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深陷华锐风电 长盛等7基金亏损两千万

来源 :投资者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zi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电龙头,发行价创沪市主板20年来最高纪录;破发18%;49家机构被套,浮亏过3亿;上市两个多月即拟实施“双10”慷慨分红;股市“拓荒者”尉文渊、阚治东将共分得1亿元(税前)。
  这些词句像个故事,主角就是今年上市来破发幅度位居第2的华锐风电。
  4月13日,华锐风电3个月锁定期满,网下配售的2100万股可上市流通。当日收盘价73.87元/股,较首发价90元已跌去17.9%。
  脸上最无光的是49家参与网下配售的机构,包括基金、险资、社保、券商、财务公司、信托、银行理财产品、企业年金,浮亏总额3.4亿元,其中险资灾情最重。
  自2009年以来,大部分个人投资者或投资者所认为的打新必赚,但今年一季度以来的新股破发潮,无疑对此打出了一记重重的耳光。
  
  49机构浮亏超3亿元
  
  华锐风电,让机构失望了。
  这只顶着“风电龙头”桂冠的IPO,曾让各路机构选择疯狂;而3个月后,当股价缩水17%以上时,尴尬的机构又面临另一种选择。
  华锐风电首发价90元/股,发行价创沪市主板市场20年来最高纪录。当时就有券商分析到,90元对应2011 年业绩估值约为25 倍。“这相比金风科技18倍和整机行业整体20 倍估值,股价已有25%的估值溢价,进一步上涨的空间不大”。
  结果证明,这并非“危言”。1月13日,华锐风电从上市交易的第一天始,就给众多机构来了个“下马威”,当天破发下跌一成,3天后,跌至74.39元。
  4月13日,锁定期满,锁了三个月的49家机构2100万股得以上市流通,当天收盘价为73.87元/股,跌破发行价17.9%,3.4亿元蒸发。
  这让包括基金、险资、社保、券商、财务公司、信托、银行理财产品、企业年金等诸多机构损失了一把。
  最惨的是险资,包括太平洋保险、阳光保险、幸福人寿保险公司在内的保险公司共计浮亏1.45亿元,其中太平洋保险1.17亿元,是所有机构中亏损最多的。
  亏损仅次于险资的是券商和社保资金,前者浮亏6908万,后者为5339万。券商中,亏损最多的是中信证券和民族证券,分别浮亏1752万、1001万元。
  以稳健和精准著称的社保基金,也受灾较重。包括405、407、502、601、603在内的5只社保组合在其中,合计持股331万股。配股最多的是易方达基金管理的601组合和长盛基金管理的603组合,均持有103万股,各亏损1661万元。
  相比而言,公募基金整体在华锐风电的投资上亏损较少,参与的基金有长盛积极配置、长盛中信全债、大成价值增长、广发增强债、万家180、易方达稳健收益和中海稳健收益等7只,浮亏2436万元。
  
  风电龙头光环不在
  
  对于打新资金而言,华锐风电就像吹破了的气球,境地尴尬。
  4月上旬,华锐风电抛出慷慨分红方案,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送红股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元(含税),然而,这样的橄榄枝对于深套的机构打新资金来说,2100万的现金分红,显然难抵3.4亿元得巨额亏损。
  但这对于原始股东而言,颇具意义。
  华锐风电第4、第7大股东分别是西藏新盟、瑞华丰能,分别持股1.05亿股、3570万股。而尉文渊直接持有西藏新盟85%股权,阚治东直接持有瑞华丰能32.80%股权。照此计算,二人在本次分红计划中将获得1.3亿元(税前)红利。
  在破发超过17%以上的情况下,机构投资者目前面临两条路:继续持有,减持。《投资者报》记者注意到,一些券商正在调低该股未来的盈利预期。
  参与了上市定价的国金证券认为, 华锐风电2011 年生产确认的整机价格比去年下降12%左右,预计整体毛利率将有2%上下降幅。
  相比2010年50%的净利润增长,今明两年,利润增长也将放缓,按照国金证券的估计,2011、2012净利润同比增长大概在24%和20%,对应PE 估值为22 倍和18 倍。
  一位参与了该股IPO询价的分析师告诉《投资者报》记者,华锐风电面临的风险在于行业竞争继续加剧,产品质量控制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等。
  目前,机构配售股占流通市值25%,存在着一定的套现压力。
  
  风范股份引领破发潮
  
  在破发大潮前,注定要有更多的IPO步华锐风电的后尘。
  今年以来,A股市场迎来急速扩容。中小股民基本没有参与新股定价的机会,机构几近疯狂的询价行为则是“害人害己,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据Wind数据,今年以来,截至4月13日,上市IPO共98个,其中45只跌破发行价,占比46%。为此,机构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破发超过15%以上的有风范股份、华锐风电、天瑞仪器、亚太科技、秀强股份、振东制药,公募基金、社保、券商、保险等机构灾情不轻。
  风范股份最有可能重蹈华锐风电覆辙,届时,机构又面临同样的尴尬。
  4月13日,风范股份收于28.26元/股,较首发价格35元,下跌19.3%,是今年上市的最大衰股。
  如果说华锐风电让险资成为最大的受伤者,风范股份则把悲伤给了公募基金。参与风范股份网下配售额度机构有53家,目前已浮亏1.2亿元。受灾最重的是公募基金,涉及到7家基金公司的21只基金,其中国泰基金、工银瑞信旗下各有6只、5只产品“中标”。
  
