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网拟IPO 背后风投软银成最大赢家

来源 :投资者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shuoq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奇虎360的上市,给中国的互联网企业打了一阵兴奋剂。
  已经在美国上市的企业,开始在市场闹腾,以期在股票回购中把握更好的机会;而那些尚未在美国市场着陆的企业,也开始摩拳擦掌,等待IPO的降临。
  市场声音更是不绝于耳,人人网、开心网、商业社交网站LinkedIn等等,一度被塞给了即将上市的船票。
  然而,坐上船,不一定能到达彼岸,SNS(社交网站)企业的路子,即便是他们自己,也想得不够清楚。
  
  软银集团成最大赢家
  
  继奇虎360之后,千橡集团旗下的人人网正在推进上市步伐,有报道称,人人网计划于近期向美国证监会提交IPO申请,有可能5月中旬左右在美国上市。
  近年来,陈一舟作为互联网的一员老将,率领的千橡集团何时IPO一直受到业内关注。而千橡集团旗下除了以SNS模式见长的人人网之外,还有知名的猫扑网以及千橡互动游戏中心等业务,不过多年来,一直没有哪块业务进行IPO。
  千橡集团一位内部人员透露,人人网IPO很可能会选择美国纳斯达克。对此,易观国际分析师董旭表示:“人人网能够赴美上市,证明SNS模式和中国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是被看好的。”
  在目前的SNS模式中,Facebook无疑是老大,但Facebook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曾多次对外表示:“不急于IPO。”
  此外,红杉美国基金投资的美国商业社交网站LinkedIn已于2011年1月28日证实:LinkedIn已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IPO申请,拟出售不超过1.75亿美元股票。
  人人网的定位与与Facebook类似,走的是一条综合型SNS的路子,与LinkedIn商业社交的路子完全不一样。一旦人人网上市,他将是第一个登陆美国市场的中国综合型SNS股。
  回眸人人网,其前身是成立于2005年的校内网,于2006年被千橡集团收购,并与千橡旗下5Q校园网整合,成为用户规模庞大的SNS网站。
  该网站背后的风投是日本软银集团的孙正义,2008年4月,千橡对外宣布,获得软银总额400亿日元约合3.84亿美元的投资,交易完成后,软银持有千橡约40%的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根据协议,软银于当年4月7日向千橡注资100亿日元约合9600万美元,获得14%股份。1年后,软银可行使300亿日元约合2.88 亿美元的认股权证,将持股比例增至40%。同时孙正义进入千橡董事会,千橡创始人陈一舟仍然任董事长和CEO。
  如今,人人网的用户和活跃度已经远远超过从前。易观国际数据显示,人人网目前有1.6亿注册用户,而同为市场调查公司的艾瑞咨询显示,已成为国内最大SNS网站的人人网月度活跃用户数已接近1亿。
  
  SNS社区如雨后春笋
  
  人人网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并着手上市,也得益于中国SNS市场的发展。
  1999年,被认为是SNS概念最早的倡导者——周云帆、陈一舟和杨宁共同创办ChinaRen校友录。2000年9月,ChinaRen被搜狐收购。2005年12月,来自清华大学和天津大学的王兴、王慧文等几位大学生创立校内网(xiaonei.com),成为了中国最早的校园SNS社区。
  2006年,卖掉ChinaRen的陈一舟创立千橡集团,10月收购校内网,其他SNS第一目标依然锁定校园市场。但校内网、占座网都曾宣称将进军白领市场。2007年10月,曾创建校内网和饭否网的王兴推出真实社交网络海内网,这也是最早模仿全球最大SNS服务提供商Facebook(2004年创立)的商务类SNS社区。
  也就是在这一年,中国SNS开始快跑。
  2008年5月,开心网创立,流行于白领间,游戏结合邀请模式是其快速发展的根本。同一时间,日本软银注资3.4亿美元于千橡集团,而Facebook从微软和李嘉诚基金会获得巨额融资,国际主流资本市场对于SNS关注达到顶点。
  在人人网、开心网等SNS网站的推动下,中国互联网出现了“偷菜”高潮,这波热潮一度波及到大爷大妈级人物。
  之后,腾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建立朋友社区,新浪设立新浪空间,网易创建梦幻人生,甚至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华为等圈外人也相继介入。然而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SNS,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这个效果,只的是商业上的收益。
  
  盈利模式寻求新路
  
  长久以来,中国SNS以“广告+增值业务/服务付费”的模式获取盈利,但这种模式一方面依赖于网站自身的流量,另一方面依赖于广告主的认知及用户对应用的付费习惯,中国培育此类模式的土壤尚未成熟。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张亚男表示,尽管目前领先SNS企业可能获得部分收入,但是众多SNS网站仍处于生存与死亡的临界点。
  清科的意思很明显:中国SNS盈利模式不容乐观,更确切地说,面对用户粘性下降以及混沌的商业模式,使得中国SNS面临着生存考验。
  与此同时,中国风投们对于SNS又表现出暧昧不清的样子。
  据清科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网络社区已披露的投资事件为12起,已经披露投资总金额为1486万美元,主要集中在生活信息服务资讯社交网站方面。相比于电子商务、网络游戏等领域,SNS领域投资事件零星出现,且投资对象较为集中。
  2009年,面对用户粘性下降及商业模式不清不楚,许多SNS开始面临发展的瓶颈,甚至那些没有资金支持的垂直类SNS退出舞台。
  于此同时,SNS开始通过与电子商务的结合找到一条另类的商业模式。2009年12月,人人网携淘宝网、京东商城、呼哈网等推出基于社区网络的“人人爱购”平台;2010年,开心网引入特价机票查询、电影票购买、团购等服务,向业内昭示了SNS与电子商务融合与自我拓展之路;2011年3月,新浪收购麦考林部分股权,拟实现微博与电子商务的有机结合。
  SNS,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发展延续。
  对此,业内人士称,中国SNS艰难前行,势必需要在巩固自身的同时需融入新概念。比如说电子商务的引入,将使SNS通过建立如网络购物中心平台等模式衍生出交易费用提成、发行虚拟货币等盈利方式。
  为此,结合市场热度与资本呼声较高的电子商务,将成为SNS自我救赎的首选。但是,以何种方式融合电子商务以发展SNS模式最为有效?这一点,SNS企业仍在思考。
  
