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伟们该不该有自己的账户?

来源 :投资者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ri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是中国基金业13周年,也是开放式基金诞生10周年。
  4月8日与12日,在上海与北京分别举办了一场基金业高峰论坛:“首届全球基金峰会”和“第六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年会”。两次论坛的话题中心,都围绕着《基金法》修改。
  “今年基金业年会内容比往年更丰富,原因可能是今年《基金法》的话题更容易引起大家共鸣。”一位参加过历届基金业年会的基金业资深人士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主持人调侃到,还有个原因可能是监管层领导没参会,所以基金公司老总更能畅所欲言。
  记者注意到一个细节,本次北京论坛上深圳基金公司的老总要比北京“积极”。除了做主题演讲的华夏基金总经理范勇宏外,演讲名单上的其他三位北京基金公司老总,并未出现在会议现场。
  最勤奋的老总,当属交银施罗德总经理战龙,上述两次论坛他都参与了圆桌讨论,而他上任才两个多月。
  
  解决利益一致性问题
  
  此次基金业年会的主题是“基金业转型与可持续发展”。范勇宏在演讲开始,重点指出了过去理财市场的变化,从公募基金一枝独秀到多元化。
  目前,四大群体与公募基金一道组成了多元化的理财市场:一是阳光私募。目前有1600多只,管理的规模上千亿;二是银行理财产品。2010年银行发行理财产品近1万种,发行规模大约是7万亿元,比2007年1万亿元翻了7倍;三是券商理财。目前资产总规模有1500亿元,如果实行备案制发行会提速;四是投资性保险、PE股权基金等。
  理财市场从一枝独秀到群雄荟萃,公募基金的劣势也随之而来。
  公募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不同行业的相同理财产品,有不同的监管标准。“特别是对于股票型产品、高风险产品标准不一致,比如说公募基金经理不能投资股票等。”范勇宏说,“这对公募基金经理是不公平的。”
  他建议,对相似的理财产品,尤其是高风险理财产品,应该实行不同行业的监管条件,用统一标准来进行监管,同时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市场投资行为的监管。这样有利于遏制不公平竞争,树立投资者的信心,维护资产管理行业良好的声誉。
  解决方法上,一方面,需要外部来解决监管标准统一的问题,对相似的产品用相似的标准;第二,基金公司内部要改革。“改革现行的基金制度,特别要解决基金持有人的利益跟基金经理的利益一致性问题,让他们风险和收益都共担。”
  范勇宏拿自己在2007年10月的市场高点,要求公司旗下所有基金把仓位降下来为例进行了说明。他还透露,2010年华夏基金曾婉拒过机构200多亿的委托资金,原因是“我们觉得市场不太好做”。
  他还不忘分析今年的投资。“大家知道今年投资很难做,无论是公募还是私募,因为全球面临通货膨胀,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通货膨胀压力很大。”他认为,今后经济较快增长和通胀较高将在长时间内并存,所以投资者应该提高对通胀的容忍度,等通胀解决了市场会有好机会。
  
  分清产品监管与机构监管
  
  上海论坛中原央行副行长、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吴晓灵的“基金法修改中仍存四部分争议”,也被带到了北京论坛上。
  吴表示,《基金法》修订小组认为,证券基金是金融投资工具,属于资本市场投资工具的基金,应由证监会统一监管;银行、保险发起的产品,各由银监会、保监会监管;私募基金由银监会、保监会监管;享受国家优惠政策的基金、牵涉到社保的基金、政府产业引导基金,都要到发改委去备案。
  大摩华鑫总经理于华表示,要分清机构监管和产品监管的区别,“我感到公募基金最应该迫切考虑清楚的,是做出制度安排按照产品监管来进行管理。”
  此外,公募与私募竞争的是机制。“公募和私募差别在哪儿?为什么这么多公募从业者愿意到私募去?私募是有限责任制,运行机制和公募完全不一样,这两个不同的结构带来竞争的活力也不一样。现在扭曲的事情在哪儿?大家做的事情完全一样,竞争是靠机制在竞争,根本不是团队在竞争,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通过《基金法》修改。”
  近三年,基金业规模持续在2万亿到3万亿间徘徊,这也是基金大佬们头疼的。自2007年基金业形成3.5万亿元高峰值后,过去三年多时间,基金业实际份额不断减少,最新数据是2.4万亿元。与此同时,银行、保险、私募等理财产品总资产却在稳步上升。
  不过,战龙认为不用过分担忧,“从国内到国外,特别是国外几十年基金业发展看,基金行业都是靠牛市来推动的。通常都是在一个大的牛市来了之后,整个行业才随之大发展。国内基金业规模过去三年从高点下来,份额和规模都没有增加,这个现象很正常。”
  美国监管基金经理账户经验
  
