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N 1”读写一体化教学如何选择阅读材料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_li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1 N 1”读写一体化教学研究,即研究“1 N 1”的教学结构,是推动阅读和写作一体化的教学,旨在提高阅读和写作教学的质量。简单地说,就是在课堂教学中,以1篇精读课文教学,带N篇类课文阅读或综合性学习实践,拓展1篇习作教学。刚开始尝试“1 N 1”读写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教师很可能会陷入紧张和焦虑中,因为这种模式非常考验教师对教材的把握能力、阅读视野和选材能力。教师不仅对课文理解要深刻,还要到浩瀚的课内外阅读中找合适的N篇文章,根据课文和这N篇文章找到切入点进行作文教學,虽然难度比较大,但是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而言是非常有意义的。
  语文“1 N 1”读写一体化形成了“课文→课外阅读→习作”的模式。课文是现成的,如何确定议题?又该如何选择文章?这些都是教师应该思考的。并非所有课文都适合“1 N 1”读写一体化的教学,注重“阅读策略”的课文适合阅读教学,但在写作教学方面却起不到多大作用。如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课文主要写金秋时节,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主要侧重阅读的方法。如果要进行“1 N 1”读写一体化的教学,可以从描写秋天入手。
  N篇文章要与课文有一定的联系,可以根据某一议题组合到一起。
  一、把“作家”作为议题
  如在学习一年级下册李白的《静夜思》时,可以把《古朗月行》放在一起学习。让学生说一说月亮,可以从月亮的形状、颜色以及对月亮的想象来说,然后用两三句话写一写月亮。
  二、把“文学体裁”作为议题
  体裁可以是神话、寓言、童话、民间故事、诗歌、小说……如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可以和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衣》《丑小鸭》两篇童话一起学,帮助学生感受作家的特殊感情,学会发挥想象创编童话。
  三、把“观点”作为议题
  如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古人谈读书》,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主要是读书明智,那么可以把《小苗和大树的对话》《走遍天下书为侣》两篇文章放在一起教学,从而指导学生写关于如何读书、读书后的感受的习作。
  四、把“表达方式”作为议题
  如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诺曼底号”遇难记》,通过运用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体现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桥》这篇文章中的老汉也同样有着无私无畏、先人后己的品质,可以作为拓展的文章,帮助学生通过语言、动作等描写体会人物的品质,通过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练习如何把人物写好,写出人物的特点或品质。
  五、把“人文主题”作为议题
  如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艺术之美”,在学习《月光曲》时,可以选取冯骥才的小说《俗世奇人》中的《泥人张》一起学习,体会艺术之美,感受中外人物的技艺高超。
  六、把“文章体裁”作为议题
  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抒情、应用文、说理文属于文章体裁,非常适合“1 N 1”读写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统编本教材中有许多典型的课文既能进行阅读教学又能进行写作教学。以下列举几项比较常见的例子:
  针对不同年级,“1 N 1”读写一体化也会有很大差异。如低年级的N篇阅读可以选择短小的诗歌或短文,注重句子训练或写话的训练。而高年级则要求教师对课文与阅读材料的选择更为细致,建立起课文、阅读与写作之间的联系,融会贯通,使读和写相互促进。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光明区光明小学)
  责任编辑 田 晟
其他文献
古代有一个读书人,走了三百里路,去向大师请教写作的诀窍。大师看了他的文章,把他带到一片树林边,指着一个蜘蛛网说:“你不要拜我为师,你拜它为师吧。”那个书生对着蛛网呆看了三天,悟出了其中的道理,从此文章大有长进,并且考场得意,一举成名。事后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大师在告诉我,天下找不到一个没有中心的蜘蛛网,蜘蛛织网是先有网的中心,再一圈一圈地围绕中心编织。写文章也是这个道理啊!”  那么,怎样指导小