其他文献
全球航运业未能直接受益于世界经济复苏,今年以来表现普遍不尽如人意,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4月份连续7日下滑。业界对今年的前景表示担忧,认为日本的核危机、中东和北非乱局、中国内地加强宏观调控和新船大量交付这四大因素,都将对全球航运市场造成负面影响,2011年全球航运业将面对更大的经营压力。   具体到企业层面,中国远洋、中海发展、马士基等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和全面的运力结构调整,而且今后5年,惨烈
期刊
大好的春天里,申银万国等汇金系老牌券商只顾着看风景了。  据Wind数据,今年一季度A股市场IPO发行共81起,申银万国一单都没有捞到,眼睁睁看着其他30多家券商分食48亿元的承销保荐费。另两家汇金系成员银河证券和国泰君安证券则分别取得可怜的一单和两单业务。  错过的不仅是一季度。  平日吃惯了大龙虾的老牌券商,不爱吃小河虾。随着2009年IPO重启和创业板开闸,中小盘股成为IPO承销的主战场,然
期刊
细心的投资者也许记得,在2010年初栋梁新材(002082.SZ)召开的2009年年度报告说明会上,时任公司总经理的徐引生耐心地回答着投资者的提问,当时的他可能并未料到,这是最后一次以公司总经理的身份与投资者交流。  2010年5月12日,尽管徐引生本人不想辞职并在会上投了反对票,但其总经理一职最终由公司董事长陆志宝兼任,徐引生只保留董事一职。  数据显示,自2010年5月28日至9月15日,徐引
期刊
一季度IPO战场,硝烟四起。  胜景山河二次上会被否,将背后的承销商推向风口浪尖。首轮战罢,究竟有多少公司被否,哪家券商频频受阻,哪家券商屡屡得手?《投资者报》一一找出答案。  据统计,一季度上会企业71家,有10家券商的12个保荐项目被否,通过率和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10家券商分别是金元、海通、光大、华泰联合、宏源、中投、中航、德邦、国金、渤海证券。  光大证券成为被否概率最高的券商,三家上会
期刊
自创业板开市以来,顶着无数光环的上市公司破发的消息频频见诸报端,当中尤为显眼的就是位于深圳高新区的朗科科技(300042.SZ)。  上市一年多以来,朗科科技股价自2010年1月24日摸高60.83元后便掉头迅速下跌。一年后的1月25日,其股价更是以24.5元探底,跌幅近6成。  《投资者报》根据Wind数据统计,按照复权价计算,在所有创业板200家公司中,有51家公司破发,破发率高达25.5%。
期刊
今年以来最耀眼的私募基金要数华富励勤1期,截至4月8日上涨了29%,超越大盘20%,排名第一。  在震荡起伏的一季度,华富励勤为何能取得如此高的收益?  4月11日,北京华富励勤投资公司研发部经理郝瑞臣接受了《投资者报》记者的专访。他坦言:“一季度能有那么高的成绩,主要在于年初踩对了高铁板块,当然也有运气的成分在,我们刚进去,就受到整个市场的追捧。”  他表示,净值看起来涨势迅猛,但实际上公司一直
期刊
一年前,股指期货登场之日,市场群情激昂,对其寄予厚望。  一年后,有关股指期货的消息少了很多。其抑制股票现货市场过度波动以及机构套期保值的功能,都未有明确的体现,看起来仅是个演习板。  尽管如此,股指期货还是受到一群偏爱高风险投资者的追捧。截至4月12日,期指累计成交金额高达43万亿元,远远高于现货市场沪深300指数22万亿元的成交额度。  高涨的热情并未带来预期的成果,《投资者报》记者通过多方采
期刊
一般而言,买公募基金,往往倾向选择管理规模大和投资能力强的公司。买私募产品是不是也一样呢?  答案是否定的。  《投资者报》记者统计显示,截至2011年4月12日,今年私募基金共发行161只产品,同比增加68只,增幅近70%,距离2010年第四季度高峰时仅差31只。  其中,发行最多的公司为尚雅投资。2011年以来尚雅共发行了11只黄金优选(TOT)系列产品。其次是上海汇利资产,共发行了4只黄金优
期刊
购买过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对冗长、难懂的委托投资合约多数会有着非常深刻的印象。  面对这样的合约,大多数投资者可能没有耐心阅读,事实上,既然选择这种投资形式,就需要把合约中的每一个字仔细看清,因为这关系到投资者的切身利益。  至少要做到详细地阅读收益说明及风险提示。能够做到这点,将来会避免后期纠结与收益上带来的风险。  这点现在很多投资者已经开始重视,但却很少有人关注提前终止条款。  多数情况下
期刊
是坚持自己的特色,还是入乡随俗?这是一个问题。  2007年,宁波银行首先跨出宁波在上海建立第一家分行后,准备保持小企业贷款的特色,负责小企业贷款的人数曾经达到70多人,不过,三年多过后,做小企业贷款并不如像在宁波那样容易。做小企业贷款的团队人数也就只剩下二十几人,而人数最少时甚至只有十几人。负责小企业贷款的总经理也经过几任更换。  日前,一位熟悉宁波银行的人士向记者透露,宁波银行到了上海后,做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