  在最新《证券投资基金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中,首次提及基金从业人员将可买卖股票,一度引起市场的担心:在我国监管环境不完善的情况下,允许基金经理炒股会不会导致“老鼠仓”查证更难?
  对于监管层“堵不如疏”的思路,美国普信集团副总裁、大中华区总经理林羿表示,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也出现了几件引起公愤的老鼠仓事件,基金业也考虑过完全禁止基金业投资人员进行个人交易。但有三个原因让他们放弃这个决定。
  第一,禁止基金经理进行个人投资交易,会使很多优秀人才不愿意到基金业来工作。
  第二,美国基金业协会等自律组织,有能力建立统一严格的从业道德标准。
  第三,禁止基金经理炒股,对其本人是很不公平的。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们调查了当时美国最大共同基金麦哲伦基金的基金经理彼得?林奇,他在位13年中取得了29%的年均收益率。
  但林奇跟调查委员会的人说:“我个人管理基金的技巧、思想和理念,对股市的理解、分析、资产的配置、个股的选择,对估值的评估,绝大部分都是通过管理个人账户获得的。”这给他们的启示是,完全禁止会影响共同基金技术的发展。
  对于美国基金业极少出现违规事件,他认为三大规定很关键:首先,上市公司IPO规定投资人员不能参加,包括基金经理和分析师;其次,私募参与IPO时,必须披露所买过的股票,从而澄清潜在利益冲突。公募基金参与IPO,也要用与这家公司没有瓜葛的独立分析师;第三,对基金经理买股票制定禁止交易期,以避免各种欺诈行为。
  华夏大盘基金经理王亚伟曾透露,林奇是他的学习偶像,以他为代表的中国基金经理们会有林奇这样“幸运”吗?相信不久会有答案。
  
