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道德文化建设“主题式教育”活动探究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ydd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学校道德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当今中小学必须传承中华传统道德文化,加强和改进学校道德文化建设是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
  关键词:普通高中;道德文化建设;主题式教育;实践;思考
  
  众所周知,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核心和关键,而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是学校德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针对当前学校和家庭教育在学生道德社会化过程中作用减弱、地位下降的实际,积淀与传承中华传统的道德文化,加强和改进学校道德文化建设是当前中小学德育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笔者担负学校德育管理多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借鉴我校德育管理方法,供同仁共勉。
  一、重道德教育,制订德育工作学年计划
  计划是行动的指南。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机构之一政教处,可以针对不同年级段学生的身心特点,结合道德教育的诸多方面制订“道德教育”主题德育工作学年计划,并以此为指南,分阶段、分年级段扎扎实实地开展德育工作。
  二、以道德教育为主线,使德育活动日常化
  1. “五分钟道德讲坛”成亮点
  开学初,学校政教处提出了“在管理上下工夫,在德育上上台阶”的新学年德育工作思路,推行了“五分钟道德讲坛”制。规定每周一、三、五的中午读报时间,全校各班每天一人上讲台进行演讲。演讲者畅谈“道德”这个亘古如一又与时俱进的话题,从各个角度叙述丰富多彩的道德内涵,告诫自己勉励他人在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明白自己在道德建设中所肩负的使命,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地做道德建设的宣传者、实践者和捍卫者,逐渐具备良好的公民道德,为今后投身社会成为一个具有高尚道德修养的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2. 专题教育——传统美德教育系列化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为“诊治”当今青少年中普遍患有的只知道汲取,不懂得感谢、不愿感激、不会感动的“情感冷漠症”,努力挽回他们回报爱心的良知,并以此为契机,让学生学会感恩,刻苦学习,拼搏进取,来回报父母、老师和社会,校政教处潜力筹划,精心组织,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拥抱感恩”的主题教育活动。
  3. 升旗仪式——塑造学生美化心灵
  升旗仪式是我校一项重要的道德德育活动。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社会公德、传统美德、社会主义道德教育,营造了浓郁的道德氛围,收到了良好的道德教育效果,培养了学生的优良素质,塑造了美好的心灵。
  三、环境育人,创建校园道德文化
  学校充分发挥了校园文化的教育与启迪功能、审美与陶冶功能、心理构建与群体凝聚功能。构建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不同层次的学校文化,指导学校的制度规范化。如师生见面相互问好,同学有难,大家帮助等,这种精神文化贯穿于学校的环境建设之中,使学校的校园环境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氛围。
  四、学校道德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学校在构建学校道德文化的过程中,以塑造师德修养为先,以师带生,设置多种德育途径,创设多种活动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式教育”活动,共同打造和谐的学校道德文化建设环境,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有用人才。
  学校用丰富的生活内容与学生的心灵世界(精神世界)沟通,并把心灵世界的建设看做学校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物质文化保障的前提下,创造深层的精神文化;精神文化建设从学生心灵活动开始,重心是学生的文化体验和精神感受,以及在这种体验和感受中学生获得的快乐和意义。
  如果一所学校经过长期的努力与积累,真正形成了学校的道德文化,这将是一笔不可估量的财富。因为学校文化通过与教师、学生的交流作用,使自在的环境变成能动的环境,对广大教师和学生发挥作用,通过实践影响转化成师生的自觉意识和行为,并代代相传。
  在构建道德文化过程中的困惑与无奈。首先,学校参与和促进社会道德建设,把重点放在让学生积极参与和促进家庭、社区道德文明建设上,而不是对大众传媒文化的管理和导向上。传媒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一方面是一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精神食粮;另一方面,它的一些消极影响又是危害和威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其次,家庭良好的道德文化氛围对子女品德发展的影响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从调查情况看,有相当一部分父母认为自己在教育引导子女方面是失败的,他们认为不知道如何与子女沟通和对子女品格的发展进行指导,显然,这与父母的素养、家庭道德文化氛围均有极其密切的关系。再次,构建和谐的家校道德文化存在一定的难度,学校教育是主体,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家庭教育则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和依托,对学生的教育(当然也包括道德品德)是学校、家庭、社会和谐的“三重奏”。然而有些家长不能理性严谨地教育子女适应集体生活,而是一味地寻求学校的特殊照顾,把集体和家庭简单地等同起来,给学校造成羁绊,最终把教育的责任全部推到了学校。
  总之,在新形势下,普通高中作为学生进入高校深造的阶梯,在提高学习成绩——“智”的同时,千万不能放松对“德”的提炼,努力构建学校道德“文化场”、造就“又红又专”的祖国建设的后备人才,是我们每一位普通高中学校领导、教师,以及家长、社会不可推卸的神圣职责!
  (兰溪市第六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阅读能力的形成和提高首先需要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其次才谈得上方式、方法、技能、技巧等。高中阶段的阅读要求学生储备大量的词汇,把握英语语法并结合高考阅读题型进行训练。  关键词:高中生;英语阅读;阅读能力    《英语课程标准》将英语定为基础教育的必修课,把英语课程学习提到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人文素养的高度,并对高中阶段英语教学听、说、读、写四大技能应
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用信息技术来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相结合,能在优化教学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功能。  一、信息技术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兴趣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数学普遍感到枯燥、无味、机械,因此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思维的情境,通过动画、声音、图像、视频等展现知识的发现发展与形成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知识、探索知识的渴望,调动学
摘 要: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相互统一的活动,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因此,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意愿,实现政治教学一体化,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政治;学生主体;教学一体化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一些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忽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把学生当成灌输知识的对象,而不是教育的对象,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掌握听、说、读、写四种基本技能。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在这四种技能中,“写”这一技能又是一种较高的语言综合能力的训练,学生所写的文章全面地反映了他们掌握的语法知识、词汇知识、遣词造句和运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因此,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势在必行。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影响学生英语写作水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心理因素的制约  相当一部分学生
介绍梅山1^#高炉的破损情况及钒钛护炉结果,重点分析炉缸炉底的碳砖环裂形成原因,危害,为高炉设计和2^#炉护炉提供参考依据。
《语文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我们在努力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率的同时,必须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使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互相促进。这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更是语文教学本身的要求。  一、创设良好氛围,培养阅读兴趣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和交流工具,而人类交际是通过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的结合来实现。近年来,非语言交际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也广泛受到更多教育者的关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其实也是教师发送语言信息,学生以语言信号为媒介接受信息,从而实现英语课堂交际。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进行语言交际,通常还伴随着各式的非语言形式,其中包括面部表情、目光注视、姿态动作、手势等。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伯德惠斯特尔曾对同一文化背景下
理论计算了梅山烧结混合料矿物组成对固体燃耗的影响值,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通过加强科学管理,认真贯彻执行《焦炉技术管理规程》,实行标准化操作运用新工艺,新材料,达到了延长焦炉寿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