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学生开展经典诵读的策略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fusion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学经典是我国文化教育的载体,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本文以小学一年级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为例,论述了“诵读、施趣、晓义、践行、与时俱进”五个经典诵读的策略,阐释了经典诵读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引导学生逐渐形成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生;经典诵读;策略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其灿烂的文化滋养着世世代代的中国人。国学经典传承着民族的博大智慧和美好感情,是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小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引导小学生从小注重国学经典的学习,对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讓学生树立牢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始于诵
  诵,就是感情饱满地抑扬顿挫地读。在小学课堂,朗诵和背诵是最常用的、能有效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好方法。对经典反复吟诵,达到背诵记忆,从而印刻于心,内化于心。一年级入学之初,对于国学经典的学习可以从蒙学经典开始。《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论语》等作为传统的启蒙教材,对普及文化知识、加强道德教育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在现代社会,重读蒙学经典可以更好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诵读蒙学经典最好选择有注音的版本,这样既可以强化拼音的学习,也可以在诵读中自主识字。
  为配合入学的行为规范教育,我班采用了《弟子规》作为一年级国学经典的第一本读物。《弟子规》浅显易懂,琅琅顺口,正如朱熹所说,“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为了提高诵读效果,我们采取“化整为零”的“一日四读”法,利用每天早读时间进行“一读”:先复习一遍昨天诵读的内容,再学习新的诵读内容。每天语文课前三分钟诵读新内容,这是“二读”。“三读”是午读前三分钟再诵读几遍。“四读”是回家后,将《弟子规》诵读部分读背给爸爸妈妈听。每天分四个时间段进行诵读,诵读的时间有了保障,几轮诵读下来,学生大多就能朗朗上口了。
  二、施于趣
  虽然有了固定的诵读时间,但是形式单一的诵读会让学生很快感到厌倦,尤其不适合一年级小学生。为了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提升对经典诵读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进行主动诵读。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我们在诵读中增加丰富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多方感官参与到学习之中,提高诵读的效果。面对一年级孩子,诵读的形式要多种多样。晨读时,老师主要通过范读、带读的方式激发孩子诵读的兴趣。在语文课前,通过让优秀的学生进行领读、全班齐读的方式,进一步熟悉诵读的内容。在学习中,简单反复的诵读难免会让有的学生产生厌烦情绪。这个时候,我们通常会增加拍手、拍身体部分、拍桌子等形式打节奏诵读,提升学生对诵读的兴趣。午读的时候,通过各种有节奏的表演诵读、配乐诵读、师生共读、个体诵读与集体联合诵读等形式进行反复吟诵,有时还设计一些比赛或游戏,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诵读的乐趣。回到家后,学生可以和父母一起诵读,并将背诵的录音或视频上传到班级《弟子规》微信交流群,和大家一起分享诵读的成果。用多种形式营造学生们与经典对话的环境,让学生随时随处感受经典的魅力,从而更好地接受国学经典的熏染,汲取民族文化的营养。
  三、晓于义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书熟读了自然就能领会其中之意。可是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由于认知能力有限,即使书读千遍,也未必其义自见。因此,一年级学生读国学虽然不求甚解,但也要懂得大意。在诵读过程中,教师简要地讲解,学生粗略知道文字的内容,再通过琅琅上口的反复吟诵,有效地提高诵读的效果。
  在经典的学习中,我们发现,如果只靠教师简单讲述文字的大意,学生很容易产生疲倦。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弟子规》里面寥寥几字后面的含义,可以根据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学生喜欢的形式进行引导,就能够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称尊长,勿呼名”一句时,先出示“长”的甲骨文字形,像一位手拄着拐杖、身子和腿弯曲的老人。学生一看见这样的甲骨文字形,就对“长”产生了浓厚的好奇心,进而了解了“长”的本意,然后通过《张释之敬老》的故事,告诉学生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应该尊重老人善待老人。通过“长”的字源识字、讲故事等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称尊长,勿呼名”的含义。例外,还可以通过讲《弟子规》相关的历史故事、让学生看相关的动画寓言故事等方式,让学生爱学乐学《弟子规》。
  比如,在学习《弟子规》中《凡取与》一节时,我给学生讲《请君入瓮》的故事,学生很快明白了这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在学习“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一句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讨论班级倒垃圾的事情和课间玩耍中的小矛盾,学生更深地懂得了这句话的含义,理解了“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学生通过了解句子的内容,明白了道理,从而更好地理解国学的精髓。
  四、践于行
  《弟子规》讲的是社会行为规范,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对于帮助小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都有极大的帮助。诵读《弟子规》,改变了以说教为主的传统教育方式,将吟诵与修身融为一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因此,我们将诵读国学与日常的行为规范联系起来,与养成教育联系起来,将国学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一个特色来抓。