【设计初想】  课标指出,“小学的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呢?玩游戏是一种很好的切入方式。喜欢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把游戏引入作文课堂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给予学生切身感受的机会,既激发了学生上作文课的兴趣,又为学生写作提供了素材。成语接龙游戏是学生平日里熟悉而且经常玩的一种游戏,第一次在课堂上玩,学生
在一次古诗词主题教学研讨活动中,唐婉老师执教的《春雨》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课一结束,笔者调查了52名听课学生对唐老师《春雨》一课教学的喜欢程度。(见表1)  表1 听课学生对唐老师《春雨》一课教学的喜欢程度调查表  课后,听课老师无一例外地对这节课表示大加赞赏。  那么,唐老师的这节《春雨》为什么会赢得学生和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呢?笔者结合课堂实录,进行了课堂教学观察分析,发现“人在课中央”
语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的能力,其中“听”通常放在首位,可见听读的重要性。听读也是读,只不过是用耳朵“读”书。听和读是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接受信息的方式以听为主,听占45%。从人的语言发展看,也是听在读之先,听是读的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读习惯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本的鉴赏,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力。以下是笔者在实践中的几点做法。  一、润
一、导入课题,理解课题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音乐。(播放《高山流水》古琴曲)  师:有谁知道这首曲子的名字?  生:《高山流水》。  师:这首曲子就是著名的《高山流水》。在这个曲子的背后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文言文,讲述的就是这个故事。来,我们一起写下这个故事的名字——《伯牙鼓琴》。(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预习了课文,你对伯牙了解多少?  生:伯牙非常善于弹琴。 
一、方法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读一个故事。读这个故事我们不需要书、不需要笔,只需要我们的脑、眼、耳、嘴和心,我们要用脑想、眼看、耳听、嘴说、心体会,希望通过这个故事你们能有自己不同的收获。  【评析:郜老师一开课就有意识渗透脑、眼、耳、嘴、心五体并用的学习习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师生共读故事——边读边想边表达  师:故事就这样开始了。“小栗色兔子该上床睡觉了,可是他紧紧地抓住
一、“本真阅读”的内涵  “本真阅读”是“本真语文”视域下的一个方面,指向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强调真阅读、真思考、真训练。语文课堂的阅读教学,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思考,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以达到在阅读课堂上提高阅读效率、促进能力发展、提升语文素养的目的。  什么是真阅读?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就是学生拿到一篇文本,在课堂上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感情;就是学生在教師的引导下,于文本中来回走,
【文本解读】  《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是统编本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习作。习作要求写一个人,一个有特点的人。写出人物特点是此次习作的重点,亦是难点。习作提示中,首先通过一些学生耳熟能详的词语,如“热心肠”“智多星”“乐天派”“昆虫迷”“小问号”“小书虫”等,把学生带入自己的生活,回忆身边的人物,感受他们的特点,为后面的习作酝酿准备。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经历各不相同,所遇人物更是各不相同,各
最近一直在跟同事讨论关于童话写作中“物性真实”与“情感真实”的问题。童话分为拟人体童话、超人体童话、常人体童话三种类型,我们这里讨论的童话主要是指拟人体童话(下文同)。“物性真实”,是指在童话写作中要保留有生命或者非生命的物体的自然属性;“情感真实”,则是指童话写作要符合作品的需要,诠释作者真实的创作意图。  之所以有这样的讨论,是因为学生在童话写作中常常出现随意编撰的现象。如,一学生在《粉笔历险
武凤霞现任无锡市东林小学校长,这是一位颇有传奇色彩的女校长。武凤霞原籍河南,是一位省内外很有影响的语文特级教师。2010年,武凤霞来到江苏无锡,先后任职于三所小学,分别担任副校长与校长。  武凤霞的名字,我早就听说,只知道是河南省的一位特级教师,由江苏无锡市引进后任职于一所小学。当时的直接反应是,河南的教育水平跟江苏不是一个等量级的,河南省的特级教师来到江苏,且又入职于人才荟萃的无锡,要站稳脚跟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