较淡的水中,让学生观看被罩上淡色的作品,然后再将作品投入颜色兑得很浓的水中,又让学生观看被染上较厚色彩的画面,最后让学生比较那种色彩效果好,这样在学生的讨论中揭示出铅笔淡彩的技法特征。
  教师往往重视对教学的引入和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而忽视学生作业环节的设计。学生的作业常常是枯燥的应付作业,如机械的摹仿。这样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因此教师应抓住课时知识要点,采取方法多样、形式新颖的作业形式,既深化知识点,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审美能力。
其他文献
泰州市田家柄实验中学艺术特色教育源起于学校历史的积淀和传承,指向学校未来发展的方向和需求,以艺术教育中心建设为基础,建立既自成体系又相互配合、富有特色的艺术教学体系。我们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取得一定的成效。  变革一:创设独特鲜明的校园艺术教学环境。  教学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好的硬件条件。为此,我校首先着眼于各画室、琴房、艺术工作室、场馆的建设与设备的配备。  完善艺术校本课程的场馆建设。建成
学情调查是伴随现代教学设计理论产生的,是教学设计系统中“影响学习系统最终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现代教学设计理论认为,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力水平和认知倾向,“为学习者设计教学”,优化教学过程,可以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学情调查主要包括学生学习起点状态的调查、学生潜在状态的调查两部分。学生起点状态的分析主要从三个维度展开:知识维度,指学生的认知基础;技能维度,指学生已有的学习能
“双师”同堂的教学模式是协同教学的模式之一,主要指同一课堂同时容纳两位不同专业的教师同时授课,而汽车专业英语是糅合了汽车专业术语与英语双重知识的一门学科.据国内英
高职毕业生面临着激烈的社会竞争压力,加之高职院校的“大扩招”,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结果显示,现阶段高职院校毕业生自我教育和学校教育均存在改进
知识服务是互联网时代出版服务的重要方式,知识服务模式下的主题出版对文化出版企业而言是职责所在、立社之本,是数字出版的一种类型,更具时效性、严肃性,更能凝聚和引导社会
摘 要:创新是新时代对于传统教育体系所提出的一项崭新要求,本篇文章以初中历史教学作为主要切入点,针对历史故事的实际应用一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包括历史故事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选择历史故事的三大要素以及历史故事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措施等等,以期能够对我国初中历史教学水平的提高献上笔者的一点绵薄之力。  关键词:历史故事;初中历史;课程教学  一、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  首先,我國初中历
摘 要:在基础教育中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尤其是民族学生的身心特点有效地进行德育教育和班级建设,是我国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在对班会课的认识分析上,对班会活动的功能初步了解上,通过分析当前班会的问题,浅谈常态化的系列主题班会。  关键词:主题班会;常态化  一、对班会课的认识  班会课是学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在学校德育教育中发挥看重要的作用。  有计划地组织与开展班会活动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