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学生以最本真的课外阅读生活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nan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我们在努力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率的同时,必须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使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互相促进。这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更是语文教学本身的要求。
  一、创设良好氛围,培养阅读兴趣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求。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良好的阅读氛围,能使学生感受到读书的快乐,从而培养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高年级学生好胜心强,他们喜欢游戏、喜欢表现。根据这一心理特点,我经常开展各种游戏、活动,创设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如开展“孙悟空和哈利·波特,谁的本领大”“三国演义故事会”“读书成果交流会”等专题性读书活动,引导学生广泛进行课外阅读。同时,在读书活动中,我有意识地让学生评评“谁阅读得多,谁的课外知识更丰富,谁成为这次活动的赢家”,并引导全班同学给予最热烈的掌声,老师也给予高度的赞扬和奖励。如果多一点这种活动,还怕孩子不跟着你“玩阅读”!让孩子捧着“成果”回家,孩子的阅读愿望更会欲罢不能,将会更积极主动地飞到浩瀚的书的海洋里去遨游,去探索奥妙无穷的大千世界,去享受知识,享受语文,在课外阅读这个广阔的天地里自由翱翔!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其学莫如激其趣。2002年安徒生奖得主钱伯斯曾经说过:“最重要的不是技术,而是我们是否能把自己作为读者的热情传导给孩子,是否能让孩子保持阅读的激情。”对课外阅读充满浓厚的兴趣是推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最实际,也是最有效的动力。只有当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兴趣时,他们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才会将“要我读”转化为自主寻求的“我要读”,才能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持久性,才能提高学生的整体阅读水平,发展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二、提供源头活水,保证阅读时空
  指导孩子开展课外阅读首先面临的重要问题就是读什么?我认为教师的立足点应该从孩子出发,综合开发课外阅读的源头活水。
  实施课外阅读,除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还需要给学生创造“阅读的条件”,即“书本是船,兴趣是帆”。当学生对课外阅读充满浓郁的兴趣时,学生还需要“有书可读”。我们不妨用蜜蜂打个比方:把一群蜜蜂放养在高楼林立的闹市,再勤劳的蜜蜂也会因无花可采而碌碌无为。同样,把一群蜜蜂放在百花盛开的鲜花丛中,再懒惰的蜜蜂也能够习得采花的本领。学生的课外阅读同样如此。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积极为学生创造阅读的条件,让学生时时处于可阅读状态,随时可以接触到值得阅读的书籍。
  为了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课外书,教师可动员学生捐书,把个人的图书暂时捐献出来,存放在班级的书柜里,以便学生方便借阅;也可动员家长捐款购书,以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甚至,学校也可将阅览室变为阅读超市,让学生的进出更加自由、便捷。由于小学阶段的孩子一般都具有好奇心强,好表现的心理特点,比较渴望神秘、冒险、刺激,仰慕机智、勇敢等。因此,有针对性地补充一些经典名著、经典儿童文学等课外读物,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海底两万里》《木偶奇遇记》《哈利·波特》《魔法学校》《新课标课外必读本》等,只有给学生所提供的书有足够的魅力,才能深受学生欢迎,乐“读”不疲。
  学生有了足够的书源,又有自己所钟爱的读物,如果每天能腾出一部分时间保证让学生有时间读书,他们一定会读得津津乐道。这学期,我尝试着减少书面练习,增加阅读作业,让学生每天中午、写字课保证有半小时以上的课外阅读,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广泛的时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不但课余时间不吵不闹,养成自觉看书的习惯,同时,课外阅读的热情也大大提高了。
  三、注重课内外结合,巩固阅读成果
  如果学生光有课外阅读的兴趣,只凭兴趣毫无目的、不苟方法地去茫茫课外读海中“潇洒走一回”,其意义和收效也不得而知。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在教学中,我特别重视课内外结合,既引导学生将课外阅读了解的知识、掌握的技能运用于课堂的学习、探究活动中,又在作业设计中延伸拓展,有意识地将课内作业引向课外,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如学习《向往奥运》一文时,请同学们交流在课外了解到的有关奥运会的资料以及奥运会在自己心中的印象;学习《长征》后,我让学生阅读关于红军长征的故事和回忆录;学习鲁迅、老舍的课文的时候,就让学生“读点鲁迅”“读点老舍”;学习《小抄写员》,我引导学生阅读《爱的教育》;学完了《穷人》,我就让学生读一读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使学生受到文学综合素养的熏陶。
  在习作评讲中,我也不失时机地对乐于运用课外阅读成果的作文大加赞赏并推荐给同学们。这样做,对学生平时养成阅读好习惯,提高学习效率都是大有帮助的。为了便于学生积累,提高习作水平,我让每位学生设立专门的笔记本作课外读书笔记。作读书笔记可采用摘抄、写体会、制卡片等方法。内容上也是多方面的,包括在略读时精选的词句,精读时需烂熟于胸的原文或片断都可以,并精心设计美观的版面,让自己百看不厌。
  随着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课外阅读已经和课内阅读一样,成为一个“大家热衷”的领域。但是,在这番课外阅读“热”中,却需要我们的“冷”思考,需要我们撩开课外阅读的面纱,还学生以最本真的课外阅读生活。
  (泉州市泉港区前黄坝头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总结在管径煤气管,负压煤气管,正压煤气管上进行煤气施工的方法和经验教训。
摘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通过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整个教学过程图文并举、声情并茂、视听结合,渲染了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使其主观上产生追求新知识的动力。  关键词:创新思维;语境;文化意识    近年来,多媒体辅助教学已逐步深入课堂,实践证明,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确起到了重要作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受益匪浅。  一、利用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
有一樵夫,上山砍柴,不慎跌下山崖,危急之际,他拉住了半山腰处一根横出的树干,人吊在半空,但崖壁光秃且高,爬不回去,而下面是崖谷。樵夫正不知如何是好,一老僧路过,给了他一个指点,说:“放!”    既然不能上,既然唯一能够想象活命的可能途径已经证实没可能,半天吊着肯定只能等死,那就只有往下跳了。    也许可以顺着山势而下,缓和一点冲下去的重力。也许半途能够有另一棵树,那么就可以再减掉一次冲力。
摘要:阅读能力的形成和提高首先需要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其次才谈得上方式、方法、技能、技巧等。高中阶段的阅读要求学生储备大量的词汇,把握英语语法并结合高考阅读题型进行训练。  关键词:高中生;英语阅读;阅读能力    《英语课程标准》将英语定为基础教育的必修课,把英语课程学习提到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人文素养的高度,并对高中阶段英语教学听、说、读、写四大技能应
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用信息技术来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相结合,能在优化教学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功能。  一、信息技术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兴趣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数学普遍感到枯燥、无味、机械,因此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思维的情境,通过动画、声音、图像、视频等展现知识的发现发展与形成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知识、探索知识的渴望,调动学
摘 要: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相互统一的活动,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因此,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意愿,实现政治教学一体化,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政治;学生主体;教学一体化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一些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忽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把学生当成灌输知识的对象,而不是教育的对象,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掌握听、说、读、写四种基本技能。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在这四种技能中,“写”这一技能又是一种较高的语言综合能力的训练,学生所写的文章全面地反映了他们掌握的语法知识、词汇知识、遣词造句和运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因此,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势在必行。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影响学生英语写作水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心理因素的制约  相当一部分学生
介绍梅山1^#高炉的破损情况及钒钛护炉结果,重点分析炉缸炉底的碳砖环裂形成原因,危害,为高炉设计和2^#炉护炉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