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总批是对学生作文进行综合分析、特色评点、有机指导的重要形式,它以书面的形式与学生进行交谈,以交谈的形式对作文进行指导,具有直接性、快捷性、针对性的特点。但综观作文总批,虽然设计独到、语言精到的不在少数,但语言雷同、抽象空泛、缺乏个性的总批却也不乏其人。如何针对学生作文设计有针对性的总批,以提高其指导效应呢?
一、重视做人的指导。构成学生整体素质的诸要素中,良好的道德素质是其关键,它不仅在做人要素中显示出突出的位置,而且关系和影响着其他要素的相互协调与整体和谐。因此,须把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作为重中之重,把“练作文”与“教做人”融为一体。就作文而言,学生习作中或正面或反面,具有诸多育人因素。在总批设计中,要有目的地挖掘习作中的德育因素,指导学生投入生活创造美,挖掘生活表现美,运用语言赞颂美,真正指导学生做诚实事,写诚实文,做诚实人。如:《两个鸡蛋》这篇习作记叙了小作者把大鸡蛋让给爸爸的事。一教师这样设计总批:
读着《两个鸡蛋》这篇作文,使人感到一股清新的春风拂面而来,从你”把一个大鸡蛋放到了妈妈的饭碗里”的举动中,老师高兴地看到了你对妈妈的一片孝心。读着这样的批语,学生一定会喜在眉头笑在心中。
二、重视生活的指导。一个缺乏丰富生活的人,是根本写不出充满生活情感、富有创新体验的文章来的。须把批语作为引导学生拓展生活空间、丰富生活内涵的重要环节,指导他们去创造生活,体现生活,感受生活,从而开辟作文创造的源泉。如:《鱼生鱼》这篇作文主要写了小作者仔细观察大鱼“生”小鱼的事。教者这样设计总批;
《鱼生鱼》这则日记给小朋友们最大的启示就是: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要写好作文,可以这样考虑。首要是学会观察和体验丰富的生活。你要是不去通过鱼的解剖实验,就不可能发现实验的有趣,就不可能发现其中的秘密,也就不可能写出这篇内容丰富的文章来。因此,我们要充分运用课余时间,去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以发现生活秘密,创设写作素材。要学会观察生活。从这篇习作中可以看出,你是个留心生活的有心人:对被解剖的那条鱼的具体叙述,对不解之谜的多方请教,都可以说明这一点。这就告诉我们,要想方设法运用多种感官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去看,去听,去闻,去摸,去做……再则是学会表述生活。有了材料,如何进行叙述呢?这篇习作按照“伙伴送鱼——动手解剖——发观鱼——请教别人——写信询问”的顺序叙述,对鱼卵的形体卵的描写,对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都注意了具体细致,这样叙述,有条有理,真实可信。
三、重视观察的指导。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不断积累生活,才能使生活之源化作观察之流,以优化生活储备。如:《奇妙的七色光——彩虹》主要写了小作者留心连续观察彩虹的事,是一则系列日记,教者以“观察”为重点进行了总批:
怎样对事物进行观察呢?这篇日记给了我们这样几点启示:一是要坚持长期观察。为了写好这组日记,你一共进行了四次观察,前后相隔14天。二是要进行联系观察。你的第一篇和第二篇日记就间隔了12天,其原因就是第二次的“现象”是意料以外的,但你还是捕捉住了。而后三篇日记却是连续三天反复观察,因为你从前两次观察中,已经发现了秘密,因而就一口气探究下去,观察下去。正因为如此,你对“彩虹”就有了较全面的了解。
四、重视选材的指导。选材是作文的重要环节,它是对学生生活积累、认识能力的检验,是对学生知识基础、思维能力的测试。为此,我们以“总批”对学生加强选材的指导,引导学生向生活投去多向的、独特的视角,以促使学生去梳理生活,认识生活,提炼生活,表达生活,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成长的烦恼》这篇习作主要写了小作者在生活之中、成长之中一个个烦恼的事儿,教者是这样评析的:要重视新颖材料的选取,要舍得割爱与中心思想无关的所谓好材料,特别要懂得如何剪裁,以衬托成长中的烦脑这个主干,强化生活味。
五、重视谋篇的指导。文章独特的构思,精心的谋篇,是一个人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对此,虽不能作为普遍的要求来评价学生作文,但对学生习作中构思的精妙之处,有必要加以赞赏,巧点妙导,这就可以引导学生写出充满创新能力的文章来。如:《冬天的油菜花》选取了冬天的油菜花这道亮丽的风景线来表现家乡的变化,教者是这样设计总批的:
读了《冬天的油菜花》,不禁叫人喜不自禁,他选取了冬天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冬天的油菜花,进行具体的描写,其角度之新,材料之新,令人称道。而叙述中,作者不是泛泛而写,而以“奇”贯穿于全文,展开情节:那里往年冬天“绿油油的一片”,今年冬天“一片金黄色”,这使我感到“有些奇怪”。直至亲临现场,看到“开得那么娇艳、长得那么旺盛”的油菜花,“我”才“恍然大悟”,从而以“我才真正体会到家乡变了,变得更可爱了”来叙写体会,揭示谜底,水到渠成地点明了中心。(作者单位:江西省德兴市银城第一小学)
