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引领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来源 :名师在线·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rdobi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问题是数学学科教学的灵魂。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要重视数学问题的有效渗透。具体而言,教师可以从深耕教材内容、对接生活元素、把握关键节点、加强学科链接方面入手,不断提高数学问题的设计质量,优化数学问题投放时机,以数学问题为引领,启迪学生数学学习思维,触发学生数学课堂深度学习,进而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关键词:问题引领;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14-0023-02
  引  言
  数学问题一直是初中数学学科教学的重要教学资源。教师在运用问题教学法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要对数学问题的设计质量、投放时机进行准确把握。教师立足学生数学课堂动态学习效果,灵活开展问题教学活动,引领学生在数学问题驱动下开展有针对性的探究学习、动手操作、游戏竞赛等学习活动,能丰富学生数学课堂感性认知素材,促使学生获得更多与数学知识相关的表象认知,启发学生进行迁移学习,进而帮助其完成对新知的建构。
  一、深耕教材内容,关注问题针对性
  在问题引领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问题并非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而要紧密围绕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根据编者的编排设计,明确每个课时教学内容的知识主线;要善于根据数学知识的特殊性、差异性,灵活设计数学问题,从而引领学生围绕知识主线展开探究学习,将学生的数学思维集中于课时教学的重点、难点、易错点等关键知识学习中,利用问题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果[1]。
  例如,“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一课教学的重难点无疑是教会学生掌握相离、相交、相切三种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立足这些关键知识,在新知导入环节直接提出总领性探究问题: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有哪几种?同时,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小节“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学习内容,按照以前学习的数学方法,类比推理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有的学生采用画图的方式,画出了多种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并归纳总结不同位置情况;有的学生制作了两个圆形卡片,用以操作实验,推导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把握课堂教学的知识主线,用直指课堂核心知识的问题进行导入,有效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了学生问题探究的专注力。教师渗透必要的数学方法,启发学生通过类比推理展开新知探索,明确了学生数学课堂探究学习的方向,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二、对接生活元素,增强问题生动性
  数学是一门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很多数学概念、数学规律、数学定理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对应的数学原型。教师设计引领性数学问题时,要具备生活化教学视野,积极对接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生活问题,把数学新知与这些生活元素融合到一起。这不仅能够激活学生已有认知经验,为学生数学知识迁移学习搭建思维桥梁,还能增强数学问题的生动性,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的距离,让学生更加主动地投入数学新知探索中。
  教师应依托生活化的数学问题设计,引领学生结合具体、直观的数学关系呈现,厘清问题分析的思维脉络,降低数学新知理解的难度。例如,在教学“图形的相似”小节内容时,教师课前利用计算机网络,搜集整合了大量生活中存在的图形相似的图片素材,如五星红旗中的大五角星和小五角星、商品包装盒上不同大小的商标图片……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借助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这些图片素材,启发学生思考:图片中标注出的图形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通过观察学习,很快就认识到这些图形的形狀是完全一样的,但是大小不一。这时,教师结合学生回答内容,顺势切入“图形的相似”这一知识点。
  日常生活资源与数学知识教学存在诸多对接点。在上述案例中,教师整合具备图形相似数学特征的生活物品图片素材导入课堂中,设置启发性数学问题,让学生从这些直观图片素材中,抽象出它们的异同点,建立图形相似的初步认识,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在之后的课堂中,教师可让学生列举出更多具备图形相似特点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历经“具象—抽象—具象”的数学学习过程,从而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三、把握关键节点,确保问题连贯性
  数学学科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一节数学课不可能只讲解某一个数学知识点,会由浅入深地涉及多维度的数学知识。教师可以采取项目化教学方式,做好数学课堂教学的充分预设,根据不同教学环节的实际需求,投放不同的数学问题,并保持数学问题教学的连贯性,以促使学生在多层次数学问题引领下,层层递进地开展数学新知的深度学习,进而拓展学生数学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课堂所学的数学知识。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问题串、问题组的形式设计数学问题教学活动,在课堂关键节点,用数学问题串联课堂教学环节。例如,在教学扇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时,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设置“什么是扇形”的问题,激活学生对扇形图形概念的已有认知,引导学生对扇形与其所在圆建立联系。在新知授课环节,教师导入半圆、四分之一圆图形的图片素材,标注半径长度,要求学生计算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用典型性较强的扇形启迪学生数学思维。在学生完成问题解答后,教师提出“扇形的面积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扇形面积的一般计算公式该怎么表示”的问题,引领学生完成课堂核心知识的认知建构。   教师整个课时教学设计体现出很强的系统性,首先以回顾性问题唤醒学生已有数学旧知,为学生数学知识迁移学习搭建桥梁;其次用特殊扇形面积计算问题,切入扇形面积的探究学习活动,启发学生对扇形面积计算方法建立初步认识;最后依托这些问题学习成果,引领学生抽象出扇形面积计算的一般方法,实现数学新知的建构。