  《弟子规》中《事勿忙》一节是要学生理解对事情的态度,拜访往来的礼数,用人东西和借人东西的规范,能将它们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们虽然乐于诵读,但是在联系生活方面还存在欠缺。因此,结合班级的实际,我们开展了“事勿忙”的比对活动,让学生明白了应该怎样借物怎样还,减少了同学之间的纠纷。
  五、与时进
  《弟子规》中蕴含了五千年的中国优秀文化精髓,但由于受到当时的社会制度的限制,也给我们现在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国学中的有些知识违背了一般真理和现代科学常识的。现在看来,不合时宜。因此,我们在开展经典诵读时,应注重现代科学民主的公民教育,做到与时俱进。比如,《弟子规》提倡孝道,主张“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意思是只要是父母说的话,不管对错,只是一味地服从。这是一种愚孝的行为,缺乏个人自主思考和判断,与现代社会公民教育相悖的。
  总之,经典诵读是塑造灵魂的重大工程。我们要从小教导学生进行国学经典的诵读,让学生更加深刻理解中华传统文化,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助推他们健康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一、主题来源  几天前,我给中班的幼儿播放了一部动画片——《冰河世纪》,幼儿在观看这部动画片时都被故事中的情节所深深地吸引。这部动画片中出现的大雪、冰山、被冻结的河水以及一只小松鼠在到處寻找食物等有趣的画面,让幼儿觉得冬天里充满了趣味性,使幼儿在观看《冰河世纪》后也对冬天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知。  在观看《冰河世纪》这部动画片后,幼儿对冬天的疑问越来越多。他们急于知道在冬天里还有什么特别的事情会发
本报综合消息 近日,广东省开展“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初中信息技术名师年度研修活动。  据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2011-2020年)实施方案》(粤教师【2011】21号)的相关要求,10月29日到11月4日期間,在东莞市石龙第三中学举行为期一周的广东省“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初中信息技术名师年度研修活动。该活动培养对象共有5人,分别来自东莞、珠海和佛山,其中包括石龙三中教
【摘要】利用网络资源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通过引导上网搜索,利用网站编写校本课程,利用电子白板互动交流,用即时录制的方式展现演唱过程,引导学生反思,这些方法都能提升他们的参与兴趣。基于此,本文对疫情背景下如何激发学生线上学习音乐兴趣作了探讨。  【关键词】线上学习;学习兴趣;初中音乐  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成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沟通工具,初中学生中也有不少人能
2017年3月3日,广东教育学会在广州召开《广东教学》报年度工作总结会,总结2016年的工作并布置了今年的工作任务。  学会常务副会长、报社社长刘劲予主持了会议。《广东教学》报各学科版、综合版的负责人或代表参加会议,各自总结了所负责版面一年来的工作,分析了存在问题,提出了新一年的辦刊计划以及有关建议。  报社总编陈湘年作了工作总结性发言。他站在新时期全省传媒发展的高度,剖析当前纸媒的生存状况、发展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班级文化建设在形成班集体凝聚力和良好班风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本文从确定本班的班级目标、让学生各司其职、让学生动手美化课室、定期开展班级活动、设立班级图书角、邀请家长参观学生的成果展等六个方面探讨如何让学生在参与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成长。  [关键词]学生班级文化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班级文化建设对形成班集体凝聚力和良好班风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学校管理者也越来越重视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一切说明情感教育因素在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巨大作用。班主任要想走进学生心中,只有通过适当的情感交流,获得学生的信任,班主任工作开展起来才能游刃有余,事半功倍。目前,许多学校的班主任工作中,由于没有充分认识到情感要素的重要性,忽略了班级管理中的情感作用,没有把情感教育列入发展目标,也没有重视情感教育在实践中的作用,从而导致班主任工作
11月7日,省教育研究院民办教育研究室副主任李文章副研究员应东莞市东城区民办教育协会邀请,在“新时代·大数据战略背景下民办学校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专题研讨会上作主题为“《民促法》及实施条例送审后民办中小学(幼儿园)办学面临的挑战”的报告。研讨会由东莞市东城区民办教育协会主办,光明日报《教育家》杂志社广东事业部协办。东莞市东城区民办中小学、幼儿园、培训机构举办者和校(园)长100多人参加会议。  李文
随着社会发展,单亲家庭子女的增多,学生中孤僻自私、怯懦冷漠、意志脆弱等现象也屡见不鲜,部分孩子缺乏挫折教育,缺少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的“阳光心态”,遇到困难挫折抗压能力低,这是我们教育要面对的现状。因此,培养身心健康,拥有自信坚强、乐观开放、勇于创新品质,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儿童,是我们学校在教育教学中的不懈追求。多年来,学校在多维度地培养阳光儿童方面进行实践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积极打造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运用教学智慧,对学生进行合理点拨,促使学生提升读写结合的有效性。通过寻找思维基石,找到整合方法,创设写作意境,展开生活体验等方法都能提高学生的读写效率,让学生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点拨;读写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应该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促使学生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促使学生逐步提升读写能力。也就是说,在小学语
本报综合消息 近日,《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印发。《意见》指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教育对外开放不动摇,主动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鉴、互容、互通,形成更全方位、更宽领域、更多层次、更加主动的教育对外开放局面。  《意见》坚持内外统筹、提质增效、主动引领、有序开放,对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进行了重点部署。一是在教育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