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学生的选择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ingship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每一个人每天都在进行选择,我们在进行选择时都会遵循一个基本的原则,那就是于自己有利,或者是便于自己接受。同样,学生在对待教师的教育时也是一个选择的过程,他们会对教师的教育进行选择,并且会有选择地接受。所以说作为教师,必须要正视学生的这种选择性,尊重这种选择,这样才能在教育学生时取得良好的效果。学生对于教师的教育选择,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学生对教师意见的选择性听取
  学生不是留声机,更不是机器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再加上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的这种独立意识、自我意识就更强了,同时他们具有比较强的逆反心理,对于教师所说的话并不是全部都接受。即使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在表面上虽然对于教师的说教表现出较少的不同意,但是在心里面同样蕴藏着自己的不同意见。所以对于教师的教育,他们会从自身进行衡量对比,与自己意愿比较相近的,他们会主动接受,但是与自己意愿习惯相反的,他们就会主动进行抵制,这决定了教师的话在学生面前一部分会起作用,但是,另一部分则不会起作用(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教育与学生自身的相容性要大)。这种情况正如我们平时所遇到的学生不听教师教诲,或是学生的言行与教师的教育相背离。
  从注意力的方面来说,学生会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集中注意力,而对于其他的与自身利益无关或者是超出自己理解能力的,与自己相冲突的内容他们会不加注意或者是只听不管。这样对学生进行的教育同样收不到良好的效果。
  第二,学生对教师意见的选择性记忆
  因为有了第一层的“防卫圈”,教师对于学生的教育已经大打折扣,这时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会遇到第二个“防卫圈”——学生对教师意见的选择性记忆。
  人的记忆分为瞬间记忆、短时记忆、永久记忆,其中瞬间记忆的记忆量是最大的,但是记忆时间是最短的,随即一些内容会被遗忘,而另一些内容会转入短时记忆,经过强化又有一些内容会被遗忘,剩下的内容则会进入人的永久记忆。学生已有知识、学生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因素就像一个个“把关人”,将进入学生大脑的信息进行层层地筛选、过滤,那些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与自身没有太大关系的内容会被学生拒于“关口”之外,与自己利益、自己意愿不符合的内容会被他们进行强烈地抵制,这主要体现于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学生所接受的教师的教诲又少了一点。
  第三,学生对教师意见的选择性理解
  学生对于进入自己大脑的内容并不是不处理的,他们会从自己的知识、经历、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对于教师的教育进行理解,认为对自己有利的会接受,认为与自己相悖的则会进行抵制,这样一来教师的意见、教育所能到达学生记忆当中的内容是多么的少啊!这并不表示对于学生的教育到此结束,学生对于教师的意见与教育进行了理解后,又会进行下一层的“防卫圈”。
  第四,学生对教师意见和教育的选择性执行
  学生在对教师的意见与教育接受了,他们就会转入另一个层次。学生对于教师的意见和教育当中所接受的部分他们会乐于执行,但是不是所有的都会执行?学生大多是从自身出发,从自己的意愿出发,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加以执行,结果也往往不是教师所愿的。
  从上面的分析当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教师对于学生的教育、给学生的意见所能到达学生层面的是相当少的,如果再加上学生的个性差异,我们的教育意见对于学生的作用有多大,恐怕我们也无法说清楚,这也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对学生进行长期的、反复的教育。
  对学生进行长期的、反复的教育,这是每个教师都明白的道理,但是,为什么有些教师对于学生的教育学生乐于接受,而一些教师对于学生的教育却屡屡不见成效?这里面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其中之一就在于是否重视学生的选择性。
  所谓重视学生的选择性,其实就是在教育学生时、在上课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适于学生的方法,选择适于学生的语言,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或者是尽量培养学生的兴趣),这样教育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当然在一些名师或是在一些班主任工作比较出色的教师当中,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重视学生的选择性。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研究学生,这些都要求教师要重视学生的选择性,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的好与坏,对于学生的教育是否取得良好的效果,这些都与教师是否重视学生的选择性有很大的关系。
  由于学生自身所存在的选择性,告诫我们要重视学生的选择性,但并不是要迁就学生,而是要求教师对于学生的教育要多一些方法,要多侧面、多层次分别进行,尤其是对于一些后进生,思维不太灵活的学生,教师就得多想办法,倾注爱心,这样对于学生的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也只有这样的教师学生才会喜欢。
  (责任编辑 黄 晓)
其他文献
影响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因素主要有:制度不够完善,漏洞多,管理难度大;覆盖面仍然较窄,扩大覆盖面难度大;基金征缴困难,个人账户基金投资渠道窄,保值增值困难;基金由税务
这几年材料作文在高考作文中的比重大幅上升。材料作文往往只提供一段或几段材料,让考生多角度写作,这种多角度虽然降低了构思难度,但也增加了偏题走题的可能,实际上考试中的确出现了大量的偏题跑题文章。为什么大量文章偏题呢?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审题不准:考生对材料的理解把握不够,不能全面理解材料,不能很好地归纳概括材料暗含的意思,断章取义,自然较多作文偏离题意。下面针对材料作文,我提供两种审题立意的方法和技
教育部自2001年颁布语文课程标准以来,中学语文教学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但是由于认识上的不足以及具体施行中存在种种困难,高中语文教学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多加重视并努力探究解决方式,以推动高中语文教学的高效发展。  一、新课改存在的困难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为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文本类型理论倡导者众多,但是莱斯对文本类型的划分以其简洁明晰和便于操作而独树一帜。莱斯将文本划分为四种类型,即信息型、情感型、祈使型和视听型,并对不同文本类型提出
明人曹学佺编撰的《蜀中名胜记》保存了大量巴蜀文献,但由于编撰时间仓促,他对于一些材料的审核不够精细,故书中存在一些讹误之处.本文就其中四则比较典型的讹误辨正于此: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