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过程的本科专业建设模式探讨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858119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我国高校本科专业建设模式是基于要素的,基于要素的建设模式本质是静态的,难以适应专业内涵不断调整与发展以及高校差异化办学的要求,存在着“重达标轻建设”的误区和缺乏通用性的问题,不利于专业的建设、评价和持续改进。针对这一情况,本研究提出了基于过程的专业建设模式。
  【关键词】本科专业建设;要素模式;过程模式
  0.引言
  专业面对大量学生,是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主要阵地[1]。研究表明,现阶段出现的“就业难”问题不是供给过多所造成的人才过剩,而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的表现”[2]。造成这种结构性矛盾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高等学校专业建设本身的问题[3]。
  1.基于要素的专业建设模式分析
  我国高校本科专业建设模式或思路可以通过对现有相关研究进行总结、提炼来进行探究。对CNKI数据库中1999年至2011年12年间核心期刊登载的合计114篇本科专业建设专题文献(篇名中含有“专业建设”一词)进行内容分析表明:现有相关文献主要围绕专业的目标、课程体系、师资、设施和设备条件等要素来探讨专业建设问题,以基于要素的模式来指导专业建设,这种模式聚焦于专业建设的要素条件,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基于要素的专业建设和评价模式在实际工作中容易导致的最大认识误区是将长期持续的专业建设工作当作一项达标即可的短期任务来完成,似乎达到了某个特定标准后,专业建设工作就结束了,这种误区容易导致“重达标轻建设”的后果。
  第二,专业建设是个多样化的过程,不同高校内外部环境条件各异、不同专业性质各异,专业建设中各要素的情况也都千差万别,使得相关要素在不同专业间、在不同学校的同一专业间均不具备可比性。按照要素模式来进行专业建设,成功的经验难以推广;按照要素模式来进行专业建设的评估,难以体现专业建设的真实水准。
  2.基于过程的专业建设模式
  图1 专业建设过程
  Fig 1 The process of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基于過程的专业建设模式基本思路是:首先,识别专业建设必须的所有过程;其次,明确这些过程的输入和输出,输入从哪里来、输出到哪里去,各要达到什么要求;再次,为实现过程输入到输出的转换,确定各过程需要的资源投入、需开展的活动及其方法;最后,通过保障和改善过程的资源支持、不断监控和改善各过程的活动和输出质量来实施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的过程模式如图1所示,包含专业设置与调整、专业素质与能力确定、培养方案设计、培养方案实施四个依序展开的子过程。
  2.1专业设置与调整
  专业设置与调整过程主要的任务就是通过对学校内、外部条件及其变化发展的分析,明确所开办专业的特征。过程的输出主要包括专业、服务面向、定位和人才规格。其中,“专业”指的是什么专业要开设,什么专业要撤消;“服务面向”指的是所开办专业主要为哪个社会领域(如地域、行业等)服务;“定位”指的是专业发展过程中的规模和层次;“人才培养规格”指的是该专业毕业生所应具备的特征。过程的输入主要包括国家有关的政策、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和特征、其他院校同类专业的建设状况、办学条件及特色、专业建设的现状等。在专业设置与调整的过程中要动态地根据过程输入的变化及时地调整输出。
  2.2专业素质与能力的确定
  专业素质与能力确定过程主要的任务就是对特定领域、特定层次专业人才的质量要求和相关学科的发展进行调查研究,确定毕业生所必须具备的素质、能力和知识。过程的输出主要包括毕业生所应具备的素质结构、能力结构、知识结构。过程的输入是专业的面向、定位、规格要求和相关学科的发展状况等。
  2.3 培养方案设计
  培养方案设计过程的作用是组织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编制教学进程计划,使之与毕业生应具备的素质、能力和知识结构相协调。过程的输出主要包括课程体系、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其中,教学方法指的是由课程组合特点与教学进程安排所决定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养成方式。过程的输入除了对毕业生素质、能力、知识的要求而外,还必须考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培养方案设计过程应当跟踪专业内涵的发展变化,适时地对课程等要素进行调整。
  2.4培养方案实施
  培养方案实施过程的主要任务是落实培养方案,具体来说就是按照设定的培养方法系统地传授知识和技能,塑造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追求的目标主要包括: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创造相关学科领域的新知识、促进教师队伍的发展和办学能力的提升。培养方案实施过程涉及到的活动主要包括教学与科研活动的开展,专业师资队伍的组建与发展、课程与课程群的建设、教学条件的改善、专业建设效果的跟踪、调研与反馈等,教学活动及教学质量监管与控制等。
  2.5过程运作的资源支撑
  专业建设各子过程的运作离不开相关资源的支持。这些资源主要包括:人力与时间资源,学科专业建设经费投入,教学与研究基础施投入,行政管理资源等。
  3.结论
