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方法创新的探究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xing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德育课是中职学校教育体系重要的构成部分之一,它对中职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其他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保证作用。当前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仍存在较大的问题,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师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重视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能力,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同时创新考试考核方法,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关键词】中职德育课 教学方法 创新
  德育学科和其他学科一样 只有在不断地探索创新中才能发展和完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文化基础参差不齐,一部分学生在思想、行为习惯、修养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就要求德育课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地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才能肩负起学生道德品质培养和创新能力培育的重任。
  一、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当前中职德育课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出了其德育主渠道的作用,但是也存在不少的问题,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职学生的厌学情绪比较严重
  据调查,多数学生在德育课的学习上态度消极,在他们的眼里德育课可有可无。很多学生认为他们是来学技能的,学不学德育课,知不知道政治理论都无所谓,认为上德育课耽误了他们学习其他学科的学习时间,这些学生很少真正参与到德育课的课堂教学中来,往往是心不在焉,上课做其它的事情,有的干脆把德育课看成休息课。
  (二)中职德育课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态度存在问题
  教师是教学的发动者,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因此教师教学态度直接影响到教学的实效性。多数中职的德育教师普遍认为自己所教的学科不如其他学科重要,学生不学习,同行不尊重,领导不重视。致使一些德育课教师缺乏应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信心不足,厌教现象比较突出。
  (三)中职德育课的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
  德育课教学质量的高低与教师运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目前大部分学校配置了多媒体教室,也接通了校园网,教学设备相对来说比较齐全,但是在德育课教学中真正使用的并不多,教师所运用的教学方法也是非常的单一,讲授法仍是最常用教学方法,多数教师已经习惯了照本宣科,很少尝试新颖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
  二、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方法的创新
  教学方法的创新是德育教育自身发展和时代发展的要求,中职德育课教师必须紧扣时代脉搏,在实际的教学中必须不断地探索并大胆地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一)重视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能力
  德育课教学的创新必须充分发挥教学研究的作用。首先,德育课教师应树立科研先导意识,树立问题即課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理念,走“研究课题从教学中来,研究成果回到教学中去”的道路,进行教情、学情研究,探索出适合校情、学情的有效教学模式。其次,德育课教师要发扬教学研究的优良传统,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进行教学研究,以科研促教学。
  (二)用好教材、超越教材及编写校本教材
  当今社会需要懂技术、操作能力强、肯吃苦、讲诚信、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劳动者。作为德育课教师应能对社会发展、企业用人标准有一定的敏感度,要能用好教材,并能超越教材,把身边发生的事、社会热点充填在教学内容之中,使书本知识和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即不冲淡教学主题,又能强化育人意识和创新意识,这样才能保持教学的活力。
  (三)贴近生活,让内容更具感召力
  德育课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所采用的案例、情景都应该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段与接受能力来授课。贴近学生、贴近社会的案例非常有助于学生对德育知识的理解,能有效地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四)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
  作为德育课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尝试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下介绍的几种方法可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使用。
  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运用社会或身边发生的事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说明道理,给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以启发的教学方法。此方法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真实的生活情境或事件为题材,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和讨论。这种选用实际案例的教学方法,比单纯运用知识去讲授效果更为有效,能极大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2.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通过借助一定的设施、设备、场所和工具,为学生创设一种共同活动的环境,让学生在亲身参与某种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关爱、协作、自主、分享的重要性,从而强化学生这方面的品质和能力。情境创设按照呈现方式的不同一般可以有“语言描述”、“计算机多媒体(声音、图像、视频)”、“模拟场境”、“现实情境”、“问题提出”等类型。创设情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通过情景的生动性、丰富性来恢复知识原来的生动性和丰富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讨论教学法
  教师要根据课程的内容,科学设计,合理安排一些课堂活动,如辩论会、演讲会、课本剧表演等,善于挖掘教育主题中的情感因素,创设活动情境,形成激活学生热情,诱发辨析思考,开展行为实践的活动,要努力营造课堂的民主氛围,让学生各抒己见,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大胆推理设想,把问题拓展延伸开,把思想和情绪激活,在讨论中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得出正确结论。
  4.探究教学法
  探究教学法是教师课前布置任务、学生按着要求完成任务,课上进行交流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改变了传统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促使学生从课堂走入社会,不仅增强了德育课的实效性,而且也加强了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使德育课真正的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
  上面介绍的几种德育课教学方法德育教师在运用时要根据中职学校的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教学内容的实际灵活运用,切不可生搬硬套。
  (五)要建立德育实践基地
  教师要充分开发和利用本地区校外德育资源,多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原理和规范、价值标准分辨社会中的各种真伪、善恶、美丑等现象的能力,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提出建议和解决方案,激发形成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弘扬和培育民族情感,在活动中升华学生的理想信念。
  (六)创新考试考核方法,引导学生学以至用
  德育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在考试考核方式上与其他学科应有所不同。德育学科的考试将逐步走向科学化,应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考试评价。学生的成绩评定应实现三方面的结合:一是知识与能力相结合。克服片面强调记资料,观点的倾向,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二是开卷与闭卷相结合。引导学生写小论文、调查报告等,让学生走出课堂,用生活中的实例去印证教材内容,加深理解,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卷面成绩与平时表现相结合。淡化分数,通过学生自评、同学互评、老师参评三结合的方式,最终给予综合评定。既考查了学生对相关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查了学生学以致用、落实到行动中的实际效果。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德育学科的育人功能。
  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前进,教育对象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中职学校德育课还会不断地遇到新的问题,不断地涌现出新的思想、新的内容、新的方法。同时,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和日积月累的过程,德育教育的作用更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让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在创新意识的推动下不断提高,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吕延苹.大学德育课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 东北师范大学.2006,11(01)
  [2]张丽娜.提高中专德育课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2009,02
  [3]吴轶诚.提高中职学校德育课堂教学实效性与发展性初探[J].科教导刊,2011(2).