  
其他文献
一年前,股指期货登场之日,市场群情激昂,对其寄予厚望。  一年后,有关股指期货的消息少了很多。其抑制股票现货市场过度波动以及机构套期保值的功能,都未有明确的体现,看起来仅是个演习板。  尽管如此,股指期货还是受到一群偏爱高风险投资者的追捧。截至4月12日,期指累计成交金额高达43万亿元,远远高于现货市场沪深300指数22万亿元的成交额度。  高涨的热情并未带来预期的成果,《投资者报》记者通过多方采
期刊
一般而言,买公募基金,往往倾向选择管理规模大和投资能力强的公司。买私募产品是不是也一样呢?  答案是否定的。  《投资者报》记者统计显示,截至2011年4月12日,今年私募基金共发行161只产品,同比增加68只,增幅近70%,距离2010年第四季度高峰时仅差31只。  其中,发行最多的公司为尚雅投资。2011年以来尚雅共发行了11只黄金优选(TOT)系列产品。其次是上海汇利资产,共发行了4只黄金优
期刊
购买过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对冗长、难懂的委托投资合约多数会有着非常深刻的印象。  面对这样的合约,大多数投资者可能没有耐心阅读,事实上,既然选择这种投资形式,就需要把合约中的每一个字仔细看清,因为这关系到投资者的切身利益。  至少要做到详细地阅读收益说明及风险提示。能够做到这点,将来会避免后期纠结与收益上带来的风险。  这点现在很多投资者已经开始重视,但却很少有人关注提前终止条款。  多数情况下
期刊
是坚持自己的特色,还是入乡随俗?这是一个问题。  2007年,宁波银行首先跨出宁波在上海建立第一家分行后,准备保持小企业贷款的特色,负责小企业贷款的人数曾经达到70多人,不过,三年多过后,做小企业贷款并不如像在宁波那样容易。做小企业贷款的团队人数也就只剩下二十几人,而人数最少时甚至只有十几人。负责小企业贷款的总经理也经过几任更换。  日前,一位熟悉宁波银行的人士向记者透露,宁波银行到了上海后,做小
期刊
奇虎360的上市,给中国的互联网企业打了一阵兴奋剂。  已经在美国上市的企业,开始在市场闹腾,以期在股票回购中把握更好的机会;而那些尚未在美国市场着陆的企业,也开始摩拳擦掌,等待IPO的降临。  市场声音更是不绝于耳,人人网、开心网、商业社交网站LinkedIn等等,一度被塞给了即将上市的船票。  然而,坐上船,不一定能到达彼岸,SNS(社交网站)企业的路子,即便是他们自己,也想得不够清楚。   
期刊
“一直不知道隔壁那家单位是干什么业务的,整天紧闭着门,有客来访还要敲门对暗号,神神秘秘的。”一位姓陈的网友在微博上说。  紧闭大门、来人需对暗号,这经常是电影的情节,而对外挂牌的公司居然也上演现实版的一幕,究竟是个什么公司?  答案最终还是揭晓了:是一家专门做信用卡套现的公司。  这样的公司在2010年以前还很阳光化,但2009年12月份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一项司法解释后,这样的公
期刊
香港市场是一个奇特的地方,在这个国际化市场中,基本面、周边市场状况、流动性等等都是悬在头上的利剑。其间,有种种机会,种种诱惑,种种陷阱,作为利邦投资顾问公司(LBN)的CEO,郑心杰需要将这些因素一一考虑,并在股价与企业成长性中找到平衡点,介入、持有,直至卖出。    《投资者报》:在基金策略的构建以及买卖操作方面,你们遵循什么原则?    郑心杰:管理的4亿美元平均分配在两只基金里,对于如此庞大
期刊
“肥水不流外人田”。基金公司在股票交易分仓时,大部分不会忘记这一点,它们常常会尽力将股票交易放在自己股东的席位上进行,以帮助身为股东的券商,获得不错的回报。  《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统计,60家基金公司里,只要有券商股东的基金公司,大部分都在自己股东席位上进行大量交易。  2010年,这些券商股东共从自身投资的基金公司赚取交易佣金6亿元,约占总佣金额的10%。广发证券赚钱最多,共从基金公司收取交易
期刊
临近黄昏的香港中环热闹非凡,从湾仔的香港会展中心乘出租车过来,原本不到十分钟的车程却晃悠了二十分钟,着实让《投资者报》记者感受到了香港政治及商业中心的繁荣气息。  抬头望去,香港特区政府、跨国金融机构、外国领事馆、立法会大楼高耸林立。位于中环西北方向的永安中区大厦依旧灯火通明,众多投资机构在此地安家落户,利邦投资顾问公司(下称“LBN”)就是其中一员。  走进LBN,办公室和会议室隔间而立,不大不
期刊
基金公司在银行和证券公司面前总是显得那么大方,程度甚至超过了对基金投资者。  据《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统计,截至2010年末,基金投资者共交给基金公司2.5万亿元资产管理,但是在年终结算时,只能看到51亿元利润。  银行和证券公司从基金公司得到的收益远不止于此。2010年,银行从基金公司收取的托管费为53亿元,更有甚者,证券公司从其身上赚取交易佣金62亿元。  从收取交易佣金的比率来看,各家证券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