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首尾相援行云流水,文章浑然一体和谐完美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wtzw0n9c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生写作时,容易出现空话套话连篇、脱离生活实际、模仿抄袭等现象,同时还存在着“顾头不顾尾”,让人看过之后不是觉得文不对题就是摸不着头脑的现象。他们在写作内容、方法、思维等方面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笔者从文章描述时的逻辑性、严谨性角度出发,提出无论是句子、段落、事件,还是文章的首尾布局,都应“前有所呼、后有所应”,在写作时注意文题、文中、首尾之间“首尾相援”的“照应”,才能使文章结构更加缜密,彰显出文章浑然一体的和谐之美。
  【关键词】首尾;写作;文题;叙述;和谐
  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课后、考试过后的改作,教师往往都会有时而啼笑皆非,时而替生“痛彻心扉”的感受。学生作文内容、写作手法、写作思维同出一门现象时而有之,空话套话连篇、脱离生活实际、模仿抄袭等现象层出不穷。尤其是在写作时“顾头不顾尾”,张冠李戴,让人看过之后不是觉得文不对题就是摸不着头脑。作者从描述时行文的逻辑性、严谨性角度出发,着重强调句子、段落、事件应体现“前有所呼、后有所应”,阐明写作时应考虑文题、文中首尾之间要有“首尾相援”的“照应”,才能充分体现文章结构的缜密和科学,形成有机统一体,彰显文章浑然一体的和谐之美。
  一、文题照应,才有日月合璧之美
  “文题照应”表现在文章中就是把文中的各个段落、局部与整体的内容能与文题有着一定的因果关系,使作者要表达的主旨得到充分表现,从而把文章的主题表达出来。在写作时,“文题”中的所问,相应部分要有“所答”。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写作时要做到“文题照应”,可以有效地防止走题、跑题,加深读者印象,准确有力地表达文章主题。
  现行语文版教材(以下引用的课文均为该版本)如《谁是最可爱的人》、《白杨礼赞》、《背影》等课文,这些“题”都是表明某种倾向性、态度性非常明确的文章,而且,在行文中,反复点题,有多处呼应主题之处。如《背影》一文,作者分别在开头、文中、结尾等处多处描述“父亲”的背影。《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是作者通过自己所见所闻,把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中典型的、真实的几个“可爱”事例展于读者面前,多次点题照应。在描写事迹时,把志愿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强烈的国际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等,简朴而真实的刻画,当他们的果敢、坚强等跃然纸上之时,读者就不能理解“志愿军战士是我们最可爱的人”。“谁”“白杨”的指向,强化了文章的“题旨鲜明”和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读者能对文中所述人物、景致,产生一种崇敬并置身其中的思想情感。这种作者通过文章所表达的情感与读者的思想情感很好地交融在一起,形成文章特有的合璧之美。
  二、首尾照应,才能浑然一体之势
  首尾照应主要是指在写文章时,开头和结尾部分要有对应关系,彼此关联、照应。从照应方法来看,有叙议、情景、因果、回复等照应方式,这些都是围绕照应主题而展开的,为进一步强化主题而彼此照应的。首尾照应广泛运用于各类文章的写作,这种方法的使用,能极大地增强文章的连贯性、严谨性、和谐性、统一性,彰显出文章的“聚合力”,从文章的整体谋划构思上,让人能感受到文章有浑然一体之势。
  写作时,在开头是“点题”,结尾“收题”,可以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而且,恰到好处的“点收”,能起到强调、深化主题。如《紫藤萝瀑布》这一课文,开头的一句“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为什么会“不由得”停住?它在结尾提示“在这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一呼一应,首尾圆合,既能让读者感受到文章的整体美,又起到了点化主旨的作用。《背影》一文开头写“……不相见已两年多”“最不能忘记的”是“背影”。谁的“背影”?为什么最不能忘记?在结尾进行提示那是父亲的“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给人一种辛酸的感觉,表达出作者某种“愧疚”,充分体现出了首尾的呼应,既概括了全文,在给人一种结构上的整体感。《谁是最可爱的人》在开头一句“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作者被什么“东西”感动着呢?无疑会吸引读者继续……;接着,作者提示“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而且是“越来越深刻”的感觉。这是一种典型的“因果照应”中的“因”。文章的结尾处巧妙地做了回答:“朋友!你是这么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你一定会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收尾成“果”。结尾内容是开头原因引起的必然结果,有因有果,顺理成章,给人一种整体上的愉悦和浑然一体之感。
  三、前后照应,才会文气贯通之理
  文章描写时前后“照应”指文中前后相应的段落、句子上的呼应。前后照应,是既包涵着文章开关与结尾,又包涵着文中叙述某事件 “前后”照应。文章描写时前面提及的,在文章后面或结尾要有回应;后面说到的内容,前面也有伏笔或暗示。它主要体现在上下文之间的呼应,为表达主旨的需要,叙述时围绕某件事或某个问题,按照一定的逻辑进行前后自然、合理地表达,前“呼”后“出”,前“呼”后“应”,文气贯通。
  文章“前后照应”是突出后面内容与前面内容是一致的,它在文章中能起到强调、突出的作用。如《背景》一文,“我试着给父亲按摩过几次……疼有什么办法呢?谁让你喝那么多酒!”接着父亲的“不再呻吟”“不认识地看、转过头”“满街西瓜,四角一斤”。我都在瓜摊“犹豫”,最后是“空着手”。进屋后看到父亲……口舌起泡,嘴唇干裂。“喂水”“只呷了一小口”“不喝了”。这些都构成了结尾“我永远不能原谅自己”的照应。是啊,笔者连小小的一块西瓜、一句关爱的话都不能给父亲,表达出前后的照应,没有“尽子之责”,没有从精神上赡养父亲。读者边读边想,能自觉不自觉给人一种“有则改之”的冲动。它就把文章的前后的段落、层次、語句、逻辑,以及个人的情感连接起来,给人有一种浑然一体,一气呵成之感。
  总而言之,“首尾相援”的照应方法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中以种种形式常常体现,无论是哪一种照应方法,它的“功用”都是为了围绕主题,体现作者要表达的某种主题。在作文教学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充分考虑写作时照应的方法;注意行文时描述的逻辑性、科学性、严谨性、合理性;叙述时文题、文中、首尾之间的“相援”“呼应”,确保描述时句子、段落、事件、文章的布局“有所呼”就要“有所应”,经过不断的反复训练,才能使作品结构更加严谨、科学、缜密,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文章才能彰显浑然一体的和谐之美。
  参考文献:
  [1] 陈诚.《谁是最可爱的人》的版本与修改研究[M].贵州师范大学,2019.
