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散文课堂教学审美体验优化策略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ke_2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日益重视散文教学,并注重增强散文课堂教学审美体验。在散文课堂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能有效改善散文课堂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文学审美品位和鉴赏能力,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质。因此,高中语文教师有必要立足于散文教学实践,积极探究有效策略强化散文课堂教学的审美体验。
  关键词课堂教学;高中语文;审美体验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4-0121-01
  散文,是重要的文学体裁。散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高中语文教学要高度重视散文教学,不能仅将散文教学简单地视为教学任务,要通过散文教学,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提高学生的文学品位和鉴赏能力。本文浅析了高中散文审美体验教学现状,探究了高中散文课堂教学审美体验优化策略,以期为高中散文课堂教学提供借鉴。
  一、高中散文审美体验教学的现状
  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缺乏对散文教学的充分重视,更别说在散文课堂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了。多数语文教师固守传统滞后的散文教学理念,仅将散文教学简单地视为语文教学的一项教学任务,且沿袭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未能深刻剖析散文结构、内容及其蕴含的思想感情,未能有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散文并形成与散文的强烈共鸣,难以引导学生在散文阅读和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对散文的审美体验。同时,教师未能充分认识并尊重学生在散文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未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散文阅读和审美体验时间,难以取得良好的散文审美体验教学效果。另外,教师未能深入挖掘教材文本所选散文的审美特征,在散文教学中,片面重视知识教学训练,未能强化对学生的审美驱动,导致学生难以与散文形成情感共鸣,无法形成强烈的审美体验。
  二、高中散文课堂教学审美体验的优化策略
  (一)创设良好的散文教学情境。散文蕴含了作者的情感,只有引导学生与散文蕴含的情感产生共鸣,才能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展散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创设良好的散文教学情境。教师要深入挖掘语文教材,对教材精选的散文进行深刻剖析,引导学生从深层次上感悟散文的魅力。教师要通过创设良好的散文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以欣赏的眼光和专注的精神状态对散文进行阅读和感悟。教师要充分考察学情,选取适宜的散文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散文的阅读鉴赏兴趣和审美热情。同时,教师要运用优美典雅的文学语言开展散文教学,营造浓郁的文学审美氛围,为学生提供最佳的散文审美感受。另外,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根据散文内容寻找相关的图片、音频和视频文件,刺激学生的多重感官,深化学生对散文的审美体验。例如,笔者在向学生讲授散文《荷塘月色》时,即通过网络资源下载了月色下的荷塘美景图片,月光如银,风吹荷叶摇曳生姿,荷塘的水波光粼粼的短视频,还有字正腔圆、充满感情的《荷塘月色》朗读音频文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笔者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播放图片和短视频,使学生沉浸在荷塘月色的美景之中。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散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对散文的审美体验,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对散文进行鉴赏的过程中强化审美体验。教师不应将散文教学视为简单的教学任务,同时要摒弃传统滞后的散文教学理念和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要注重强化学生对散文的审美体验过程。教师要充分意识到自己在散文课堂教学中扮演的是引导者的角色,学生才是散文课堂教学的主体,要引导学生对散文内容、结构、语句进行抽丝剥茧的分析,形成对散文的深刻理解,为增强对散文的审美体验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对散文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感悟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对散文课堂教学时间进行科学设计和合理安排,在最大程度上加深学生对散文的理解和审美体验。另外,教师要鼓励学生对散文提出独特的见解,形成独特的审美感受,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将学生兴趣作为散文教学的切入点。在散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兴趣作为散文教学的切入点。散文取材并来源于生活,与生活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要深入考察学情,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兴趣点,从日常生活入手,将学生兴趣作为散文教学的切入点,引导学生增强对散文阅读、学习的兴趣,为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提供必要的条件。教师要注重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征,并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掌握学生的兴趣点。另外,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借鉴教材散文的情感表達方式和语言表达技巧,尝试散文创作,在散文创作过程中,形成换位思考,增强与散文作者的共鸣,在无形中增强审美体验。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散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通过创设良好的散文教学情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兴趣作为散文教学的切入点等优化策略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有效改善散文教学效果,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增强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张风.高中语文散文阅读审美体验教学分析[J].考试周刊,2016(15):16.