  四、加强学科链接,提升问题综合性
  当前,初中数学学科教学愈加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灵活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教师有意识地链接其他学科教学内容,投放综合性更强的数学问题,能够考查学生对数学知识应用的灵活性,锻炼学生分析问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应从实际教学内容出发,寻找合适的学科对接点设计数学问题,引领学生养成用数学视角看待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习惯。
  多学科链接教学不仅能够延展学生数学应用思维,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还能启发学生跳出数学学科,形成多学科知识链接的意识,实现多维度教学目标。例如,在向学生介绍“黄金比例”数学概念时,教师对接美术学科,在课堂中向学生展示了《蒙娜丽莎》绘画作品和《断臂的维纳斯》雕塑作品,以此引入数学问题,让学生思考美术中的黄金比例与数学学科的关系。接着,教师和学生一同探讨了黄金比例数值的数学意义,引导学生构建二者的联系,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印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数学问题的多学科链接要避免盲目性,不能为了追求学科链接而“生搬硬套”。在该课例中,教师有针对性地对接美术学科与数学学科中的“黄金比例”知识,以美术作品为设问切入点,设计综合性较强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构建两门学科的知识联系,不仅能够拓宽学生数学学习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也可以彰显出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有利于学生数学学科学习情感的培养。
  结  语
  数学学科学习的核心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以数学问题为导向,设计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能够提高学生数学课堂学习效果,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采用适合的手段,不断提高课堂教学问题的针对性、生动性、连贯性、综合性,最大限度地发挥数学问题的教学价值,拓展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夏晓燕.基于价值引领、问题导向的课堂教学[J].甘肃教育,2018(12):53-55.
  作者简介:操龙坤(1968.10-),男,福建浦城人, 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学数学教育。
其他文献
摘 要:证据推理能力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阐述了证据推理能力的内涵,探讨了基于培养学生证据推理能力的课堂应具备的要素和教师的作用,并提出了相关的化学课堂教学建议。  关键词:高中化学;证据推理;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14-0012-03  引 言
摘 要:新课程改革对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审美教育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有效的情感教育。目前,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是基层教师教育发展中要重点探究的课题。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明确审美感知力培养目标,分析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基本现状,拟定针对性培养策略,从而提升学生学习成效。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程教学;审美感知力;渗透培
带有转运地的运输问题是运筹学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于该问题的处理方式是将其转化为一般的产销平衡运输问题.对运筹学教学中带有转运地的运输问题的转化方法进行了分析,
在新工科的时代背景下,对人才提出了新的定位与需求.提出了适用于理工科工程实训课程的"数学+物理+计算机+工科各专业"多学科融合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培养新型复合人才的需要.
随着农产品“卖得难、卖得贱”同城市生鲜品高价低质矛盾的日益突出,传统农产品销售模式已不适应新时代要求,与此同时一种新模式“农村电商”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的背景应运
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性很强,对实验环境要求非常高,基于EVE-NG的虚拟仿真云平台,可以提供一个高仿真、高兼容、易管理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通过分析网络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需
日前,广东省经编行业发生了一件大事,广州市海珠经编纺织商会由区属商会顺利升级为广东省经编针织协会,这意味着广东经编行业新篇章的开启.
期刊
作为中信银行最具竞争力与影响力的对公特色业务,中信汽车金融业务经营业绩连续多年保持三成的市场份额并稳居同业首位.近日,在由汽车商业评论、上海汽车金融港和建元资本主
期刊
摘 要:新时期,教育事业的现代化发展要求教育体系积极进行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模式的改进,这也推动了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教学方法的出现。群文阅读就是一种新型的阅读教学方法,它不仅能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还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要想充分发挥其教学价值,教师就需要做好阅读组合选文工作。下面,本文针对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组合选文策略进行分析,希望对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提供帮助。  关键词:初中语文;群文阅读;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各门学科的教学目标不再停留在教授理论知识上,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想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及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紧紧围绕“核心素养”这一主题开展数学教学,努力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