  [2] 曾炳卫.提高学生语文阅读力[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19(3).
其他文献
【摘要】随班就读模式下,资源教室的建设越来越受到社会各阶层的关注。当前,我国各地资源教室的建设存在部分地区建设进度缓慢、缺少配套专业教师、内部建设不完善等问题。建议通过做好顶层设计、加强教师培训、制定建设标准等方式,加强各地资源教室的建设。  【关键词】随班就读;资源教室;特殊教育  隨班就读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对特殊儿童实行的政策,要求为每个适龄儿童提供
本报综合消息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20年秋季学期教育教学和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下文简称  《通知》),部署全国学校秋季学期疫情防控工作。  《通知》要求,各地各学校紧绷校园疫情防控这根弦,坚决防止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严格落实“四精准”“六分”“一独立”“三全”“五管”的防控要求,科学精准防控,织牢织密校园疫情防控网络。  《通知》提醒,各地各学校要特别加强秋季入学
【摘要】“V下”“VV下”与“V下V下”是粤方言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三个构式,本文结合其对应的普通话语法现象分别进行讨论,发现三个构式和所对应普通话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关键词】粤方言;V下;VV下;V下V下;构式;语法现象  一、粤方言简介  粤方言俗称为“白话”。它是由雅言演变而成,保留了许多古汉语特点和古汉语词语。因此,它的一些语法特点和现象是现代普通话所没有的。粤方言可分为广府片、邑浔片、
【摘要】数学教学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直觉想象力,发展学生思维,开阔智慧,提高数学素养。而“化数为形”作为直观想象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化数为形”,坚实直观想象的思维基础;让学生亲历“化数为形”,积累直观想象的活动经验;要强化“化数为形”,培养直观想象的核心能力,从而能更好地培养直观想象这种数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化数为形;直观想象  “直观想象”是《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摘要】小学《道德与法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摒弃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填鸭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优势,激励和引导学生,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进行积极的探索,因势利导地进行启发式教学与案例教学,才能真正意义上让学生在践行道德认知中健康成长,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本文对案例与启发式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运用作了系列探讨。  【关键词】案例;策略;启发;安全 
【摘要】文言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典雅的语言背后凝聚着深邃的思想,是古典文化殿堂的一颗耀眼的明珠。在全新的部编版教材中,文言文比例大幅提升。浅近易懂、篇幅短小、语言精练、含义深刻的小古文具有独特的文化与教化意义。如何充分发挥小古文的价值呢?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文言文;小古文;教学  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三千多年,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也是现代白话文的源头。从先
【摘要】阅读的素养是学生语文学习必须掌握的核心素养,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教育的核心,因为任何一门有教科书的课程都是通过阅读来实现的。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自理、自立的能力,一个人学会了阅读,他就积累了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同时也就获取了自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阅读;“诗性”教学  2018年夏,我有幸受荐参加了暨南大学校友发起的“暨海·青冰计划”——乡村教师培训。其中,袁佳红老师的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番禺石楼古祠堂群的历史文化,包括了对石楼古祠堂群的历史内涵、建筑艺术与文化价值、使用功能、开发、利用情况等。通过调查研究,了解石楼古祠堂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石楼祠堂群的保护开发、祠堂文化的传承及发展提出建议,让石楼古祠堂群的历史文化、建筑特点以及其蕴藏的人文文化价值重现光辉。  【关键词】古祠堂群;建筑特色;文化价值;调查研究  一、引言  党十八大会议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
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既能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诉求,又能适应信息化、社会化时代蓬勃发展的要求。《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在培养目标中明确指出高中学生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同时在课程设置上安排了综合实践活动,以确保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得到最低限度的课程学时支撑。但是,纵观普通高中教育,囿于传统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教师只重视知识传授,忽略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学生只重视学业成绩,消极看待实践活动。
【摘要】用画图解决问题是小学阶段经常使用的策略,它可以帮助孩子联系生活经验,直观地理解题目的内容,能帮助孩子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指导孩子进行画图解决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画图;策略;低年级;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是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部分学生一看到数学问题,没有经过分析思考,就凭感觉去做。有的虽然列对了算式,但求的是什么,学生茫然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