  [2]羊琳.高中散文阅读审美体验分析[J].中学语文,2018(3):14-15.
其他文献
摘 要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实践中,为了能够突出教学的本质和让学生们能够准确把握数学思想,就必须创新教学思路。本文先对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思路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以数学概念教学为切入点,就如果进行教学创新,谈一下个人的观点与认识,以供参考。  关键词 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思路;研究  中图分类号:A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30-0008-02  小学高
摘 要 以讲授和教师演示为主的传统课堂进行《自由落体运动》教学,对于新课程中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作用不太明显。学生被动接受较多,缺少探究、分析、应用的学习过程。本文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设计不同的探究方案,提高学生的物理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 实验教学;物理规律;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学习主动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
摘 要 美术教学需要每一位美术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新经验、反思新问题、提高教学效果。知识结构的老化、教育观念的落后、教学方法的死板已经成为当今美术教学发展的障碍。这就要求美术教师要能够与时俱进,具备以人为本的思想,把握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悉心研究教学教法改进教学这样才能使美术课堂教学颇具艺术。  关键词 中学美术;教学理念;课堂教学;切入点  中图分类号:G424.21
摘 要 砖陶文化,特指以御窑金砖为代表的御窑砖瓦、陶艺文化,也是蕴含着千年的历史文化,孕育着艺术言语的文化,展现着地方特色的文化。我园地处苏州市相城区陆慕古镇,是御窑金砖的发源地,因此我园的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和“砖陶”发生互动。立足于幼儿“爱砖陶”“惜砖陶”的情感,如何将御窑金砖背后的历练过程及其身后的历史文化内涵等融入课程中是我们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砖陶文化”活动课程;幼儿;言语发展  中
摘 要 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本文主要探讨了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如何选题、开展活动、跨学科整合。  关键词 综合实践;选择活动内容;课堂实践;活动整合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9-0175-01  古人曰:问渠
摘 要 教学不仅仅只专注于理论教学与实际教学,同时关注学生体、美、德全面发展。在我国体育教学贯穿着学生整个学习生涯,体育教学帮助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是缓解繁重学业的一门较为轻松的课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大都采用体育游戏的教学模式,文章将以新疆地区为例,浅谈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重视体育教学的科学性,确保每一位学生可以进行科学、有效的体育训练;重视体育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主
摘 要 新时代下对学好高中语文的要求不仅仅是停留在提高成绩上,此外,还需要学生培养自身的文学素养,承担起传承国学文化的重要责任。这就需要高中生在日常学习中不断锻炼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实现这一目标。  关键词 高中语文、新时代、习惯养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2-0102-01  语文学科可以说是贯彻学生整个学习生涯的一门重要学科,也
摘 要 小学六年级的数学难度开始逐渐加大,尤其是数学的逻辑性和抽象性较強,同时六年级数学是整个数学课程承上启下的环节,一旦打不好数学基础,就会对初中数学学习带来困难,因此对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而言,要优化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实现数学学习全面开花,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本文对“因势利导、全面开花”的教学理念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
摘 要 小学数学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很难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而数学模型可以有效描述世界存在的各种现象。因此在现代小学数学教育工作中,可以通过数学模型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模式。本文讨论了数学建模在小学数学教育工作中的必要性,并演示了数学建模过程。  关键词 数学模型;数学建模;建模思维模式;建模方式  中图分类号:G424.21,D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34-0084
摘 要 素描是绘画学习的基础,我们指导美术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重视起素描教学模块,渗透素描技巧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为了实现对初中生的美术素描能力培养,我们要正视传统初中美术素描教学中的不足,因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试探讨提升初中美术素描教学课堂有效性的方法,希望可以为初中美术教师提供几点参考。  关键词 初中美术;素描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