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手术治疗难治性鼻窦炎的效果比较

来源 :医药论坛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j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轮廓化鼻内镜手术、功能性鼻内镜手术两种手术治疗难治性鼻窦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7年11月于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16例难治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A组(n=52)和B组(n=64),A组使用轮廓化鼻内镜手术治疗,B组接受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Lund-Mackay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治疗有效率(92.31%)高于B组(6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整体症状VAS评分、嗅觉障碍VAS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整体症状VAS评分、嗅觉障碍VAS评分均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鼻窦CTLund-Mackay评分、鼻内镜Lund-Mackay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鼻窦CTLund-Mackay评分、鼻内镜Lund-Mackay评分均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难治性鼻窦炎的治疗中,轮廓化鼻内镜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且可以降低VAS评分、Lund-Mackay评分。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愈发严重,脑卒中(中风)在老龄化群体中发病率比较普遍,偏瘫是其主要表现症状。近年来因中风偏瘫、交通事故等引起的肢体运动功能丧失的人群逐渐增多,其中就包括手部运动功能障碍。手部包括腕部、掌部和指部,是我们身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的手部康复大都是通过理疗师实行一对一康复治疗,劳动量大且成本高,因此康复机器人成为了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课题通过查阅大
学位
学位
因矿山爆破不充分导致岩石松动,为防止岩石掉落危害矿井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需要专业人员担任排险工作。针对矿山内部地质情况较为复杂人工排险费时费力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问题,本文设计一款机器视觉机器人代替人工排险工作,解决了人工成本和矿井工作人员安全问题,推动了矿井排险自动化智能化。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本文对机器视觉排险机器人系统做出总体设计方案,通过机器视觉技术实时检测裂缝图像,获取相关图像
随着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不同领域的数据呈现爆炸式增长。数据挖掘技术能够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出新颖、有规律并且对决策有用的信息。特征选择是数据挖掘中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作为一种应对“维度灾难”的有效方法,特征选择不仅能够降低数据挖掘算法的计算开销,而且还可以提高数据挖掘模型的性能。特征选择本质上是一个组合优化问题,因此,利用各类智能优化算法来解决特征选择问题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基于粒
人体视频行为识别是计算机视觉的重要研究方向,目前在异常行为监控、人机交互系统、视频检索等领域应用非常广泛,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体视频行为识别的研究,但是由于人体动作本身的灵活性以及不同人行为习惯的差异性,需要充分考虑上下文信息以及空间语义与时间事件的非对称性,这有助于人体行为识别准确度的提高。因此本文提出基于时域扩张残差的双流人体行为识别网络和基于特征重用的双分支行
人体行为识别在人机交互、视频监控、虚拟现实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重要分支。随着深度学习的发展,人体行为识别算法的性能不断提升,智能化程度不断加强。本文对行为识别算法进行深入的研究,针对常见的行为识别算法计算量比较大,自然场景下拍摄的视频内容丰富,冗余度高,无法直接使用行为识别算法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非常高效的、两阶段的行为识别算法,该行为识别算法不仅在公共数据集上取得了较高的性
角膜病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致盲因素,角膜上皮损伤作为角膜病中高发的疾病,研究其发展机制、新的治疗措施对于及时修复损伤的角膜,维护角膜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1]。本研究以甘草酸二钾为辅料,构建纳米胶束滴眼液并评价胶束性能与眼部应用安全性;评价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及其下游受体在角膜上皮损伤修复过程中的变化;探讨多种炎症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等在角
植物只能固定生长在某一地方无法自主躲避高温环境,所以植物进化出不同的适应机制以便在不利条件下生存。当植物暴露在短期高温环境中被诱导产生抵御严酷高温的能力,这种现象称为获得性耐热(acquired thermotolerance)。中国南瓜作为较为耐高温及耐旱的植物,其本身就具有较高的基础性耐热,对南瓜幼苗进行获得性耐热的研究,不仅能够了解南瓜获得性耐热的分子机制,而且为进一步提高南瓜的耐热性提供理
随着纳米科学技术的进步,功能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及生命分析领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大量基于功能纳米材料的传感分析及肿瘤治疗策略得到了广泛的报道,并在细胞实验与小动物活体应用中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但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纳米材料自身的生物安全性问题日益的得到关注,如不能合理的控制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风险,则由此建立的传感分析与肿瘤诊疗策略将面临更大的成果转化阻力。另一方面,纳米材料自身对细胞生理过程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