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政治课教学面临的新形势
1.“五严”规定的高压线威力依然不减
为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针对全省范围内学校普遍存在的双休日、节假日加班加点、考试排名等不良现象,省教育厅提出并实行“五严”规定。实行“五严”规定后,双休日、晚自习不上课了,作业量、考试次数也明显减少了,迫使教师更新理念,转变思维。
2.高考方案的指挥棒效应依然存在
高考方案依然实施,尤其是选修科目的自主权交给高校后,政治等非必选科目进一步弱化,课时一少再少。但高考的压力又要求在课时减少时提高质量,如何改变这种状态,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力。
3.规划纲要的颁布指明了教育教学的方向
江苏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深入推进教学改革,强化课程教学管理,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确保开齐、开足、开好规定课程。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学生政治学习力生成策略
教育家陶行知强调指出:“教学生学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对于一切问题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办法来传授给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停当,指导他,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类似的经验,发生相类似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理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这种观点反映了新课改的实质,指导我们在教学教育实践中如何生成学生的学习力。
1.情境导入引人入胜
课堂教学中,我通过形象化语言描绘、探究性问题设置、具体教育活动的组织及电教手段的运用等创设最佳教学情境,营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以达到体验、感受的目的。情景导入形式多样,事例、问题、对比、反思都可以通过教师巧妙的设计而成为导入新课的情景。
2.活动设计丰富多彩
新的教学方式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根据不同教学内容来设计成说、想、议、辩、写等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亲自体验、深入理解、扩展知识、提高能力。我们强调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
3.意念形成循循善诱
新课程突出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那么,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呢?这就需要教师的帮助和引导。教师的职责就在于帮助学生明白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这是一个重要环节,能够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4.学生践行身体力行
思想政治课程强调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提倡参与、体验、讨论、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做到知行统一。一个好的教学设计,要能做到使学生主动参与、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有利于学生勤于动手、促使学生善于反思、让学生乐于合作,这样的课堂教学设计才是新课程所倡导的。
5.反省自控举一反三
这实际上是指学习者独立掌握学习内部规则系统的过程。这种规则系统具有内潜性的特点。它主要包括学习者总结对学习对象的调控和对自身学习过程认识这两个方面。前者不仅包括指导他们如何遵循学习规律和原则来合理安排某项具体内容、学习顺序和时间,而且还包括指导他们总结如何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学习材料的难易以及学习条件提供的情况来选择和使用某种方法。后者则是指能意识和体验到自己的认识过程、学习能力水平、已掌握知识的程度、自己的个性特点与学习风格,意识到自己具备的条件等,从而能根据自己的情况作出改进自己学习的决策。这是学习者对自己学习活动的一种自我意识和自我体验,也就是所谓的元认知。
从教师的指导来看,就是指对学习者的学习活动进行自我反省、自我调节、自我控制方面的学习指导。
自我反省的作用在于为自我调节找到逻辑依据。而自我控制则必须在自我调节的基础上进行。当学习者在自我反省方面获得结论时,便需要找出适合自己个性特点的调节策略。而教师对学生进行自我调节的指导,更多的应是在性格方面的陶冶,如对冲动的学生就要指导他们做一些精细而持久的学习,如学书法、学做精细的手工等,以锻炼他们的沉着和耐心。
学生在自我调节定向后,进行自我把握,这就是自我控制。它促使自己不断改善自身的学习能力和人生品格,从而能使自己逐步独立完成学习任务。这里涉及对自我动机水平的控制和学习心向的把握,并涉及个人的意志力,以不断走向自身的完善。
总之,学习力生成是一个多方面能力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复杂过程。它的生成机制有待进一步的探讨。但它对学生今后走向社会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是继续学习不可缺少的能力,而且作为思维和操作的方式,它还蕴涵着巨大的智慧价值,因为学习力的生成和智慧的增长是正相关的。
(责任编辑 袁 妮)
1.“五严”规定的高压线威力依然不减
为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针对全省范围内学校普遍存在的双休日、节假日加班加点、考试排名等不良现象,省教育厅提出并实行“五严”规定。实行“五严”规定后,双休日、晚自习不上课了,作业量、考试次数也明显减少了,迫使教师更新理念,转变思维。
2.高考方案的指挥棒效应依然存在
高考方案依然实施,尤其是选修科目的自主权交给高校后,政治等非必选科目进一步弱化,课时一少再少。但高考的压力又要求在课时减少时提高质量,如何改变这种状态,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力。
3.规划纲要的颁布指明了教育教学的方向
江苏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深入推进教学改革,强化课程教学管理,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确保开齐、开足、开好规定课程。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学生政治学习力生成策略
教育家陶行知强调指出:“教学生学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对于一切问题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办法来传授给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停当,指导他,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类似的经验,发生相类似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理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这种观点反映了新课改的实质,指导我们在教学教育实践中如何生成学生的学习力。
1.情境导入引人入胜
课堂教学中,我通过形象化语言描绘、探究性问题设置、具体教育活动的组织及电教手段的运用等创设最佳教学情境,营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以达到体验、感受的目的。情景导入形式多样,事例、问题、对比、反思都可以通过教师巧妙的设计而成为导入新课的情景。
2.活动设计丰富多彩
新的教学方式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根据不同教学内容来设计成说、想、议、辩、写等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亲自体验、深入理解、扩展知识、提高能力。我们强调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
3.意念形成循循善诱
新课程突出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那么,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呢?这就需要教师的帮助和引导。教师的职责就在于帮助学生明白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这是一个重要环节,能够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4.学生践行身体力行
思想政治课程强调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提倡参与、体验、讨论、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做到知行统一。一个好的教学设计,要能做到使学生主动参与、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有利于学生勤于动手、促使学生善于反思、让学生乐于合作,这样的课堂教学设计才是新课程所倡导的。
5.反省自控举一反三
这实际上是指学习者独立掌握学习内部规则系统的过程。这种规则系统具有内潜性的特点。它主要包括学习者总结对学习对象的调控和对自身学习过程认识这两个方面。前者不仅包括指导他们如何遵循学习规律和原则来合理安排某项具体内容、学习顺序和时间,而且还包括指导他们总结如何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学习材料的难易以及学习条件提供的情况来选择和使用某种方法。后者则是指能意识和体验到自己的认识过程、学习能力水平、已掌握知识的程度、自己的个性特点与学习风格,意识到自己具备的条件等,从而能根据自己的情况作出改进自己学习的决策。这是学习者对自己学习活动的一种自我意识和自我体验,也就是所谓的元认知。
从教师的指导来看,就是指对学习者的学习活动进行自我反省、自我调节、自我控制方面的学习指导。
自我反省的作用在于为自我调节找到逻辑依据。而自我控制则必须在自我调节的基础上进行。当学习者在自我反省方面获得结论时,便需要找出适合自己个性特点的调节策略。而教师对学生进行自我调节的指导,更多的应是在性格方面的陶冶,如对冲动的学生就要指导他们做一些精细而持久的学习,如学书法、学做精细的手工等,以锻炼他们的沉着和耐心。
学生在自我调节定向后,进行自我把握,这就是自我控制。它促使自己不断改善自身的学习能力和人生品格,从而能使自己逐步独立完成学习任务。这里涉及对自我动机水平的控制和学习心向的把握,并涉及个人的意志力,以不断走向自身的完善。
总之,学习力生成是一个多方面能力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复杂过程。它的生成机制有待进一步的探讨。但它对学生今后走向社会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是继续学习不可缺少的能力,而且作为思维和操作的方式,它还蕴涵着巨大的智慧价值,因为学习力的生成和智慧的增长是正相关的。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