□责任编辑:黄婉琼
一、重视做人的指导。构成学生整体素质的诸要素中,良好的道德素质是其关键,它不仅在做人要素中显示出突出的位置,而且关系和影响着其他要素的相互协调与整体和谐。因此,须把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作为重中之重,把“练作文”与“教做人”融为一体。就作文而言,学生习作中或正面或反面,具有诸多育人因素。在总批设计中,要有目的地挖掘习作中的德育因素,指导学生投入生活创造美,挖掘生活表现美,运用语言赞颂美,真正指导学生做诚实事,写诚实文,做诚实人。如:《两个鸡蛋》这篇习作记叙了小作者把大鸡蛋让给爸爸的事。一教师这样设计总批:
读着《两个鸡蛋》这篇作文,使人感到一股清新的春风拂面而来,从你”把一个大鸡蛋放到了妈妈的饭碗里”的举动中,老师高兴地看到了你对妈妈的一片孝心。读着这样的批语,学生一定会喜在眉头笑在心中。
二、重视生活的指导。一个缺乏丰富生活的人,是根本写不出充满生活情感、富有创新体验的文章来的。须把批语作为引导学生拓展生活空间、丰富生活内涵的重要环节,指导他们去创造生活,体现生活,感受生活,从而开辟作文创造的源泉。如:《鱼生鱼》这篇作文主要写了小作者仔细观察大鱼“生”小鱼的事。教者这样设计总批;
《鱼生鱼》这则日记给小朋友们最大的启示就是: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要写好作文,可以这样考虑。首要是学会观察和体验丰富的生活。你要是不去通过鱼的解剖实验,就不可能发现实验的有趣,就不可能发现其中的秘密,也就不可能写出这篇内容丰富的文章来。因此,我们要充分运用课余时间,去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以发现生活秘密,创设写作素材。要学会观察生活。从这篇习作中可以看出,你是个留心生活的有心人:对被解剖的那条鱼的具体叙述,对不解之谜的多方请教,都可以说明这一点。这就告诉我们,要想方设法运用多种感官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去看,去听,去闻,去摸,去做……再则是学会表述生活。有了材料,如何进行叙述呢?这篇习作按照“伙伴送鱼——动手解剖——发观鱼——请教别人——写信询问”的顺序叙述,对鱼卵的形体卵的描写,对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都注意了具体细致,这样叙述,有条有理,真实可信。
三、重视观察的指导。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不断积累生活,才能使生活之源化作观察之流,以优化生活储备。如:《奇妙的七色光——彩虹》主要写了小作者留心连续观察彩虹的事,是一则系列日记,教者以“观察”为重点进行了总批:
怎样对事物进行观察呢?这篇日记给了我们这样几点启示:一是要坚持长期观察。为了写好这组日记,你一共进行了四次观察,前后相隔14天。二是要进行联系观察。你的第一篇和第二篇日记就间隔了12天,其原因就是第二次的“现象”是意料以外的,但你还是捕捉住了。而后三篇日记却是连续三天反复观察,因为你从前两次观察中,已经发现了秘密,因而就一口气探究下去,观察下去。正因为如此,你对“彩虹”就有了较全面的了解。
四、重视选材的指导。选材是作文的重要环节,它是对学生生活积累、认识能力的检验,是对学生知识基础、思维能力的测试。为此,我们以“总批”对学生加强选材的指导,引导学生向生活投去多向的、独特的视角,以促使学生去梳理生活,认识生活,提炼生活,表达生活,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成长的烦恼》这篇习作主要写了小作者在生活之中、成长之中一个个烦恼的事儿,教者是这样评析的:要重视新颖材料的选取,要舍得割爱与中心思想无关的所谓好材料,特别要懂得如何剪裁,以衬托成长中的烦脑这个主干,强化生活味。
五、重视谋篇的指导。文章独特的构思,精心的谋篇,是一个人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对此,虽不能作为普遍的要求来评价学生作文,但对学生习作中构思的精妙之处,有必要加以赞赏,巧点妙导,这就可以引导学生写出充满创新能力的文章来。如:《冬天的油菜花》选取了冬天的油菜花这道亮丽的风景线来表现家乡的变化,教者是这样设计总批的:
读了《冬天的油菜花》,不禁叫人喜不自禁,他选取了冬天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冬天的油菜花,进行具体的描写,其角度之新,材料之新,令人称道。而叙述中,作者不是泛泛而写,而以“奇”贯穿于全文,展开情节:那里往年冬天“绿油油的一片”,今年冬天“一片金黄色”,这使我感到“有些奇怪”。直至亲临现场,看到“开得那么娇艳、长得那么旺盛”的油菜花,“我”才“恍然大悟”,从而以“我才真正体会到家乡变了,变得更可爱了”来叙写体会,揭示谜底,水到渠成地点明了中心。(作者单位:江西省德兴市银城第一小学)
□责任编辑:黄婉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