  本研究发现了目前本科专业建设的要素模式,分析了这种模式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专业建设的过程模式,可以为专业建设及其持续改进、效果评估提供基于过程的一般性框架,具备很好的通用性。进一步的研究可以围绕过程的进一步细化、基于过程模式的质量控制、效果评价、统一组织与管理等方面来开展。
  【参考文献】
  [1]赵一鸣.重点专业建设中的若干问题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2004(2):43-47 (Ch).
  [2]刘艳,李树民.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分析[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7-29.
  [3]黄昌建.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27-129.
其他文献
2012年岁末,亚平宁半岛的音乐珍珠——意大利爱乐乐团携手世界三大男高音首次来华巡演。此次巡演由意大利音协常务主席安东尼先生亲自率队,音乐会不仅特邀了世界三大男高音之
文学是人类思想进步的伟大成果,文学的发展方向代表了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现代文学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和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我国的文学研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快的步伐,中国企业也要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除了企业资本、企业规划、企业营销等重大问题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整个企业中的地位也日渐重要,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管理模式  1.目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大部分企业的主要管理者都是由上级主管部门任命,这就使他们在思想行为上流于对上级负责,很难真正对企业、对员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对于教师来说我们要在授课时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本文主要以高中政治为例,具体分析一下如何通过问题情
【摘要】目的:观察眼体针并用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中眼针所发挥的治疗作用。方法:把64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眼体针并用治疗组32例和常规体针治疗组32例(2例脱落)。分别采用眼体针并用、常规体针治疗,1个月后观察统计两组的总体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轻重等一般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两组具有可比性。经1个月治疗后,眼体针并用治疗组总体疗效明显好于单纯常
努力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实践中学思想政治课是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由于其思想性、时代性强,而且又是理论性的科目,普遍存在着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学质量不
一、严与宽相结合  严格管理是学校对班主任管理工作的一贯要求,班主任往往也知道严格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必须注意的是“严”不是严厉、严酷,管理严格是指在原则和纪律上面。管理过严,往往容易造成学生个性压抑、自卑感重、自制力差、胆小怕事,甚至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导致师生关系僵化。这既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班级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因此,班主任要正确把握严格管理的尺度、严中有宽。  严格管理班级,
近年来一直在倡导全民阅读的教育家朱永新先生也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崛起历程就是他们的全民阅读动员历程。反观之,一个人放弃、拒绝阅读也是
【摘要】论文对澳洲语言测试体系的特点及其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影响进行分析,并阐述了我国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启示。  【关键词】澳洲语言测试体系;交际语言测试;英语四六级考试  1.基于交际能力考察的澳洲语言测试体系  澳洲语言测试体系采用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交际语言测试体系作为语言能力测试的理论支撑, 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学生的英语实际交际能力进行综合测试。交际语言测试提出的理论背景是70年代初以海姆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发生一定的改变,经历了几番创新,从原始的“政治革命一体化”渐渐地过度为启蒙现代性以及文学现代性的新文学史,在发展为当下的文学与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