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创造性就像种子”谈起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ke0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教育管理学博士黄全愈在他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说:“创造性只能培养不能教,创造性就像种子一样,需要一定的环境,包括土壤、气候、科学的灌溉施肥培养才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黄博士的话既形象又深刻,他把孩子的创造性比作种子,并用种子发育的过程需要一个适宜的环境暗示。在这里,种子的发育成长过程,不也正好给我们的语文教学改革以启示吗?
  传统语文教学弊端种种,归根到底是太突出了“教”,而忽视了“学”。“教”本身是无罪的,“教育”、“教学”、“教师”等词也都来源于“教”的实质,关键的问题在于该如何去“教”。古代大思想家孔子说要“因材施教”,他强调的是“教”的前提——尊重学生的个性。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则说“教正是为了不教”,他暗示了“教”的目的,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创造性是教不得的,而且也是不能教的。他还提醒了我们“教”的内涵,“教”什么呢?应教给学生形成创造力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教给学生学习过程中必要的思路和方法。“教”是创造性种子的根源,“教”是创造性大厦的地基;“教”就是画龙点睛,“教”应该是“学”的催化剂……“教”的一切皆是为了让学生更快更好的茁壮成长。虽然创造力不能依靠单纯的传授,单向的“教”来获得,但创造力又离不开“教”,“教”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还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忽视“教”的教师不能称之为教师,而忽视“教”的学生也必定会走许多弯路!
  我们的教改不仅充分肯定了教的必要作用,而且克服了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正在由狭隘的课堂教学向大语文教学思想渗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使教和学都朝着同一目标(培养学生的素质)前进;教的同时更加强调“学”,强调给学生创立一个良好的学习空间,给学生尽量多的自主把握的学习时间,给学生创设发展个性的学习环境。
  正是源于这一改革目标,我校开设了阅读课。对于阅读课,我们不仅做了长期整体的宏观规划,而且在每次阅读课上,我们对阅读的数量和质量都做了微观调控。我们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要有摘抄、要写感悟,且重在感悟。这个思想内化的过程是任何外在因素都无法替代的。这就好比是教给学生钓鱼,首先要让他产生钓鱼的强烈愿望,并主动拿起钓鱼竿,其次得真正带他到河边,教给他钓鱼的方法,然后就得靠他自己动脑动手了。
  总之,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关键是给学生创设一个适宜的成长环境。这不仅要求教育者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外在的学习条件,更需要教育者去发掘孩子的内在潜力。孩子的创造性如同种子,但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种子。孩子都有着敏锐的思维、丰富的情感,具有主观能动性。教者只有意识到这一点,才会教出高素质的人才,才会培养出富有创造性和充满活力的栋梁之材!
  作者单位:河北衡水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教育最可怕的事情就是教育理论前卫,而实践却与之背道而驰。  关键词:儿童观;教育;责任心  我们常听校长们在讲话中谈“以人为本”,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看到孩子们在做着不情愿的事。比如,去年的“六一”儿童节,有的学校着重排演供领导检阅的方阵,有的学校注重文艺表演,看着整齐划一的队伍,看着机械重复的动作,我深深地感到“以人为本”在学校里就是一句口号。  坐在电脑前,我上网详细地对“六一国际儿
摘 要:以《小鱼的梦》一课的教学为例,先设计了一种教学方案,试教后,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进行调整,并在其他班级进行授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深刻体会到了磨课对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重要帮助。  关键词:磨课;专业素养;集体智慧;教学经验  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沃土,是学校提升办学品质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开学伊始,为推进教学交流、渗透生本理念、改革课堂教学,我校同级教师的送教课再次拉开了帷幕。这次学校
摘 要:地理教学要想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就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各种渠道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而调查活动法就能帮助学生学好地理。  关键词:调查法;社会实践;解决方法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新课程标准强调,地理教学要与周围的生活现象密切联系,倡导教师要关注学生体验性学习,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地理的习惯。因此,要改变学生学习方式,通过各种渠道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让学生的课堂从课
摘 要:数学学习应当尊重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让学生在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构建新知,通过开发可操作性、趣味性、故事性的教学内容促进学生数学模型的建构,还要善用教学中的心理学效应促进学生学习数学。  关键词:问题情境;教学内容;心理学效应;数学建模  读过一个有关建构主义的童话故事——《鱼就是鱼》:有一条鱼,它很想了解陆地上发生的事,却因为只能在水中呼吸而无法实现。于是和小蝌蚪交上了朋友,小蝌蚪长成青蛙
【教学背景】挖掘文章人文内涵,温润心田  《老王》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课文,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以“爱”为主题的文章,其中几篇课文讲述的都是对普通人,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老王》讲述的就是一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车夫的故事。这个单元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能从课文中感悟到“爱”这种深沉博大而又最朴素的感情,从而陶冶情操。对像老王这类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弱者,他们缺乏了解或许只有最朴素的恻隐之心,从来没有
摘 要:儿童歌舞剧是集歌、舞、剧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身,涉及多个学科,具有“实用性”和“教育性”,并针对儿童心理特点的综合舞台剧。2010年9月,教育部在全国遴选了6所城市70个学校作为试点单位,在中小学校开展儿童歌舞剧音乐教育。儿童歌舞剧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课程改革的积极尝试。在农村小学进行歌舞剧教学也是顺应音乐教育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儿童歌舞剧;可行性;必要性  早在20世纪“五四”时期教育制
摘 要: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写景状物的文章,这类文章语言优美灵动,意境深远雅致,饱含着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那么,如何把握这类文章的教学,不仅使学生积累到优美的语言,还能从中领略到动人心魄的自然美,与作者感同身受。做好认知与情感的铺垫;顺其自然理清文路;展开想象品读语言,抓住特征体会感情。教师用语言带着学生海阔天空,阅尽天下美景。  关键词:写景文;阅读;语言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写景状物的文章,
时间飞快,转眼间,期中考试已结束。回顾这半学期的时光,感触颇多。新的学期,新的班级,新的气象……一切似乎刚刚开始,但已成为过去。  半学期来,班级各项工作都走在前列,良好班风日渐形成,无重大违纪,常规评比位居第二,进步人数越来越多。当然,这些成绩不是丰功伟绩,但也绝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取得的,尤其是平行班,能取得这些成绩更不容易,它需要班主任尽心竭力、不计付出、不图回报、用心去做才能收获。反思过去的付
摘 要:心理学上有一种现象,就是被动听不如主动说,主动说不如积极做。在小学品德教学中,教师要和学生牵起手来,让活动教学成为课堂的主旋律。它是做教师的需要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那么,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如何设计、組织开展,如何提高活动化教学的有效性呢?  关键词:活动化教学;依标施教;面向全体  告诉我,我会忘记;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与,我才会明白。”这句话说明活动体验十分重要。活动
摘 要:如何让学生课堂45分钟最大程度地满足知识的渴求、内容的掌握和兴趣的培养,以下几种方法可谓有效:课前顺口溜强记法;自由组合答题法;吸引眼球赏析法;课堂气氛烘托法。  关键词:中学地理;高效;实施方法  作为一名初中地理教师,如何让学生在不增加课业负担的情况下,独靠课堂的45分钟,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对地理学科兴趣的培养,对地理学科知识的渴求,对地理内容系统地掌握,在我任教的几年内,总结了课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