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析提升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措施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jl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教程的不断实施,语文教学的教程改革也在不断地改革深化中,对于高中语文教学的学习是着重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以此为突破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下面我们就对如何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的阅读进行分析论证,以此来带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对文章有一个正确的鉴赏;再一个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营造一个积极的问题环境,让学生独立思考,养成独立创新的习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进行思考分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全方位考虑,注意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意在让学生可以提出更具有新意的问题和找出更具有创新性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语文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为了更好地给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在语文课堂中,教师要注意多方位思考,给学生创设出一个开放式的学习模式,经过多方面的质疑思辨,找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然后再指引学生学习。对于高中语文的探究性教学来说,原则上要让学生懂得如何反复斟酌文章中的语言、领悟文章中的主旨、欣赏文章中的艺术美。
  经过上面的论述可以得出,目前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怎样才能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进而实现探究性学习。作为高中的语文教师,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学生体会到探究性学习的快乐,让学生们真正喜欢上阅读,会根据自己的认识对文章做出不同的评价,要懂得引领学生走进教师创设的虚拟情景,学生学会质疑并解决情景中的问题,还应该根据自己的理解,创建不同的角色供学生们互动,这样学生们就会在不同的互动中完成独立思考、探究解决问题的任务。
  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质疑
  教师们如果想提升学生对探究性学习的热爱程度,就要学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设置的问题一定要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好的问题可以使学生在思考、探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展现自己活跃的一面。我们也可以运用不同的问题创设不同的情景,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进行探究性教学,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融入问题中去。作为教师,要拥有一双慧眼,懂得识别学生并科学的引导学生。另外教师还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形成爱思考、爱提问、爱质疑的好习惯。
  学会质疑有利于学生由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由局限到全方位的转变。质疑主要包括设置疑问、设置反问两个方面:
  (1)设置疑问:多问几个为什么。如,在《荷塘月色》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第4—6节对荷塘月色美景的描写,提出“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的问题,将学生思维集中到课文主题上。
  (2)设置反问:反问句就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反问的形式比一般的陈述句语气更强,更能引起学生的思考。
  二、利用诗歌意蕴,激励自主探究
  探究性学习,主要是让学生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学习模式,也就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探究性学习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教育现状。自主探究性学习方式是目前较为重要的一种学习方式,利用这种学习方式可以提升学生的质疑能力,教会学生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教会学生通过语言沟通获得更多的知识,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不同的问题形成独特的见解。自主探究性学习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在玩中学,丰富自己的学习经验,还能让学生养成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围绕文本解读,参与角色互动
  实施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放手让学生自己思考、分析、探究、创新。尤其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摆正位置,让学生自己操作。上课时,在不影响每堂课的教学目的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伙伴,自己制定学习目标,自己决定用什么学习方法,教师只要做好指导工作就行了,对于课外辅导也应如此。例如,学习《水浒传》时,学生想要深入了解文章中的人物性格,教师就可以让有兴趣的学生们自发组成一个课外小组,积极引导他们搜集资料,分析探讨。无论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还是在语文课外学习辅导中,教师要善于开发各种探究性学习活动,围绕教学目标,设置各种角色互动活动,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思考、分析、研究。
  四、加强精读训练,在阅读中进行探究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教师与学生应该同时营造和创建出一种开放性的问题模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思考中,更好地体会文学类作品和实用类文体的美之所在,进而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交流与启发,共同形成对问题的看法。只有拥有强烈求知欲的学生,才会自主学习文章、完成分析探讨工作,教师一定要保护学生的思维。
  目前,实施探究性自主学习已经成为了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积极响应时代的号召,积极引导学生完成探究性学习,并且充分利用探究性学习机会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积极为学生们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做到与学生平起平坐,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这样才能提升高中语文教学的质量。
  推广和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课堂教学是主要的途径,所以教师必须合理地利用好课堂时间,与此同时也要不断地发掘新的渠道,抓住一切发掘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机会。在探究性学习课堂上,教师一定要学会发现主要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让学生们自由组合成探究小队,自己分析、解决问题。另外,还要丰富学生们的课外经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这样学生们就会不断丰富自己的探究学习经验,进而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最终提升自身的语文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宋秀兰.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J].吉林教育:教研,2011(2).
  [2]谈佩华.合作反思多元思维—浅谈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作文教学研究,2010(2).
  [3]王庆雨.浅谈高中语文教学模式[J].东西南北:教育观察,20l2(9).
  (编辑:马梦杰)
其他文献
【摘要】所谓“高效课堂”,就是要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即在课堂40分钟内要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完美地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课堂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要开展有效教学,必须以课堂改革为突破口,努力构建高效课堂,提高课堂研究。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
臭氧(O3)是氧(O2)的同素异构体,质量浓度ρ=0.5~1.0 mg/L的O3处理水游离的单原子氧(O)和羟基(OH)具有极强杀菌能力,1 min内可灭活细菌、病毒,而且O3极不稳定,在水中很快转化为
适时点拨,为学生搭建好说话平台;多鼓励表扬,让学生敢于说话;巧设课堂提问,让学生乐于说话;通过“口语交际”让学生学习说话;强化训练,使学生会说话。
【摘要】文学名著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巩固学习成果;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陶冶情操。鉴于这些意义,本文就名著阅读指导教学方式作了一些探讨。第一要创造阅读环境,解放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展开阅读;第二要激发学生们阅读名著的兴趣;第三要传授阅读方法,加强实践演练。学生一定会在名著阅读中,得到更多的锻炼,获取更多的知识。  【关键词】名著阅读;阅读意义;教学方式  【中图分
【摘要】在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起步作文教学是教学难点。三年级的起步作文是在一二年级看图写话的基础上开始的,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作文教学中,本文认为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要引导学生克服写作文的为难情绪;二是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范文;三是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写作方法的指导  【关键词】三年级;起步作文;范文;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学生的
加强道路建设,讲究道路空间的艺术设计,追求“骨架”与整体的平衡和谐,是提高城市品味的有效途径。本文从城市道路绿化设计的误区入手,探讨了生态、节约、自然、独特的道路绿化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