其他文献
一般而言,买公募基金,往往倾向选择管理规模大和投资能力强的公司。买私募产品是不是也一样呢?  答案是否定的。  《投资者报》记者统计显示,截至2011年4月12日,今年私募基金共发行161只产品,同比增加68只,增幅近70%,距离2010年第四季度高峰时仅差31只。  其中,发行最多的公司为尚雅投资。2011年以来尚雅共发行了11只黄金优选(TOT)系列产品。其次是上海汇利资产,共发行了4只黄金优
期刊
购买过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对冗长、难懂的委托投资合约多数会有着非常深刻的印象。  面对这样的合约,大多数投资者可能没有耐心阅读,事实上,既然选择这种投资形式,就需要把合约中的每一个字仔细看清,因为这关系到投资者的切身利益。  至少要做到详细地阅读收益说明及风险提示。能够做到这点,将来会避免后期纠结与收益上带来的风险。  这点现在很多投资者已经开始重视,但却很少有人关注提前终止条款。  多数情况下
期刊
是坚持自己的特色,还是入乡随俗?这是一个问题。  2007年,宁波银行首先跨出宁波在上海建立第一家分行后,准备保持小企业贷款的特色,负责小企业贷款的人数曾经达到70多人,不过,三年多过后,做小企业贷款并不如像在宁波那样容易。做小企业贷款的团队人数也就只剩下二十几人,而人数最少时甚至只有十几人。负责小企业贷款的总经理也经过几任更换。  日前,一位熟悉宁波银行的人士向记者透露,宁波银行到了上海后,做小
期刊
奇虎360的上市,给中国的互联网企业打了一阵兴奋剂。  已经在美国上市的企业,开始在市场闹腾,以期在股票回购中把握更好的机会;而那些尚未在美国市场着陆的企业,也开始摩拳擦掌,等待IPO的降临。  市场声音更是不绝于耳,人人网、开心网、商业社交网站LinkedIn等等,一度被塞给了即将上市的船票。  然而,坐上船,不一定能到达彼岸,SNS(社交网站)企业的路子,即便是他们自己,也想得不够清楚。   
期刊
“一直不知道隔壁那家单位是干什么业务的,整天紧闭着门,有客来访还要敲门对暗号,神神秘秘的。”一位姓陈的网友在微博上说。  紧闭大门、来人需对暗号,这经常是电影的情节,而对外挂牌的公司居然也上演现实版的一幕,究竟是个什么公司?  答案最终还是揭晓了:是一家专门做信用卡套现的公司。  这样的公司在2010年以前还很阳光化,但2009年12月份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一项司法解释后,这样的公
期刊
香港市场是一个奇特的地方,在这个国际化市场中,基本面、周边市场状况、流动性等等都是悬在头上的利剑。其间,有种种机会,种种诱惑,种种陷阱,作为利邦投资顾问公司(LBN)的CEO,郑心杰需要将这些因素一一考虑,并在股价与企业成长性中找到平衡点,介入、持有,直至卖出。    《投资者报》:在基金策略的构建以及买卖操作方面,你们遵循什么原则?    郑心杰:管理的4亿美元平均分配在两只基金里,对于如此庞大
期刊
“肥水不流外人田”。基金公司在股票交易分仓时,大部分不会忘记这一点,它们常常会尽力将股票交易放在自己股东的席位上进行,以帮助身为股东的券商,获得不错的回报。  《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统计,60家基金公司里,只要有券商股东的基金公司,大部分都在自己股东席位上进行大量交易。  2010年,这些券商股东共从自身投资的基金公司赚取交易佣金6亿元,约占总佣金额的10%。广发证券赚钱最多,共从基金公司收取交易
期刊
临近黄昏的香港中环热闹非凡,从湾仔的香港会展中心乘出租车过来,原本不到十分钟的车程却晃悠了二十分钟,着实让《投资者报》记者感受到了香港政治及商业中心的繁荣气息。  抬头望去,香港特区政府、跨国金融机构、外国领事馆、立法会大楼高耸林立。位于中环西北方向的永安中区大厦依旧灯火通明,众多投资机构在此地安家落户,利邦投资顾问公司(下称“LBN”)就是其中一员。  走进LBN,办公室和会议室隔间而立,不大不
期刊
基金公司在银行和证券公司面前总是显得那么大方,程度甚至超过了对基金投资者。  据《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统计,截至2010年末,基金投资者共交给基金公司2.5万亿元资产管理,但是在年终结算时,只能看到51亿元利润。  银行和证券公司从基金公司得到的收益远不止于此。2010年,银行从基金公司收取的托管费为53亿元,更有甚者,证券公司从其身上赚取交易佣金62亿元。  从收取交易佣金的比率来看,各家证券公
期刊
2011年是中国基金业13周年,也是开放式基金诞生10周年。  4月8日与12日,在上海与北京分别举办了一场基金业高峰论坛:“首届全球基金峰会”和“第六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年会”。两次论坛的话题中心,都围绕着《基金法》修改。  “今年基金业年会内容比往年更丰富,原因可能是今年《基金法》的话题更容易引起大家共鸣。”一位参加过历届基金业年会的基金业资深人士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主持人调侃到,还有个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