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实践捧着一颗心做教育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uiru871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做合一”思想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体系形成的一个重要基石,关于这种生活教育的根本方法,经受住时间的洗涤,在我们当今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越发地闪亮动人。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今天,重新审视我们的课堂,发现有许多理论都是和“教学做合一”的理论不谋而合。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做合一;教育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体系最早形成的一个基本原理。陶行知最早提出这个理论是在1919年,虽时隔近百年,反观当下的教育教学,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 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
  “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指出,教师的责任不在教什么内容,而在教学,在于教学生学。它强调老师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生学的法子,也就是现在教学中提倡的“以学定教”。
  反观我们的备课,不难发现有部分教师在备课中只备教材、备教案,却往往忽略了“备学生”,其实“备学生”也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已经学了什么知识,要获得什么知识,需要通过怎么样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更容易获得知识,这往往是教师备课时更应该考虑的内容。
  其实,我们每位教师曾经也是坐在宽敞明亮教室中学习的小孩,当年的我们也曾幻想着要是我们当时的老师要是换一种方式教就好了,要是我们的课堂能贴着儿童的心进行就棒了;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渐渐地长大,以至于我们选择了师范,进而成了老师甚至为人父母,却忘记了当年那个坐在讲台前认真听讲的小孩……
  是的,有时候,我们换一种教学方法教,孩子是不是更容易接受呢?比如本人在执教五年级下册《等式与方程》这一内容时,在总结等式与方程的关系时,班上有不少小孩将它们的关系形象地比喻成鸡蛋和蛋黄的关系,将等式看作鸡蛋,那么方程则是其中的蛋黄,这种生动形象的比喻,何尝不是个有意义、有情趣的创新过程呢?于是,我便顺着孩子的思路进行引导总结,不仅让孩子感到自己的想法得到了认可,同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并且从课后作业反馈的情况来看,他们对等式和方程的关系确实掌握得很好。所以,不要怀疑我们孩子的创造能力,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来设计课堂,那么,我们的课堂会激发出不一样的精彩。
  二、 教学中重视“做”的作用。
  “教学做合一”的理论指出,“教”“学”“做”是一件事而不是三件事。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这样也就不难理解,陶行知理论中区分“先生”和“学生”的标准了,那就是能否“做”。在“做”上教的是老师,在“做”上学的是学生。陶老先生曾指出:“做”字有个特别的意义,即在劳力上劳心,单纯劳力只是蛮干,不能算做;单纯劳心,只是空想,也不能算做,真正的做事在劳力上劳心。
  劳力与劳心结合的“做”,重视个人经验的获得,以此去接受别人的经验,人类的经验。这与数学课程标准是一致的。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注意使学生在获得间接经验的同时,也能够获得直接经验,即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促使学生变为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生,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既然要学生获得基本思想、基本技能、基本经验,学生就应该在教学活动中真正“做”起来,充分地用到手、脑、口,手到心到,手脑并用。这就提醒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进行必要的动手操作与实践。比如五年级下册在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中,就让学生在动手中体会将圆形平均分成若干份,最终转化成求长方形的面积来计算圆的面积,这样在学生的“做”中,让学生获得了探索未知的经验与方法,同时,在“做”的过程中,体会到转化的思想方法。
  三、 用好班上的“小先生”。
  “教学做合一”的思想还建议我们在教学中采用“小先生制”,其实,“教学做合一”的理论已经明确了判断能否成为教师的标准,那就是能否“做”。在“做”上教的是老师,在“做”上学的是学生,这样就摒弃了教师身份的权威性,本身追求的就是一种师生地位的平等性,换句话说,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老师,只要你比他人在某方面好一些,就可以成为在这方面的老师。
  其实,在我们的教学中,不难发现每个孩子都有自我表现的欲望,那教师就不妨放开手来让那些成绩优异或有一技之长的孩子成为“小先生”,让学生教学生。当然,也许有人会怀疑这样做会不会浪费那些“小先生”的时间呢?其实不然,因为这些“小先生”在教会他人之前自己首先要把所学的内容彻底地弄明白,这要远比自己会做的要求要高不少。
  此外,让学生教学生更有利于成绩差点的学生学会知识,掌握技能,因为学生教学生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的知识水平更加接近,那么他们更容易站在相同的或相近的角度来理解问题。另外,在教的过程中,“小先生”对知识又进行了一次梳理和提升,而被教的孩子通过同伴的互助也能体验到成功学习的快乐,这样一来,就实现了学生的共同进步、共同成长的目标。
  当然,在小先生制实施当中,也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防止“小先生”摆架子。要提醒他们真心诚意的帮助他人,戒骄戒躁,共同成长。
  第二,“小先生”是双向的。小先生和小学生之间应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第三,实施小先生帮扶工作应定期反馈及时调整结对人员。
  总之,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理论,对当今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仍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只要我们用心领悟,用心实践,捧着一颗心做教育,那就会发挥出它的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德潘.走进陶行知——教师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1).