  [4]汤波.德育课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兼论德育课的有效性[J],华东师范大学报,2003,10
  [5]杨东芳.情境教学理论在中职哲学基础课中的应运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 .2008,04
其他文献
摘要:时装表演是最接近于生活的舞台艺术。这样讲不仅仅是指时装对人们生活中着装、服饰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最主要的还是指时装表演中的动作取之于生活,忠实于生活,并且要高于生活。  关键词:服装表演;艺术;内涵  服装表演艺术来源于生活,并且是人们生活升华后的结晶。服装表演艺术就是生活的浓缩与提炼,它有时会把一些生活中的东西演绎得的更纯粹,更极致,更完美。服装表演是美的,纯粹的,带着服装设计师者的个人倾
【摘要】如何实现数学小组合作式教学课堂的高效性?1、数学教师在小组合作式教学中的作用;2、积极进行小组建设,科学运用评价机制。  【关键词】数学 小组合作式教学课堂 高效性  数学小组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了,至少上课睡觉的没有了,学生的团结合作性增强了,同学们之间互相交流多了,收获也颇大的,可也总觉得整个课堂的效率太低,一节课轰轰烈烈、热热闹闹,讨论频繁,时间过去了,教学内容
笔者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尝试运用“奖卡”激励机制,旨在通过“太阳、月亮、星星”奖卡的激励作用,调动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益。实践证明,采用“太阳、月亮、星星”奖
摘要:陶行知先生说:“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到不愧为人师的地步!”“盖己立而后立人,己达而后能达人”。也就是说:教师的表率作用是其他教育因素所无法代替的,教师的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水平。本文主要论述的是思想品德教师的素养直接影响着学生,思想品德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养,这样才能很好地传递教育的正能量。  关键字:思想品德教师 素养 教育 正能量  当前,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
在单位面积内种茶的株数及其个体植株在地面上的排列方式称为茶树的群体结构。合理的茶树群体结构可以协调茶树与茶园生态环境的关系,统一茶树个体生育与群体发展的矛盾,达
我们在进行“中小学数学教育过渡衔接问题”的研究与实践中,经过广泛的调查研究和反复的探索,总结出一些具有实效的控制与转化的方法,与同仁共讨,以求抛砖引玉。  一、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对后进生的认识  学生中存在差异是必然的,在承认学生存在差异的前提下,使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都能获得相应的基本数学经验,这是数学教师应当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在教学观念上有所转变,树立在普及义务教育的条件下,所有学生都应当并且能
语文课如果以“填鸭”的方式进行,“灌”完为止,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局限在狭小的圈子里,不能发散、灵活运用的能力也就相应地降低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让学生掌握课文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基础上,结尾的时候围绕一个中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帮助他们开开思路,对于提高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是大有益处的。  一、回昧式——激情  一堂课的起始和高潮,往往需要教 师以其丰富的感情积累和知识底蕴纵情渲染,
摘要:选修课程开发是新一轮高中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本文以温州市龙湾中学高中英语选修课程美文欣赏为例探讨了如何根据学情选编美文、开发美文欣赏选修课程,并着重阐述了开设美文欣赏选修课程的缘由和课程目标、组织实施过程等环节和对选修课程开发的反思。  关键词:美文欣赏、选修、课程  近年来为了强调学校的教师、学生、家长、社区代表等参与课程的决策,国内外都实行了教育改革,开设了校本选修课程。教育部2001年
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是多年生豆科(Fabaceae)牧草,它适应性强、抗寒、耐旱,又有固沙、保土、肥田的能力,营养价值也比较高,牲畜适口性良好。我国河南、河北、山东
摘要:班级管理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如何提高班级管理效益,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值得深思的重大课题,也是我们新时期班级管理工作应追求的理想目标。多变的社会环境和复杂的家庭环境使学生的管理难度加大,所以,研究高中专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意义重大。  关键词:高中专 班级 问题 对策  高中专学生的实际情况复杂,个性差异较大,学习动力不足,目标不明确,个人自理能力差,和别人交往沟通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