  [2]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1(1).
  作者简介:
  周青,江苏省淮安市,江苏省盱眙县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最好的教育是教学生自己做自己的先生。”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是多么重要。因此,小学班级管理要注重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并激发他们管理班级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培养他们的民主意识和自主管理的能力,这也是构建小学自主管理型班级的关键之处。作为一个班主任应该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呢?通过学习和实践,特提出以下策略和方法与大家共商榷。  关键词:班主任;自主管理
摘要:作业活动是教学工作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设计有效的作业,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使他们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养成勤学好练,独立思考,自我检查的学习品质和良好习惯。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科学合理的设计与安全作业显得非常的重要。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安排;有效策略  一、 引言  为了在现阶段实现从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将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作为教育的重点,优
摘要:识字是语文教学中最基础的内容,识字是开展其他一切语文活动的基础,中华汉字博大精深,识字教学也基本贯穿了整个义务教育阶段。本文简要从三个方面对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进行了探究,分别是准确把握识字目标;充分展開识字过程;合理选择识字方法。  关键词:识字教学;低年级;目标;策略  汉字不仅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还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识字教学是小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尤其是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
摘要:本文从我国油画肖像的发展现状入手,引申出当前高校美术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重新审视我国当下的美术教育,目的在于促进大家的讨论与思考,而不是为了寻求标准答案。  关键词:美术教育;油画肖像;发展现状  一、 我国油画肖像的发展现状  受中国传统意识的影响,中国油画还是以写实油画为主,特别是在油画肖像方面,更以写实作为画面的核心要旨,在画面中强调着“写实”的重要性;大多数艺术家认为,在写生或是创作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也有了变化,学风是其中最现实和基础的任务,它可以体现大学的办学方向和治理的水平。辅导员作为一名一线的思想政治教育人员和学生工作者,需要在学风建设上面,负起自己的责任,而且有着不可替代的工作空间和价值。  关键词:思政教育;学风建设;辅导员  高校学风,是全体师生在各学习问题上面的综合体验,也是凝聚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精神动力,方法策略等等。它依旧用学校
摘要: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他用清新质朴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独特的世外桃源,那里既有秀丽的山水风景,又有古朴纯洁的民风,还有单纯善良的人们……但“美丽总是使人忧愁”,跟美相对存在的还有丑與恶,血腥与杀戮,这些体现了沈从文的悲悯情结,而美与悲构成了沈从文小说独特的悲剧美学风格。  关键词:沈从文;湘西世界;美与悲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虽然有丑与恶,血腥和杀戮,但都笼罩在自然
摘 要:徽州,作为一个地域的名称,有着悠久的历史。徽文化,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指古代徽州一府六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徽学”与“敦煌学”“藏学”并列为国学三大地方学科。徽文化,是炎黄文化新阶段的袖珍版本,是中国传统儒释道思想文化沉淀的。  关键词:徽州文化;徽派建筑;历史文化  徽州文化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其内容广博、深邃,有整体系列性等特点,深切透露了东方社会与文化之谜,全息
摘 要: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国内文化体系的建设,社会各文化机构都推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发展。图书馆以其图书资源的整合作用,对社会文化水平的建设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从县级图书馆内部管理的视角出发,结合无为县图书馆的现状提出了对县级图书馆职业的发展以及图书馆馆员的职业化素养的改进方向的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以帮助进行县级图书馆体制的改良。  关键词:图书馆;职业发展;职业素养  一
摘 要:在进行中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时,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及行为特征,借助形式多样且具有趣味性的故事对学生加以引导,不仅能有助于提高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还能保证语文课外阅读目标的完成。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讲故事;课外阅读;中小学语文  讲故事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符合中小学生的学习取向。并且从中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现状来看,运用故事能够增添学习过程的趣味性,让学生更轻松地完
摘 要: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产生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人类社会与历史的积淀物。 它是人类相互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是对客观世界感性上的知识与经验的升华。文化有一定的地域差异,在不同的地方产生的文化也有些不同,每个地方都会产生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运用好当地的特色文化资源对当地的文化发展、经济发展以及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