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开放语文课堂

来源 :课外语文·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yan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考试为中心,过分注重分数,割断了语文课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只有扬弃封闭式课堂教学,采用开放式课堂教学,语文课堂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开放;语文课堂;教师思想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开放式教育是针对封闭教育来讲的,是一种鼓励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开放性体现在:开放的空间、开放的环境、开放的课程、开放的态度、开放的资源运用。开放式语文课堂,给孩子一个幸福自豪的童年!
  一、教师思想的开放——课堂开放的前提
  教师要树立教学改革的教育理念,敢于挑战旧的课堂模式,勇于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营造和谐欢愉的课堂教学环境。其次是在这个环境中,教师不再是绝对的权威,不再扮演“传授者”的角色,而是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把学生视作朋友,欣赏每一位学生,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习的方法,提供有关知识,讨论疑难问题。他不仅走下讲台,甚至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千方百计地到学生心灵世界中寻找自己的助手,和学生建立互助的关系。只有语文教师更新教育理念,解放教育思想,提高自身素质,语文课堂才能形成开放性的格局。
  二、学习内容的开放——课堂开放的关键
  (一)引进“活水”——时文美文
  语文课在完成教材规定内容的同时,课堂里引进优秀的课外作品,将课外阅读纳入语文课程体系,这对拓宽学生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审美情趣,提高其写作能力,无疑是大有益处的。我们做过调查,语文学得好的同学,总有一个共同点:爱看课外文学作品。小说、散文看多了,自然语文水平就提高,写作能力就提高,“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往今来成功者的亲身经历无不证明这一点。因此有计划地增加一些课外教材,能给课堂注入生机,给学生美的享受,激发其学习兴趣,所以我选用了巴金的《雨》、叶圣陶的《藕与莼菜》、王蒙的《想念冰心》、屠格涅夫的《麻雀》、契诃夫的《胖子与瘦子》、贾平凹的《溪流》、林语堂的《秋天的况味》……,大批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引进课堂,大大丰富了学习内容,开阔了学生视野,陶冶了学生情操,调动了他们学语文的积极性。
  (二)向课外延伸——注重运用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习必须尽可能和生活沟通,课堂语文学习与学生社会生活语言实践应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根据这一原则,语文教师还应当把学生的视野引向广阔的社会天地,使学生能摸到时代的脉搏,不至于死读书。现代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从化妆品、啤酒广告到电器产品的说明书,从青山绿水的公益宣传到电影电视的介绍,无一不是语文知识的汇合。因此,我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并吸收学习,一方面把社会生活语言引入课内,丰富课堂学习,另一方面指导学生学习生活语言,丰富自己的语言。
  (三)订阅报纸杂志——交流学习
  每个学期,我都精选了几种适合中学生阅读的报纸杂志,如《中学生时代》《语文报》《中学生天地》《中学生写作与阅读》,做到每人一刊一报,课外每星期读一二篇,做一些读书笔记,并定期开设阅读课,检查课外阅读情况,交流学习心得体会。
  三、教学形式的开放——课堂开放的切入点
  (一)比较阅读教学
  学习《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增读金辉文的《湖群,在消失》两篇说明文,让学生明确当前保护生态环境的紧迫感。比较阅读,能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既使学生一劳多得,也使教师事半功倍,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二)讨论教学
  在赏识课文过程中,让学生阅读,师生共同提出问题互相讨论,各抒己见,问题的答案不一定是唯一的,而应该是多元的。讨论式的教学形式,能融洽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能力、语言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把我们的教育内化成学生的自我教育,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音乐幻灯多媒体教学
  音乐幻灯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介入,更使语文课教学形式多元化,使教学更直观,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更深。
  四、学生思维的开放——课堂开放的突破口
  (一)讨论问题,激发思维开放
  教育学家认为教育最理想的思维是提出一个问题,从中引出大量知识。任何思维都始于问题,这就是说在课堂中要让学生重视对问题的思考,通过思考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这要求教师联系教材和学生实际,向学生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鼓励他们思考,拓宽他们思路,引导他们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如学习《狐狸和葡萄》一文,学生们了解寓言的内容之后,我设置了几个问题,从哪些地方看出葡萄成熟了?狐狸为什么说它是酸的?课文告诉我们什么寓意?学生讨论后认为此文是告诉人们不要自欺欺人,可有的同学认为狐狸的做法有一定的道理,既然实在无法得到心仪的东西,那就转而安慰自己,以求心理平衡,具有现实意义。这种逆向思维是智慧的火花,创新的表现,老师一定要给予鼓励和肯定。
  (二)学生自己设疑,训练思维开放
  教学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的思维火花往往是遇到要解决的问题引起的,教师要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大胆探索的能力,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对教村自行提出问题,自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这种形式能极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多元想象激活思维开放
  在阅读和写作中,让学生把教材内容进行扩展、补充、延伸也是一种有效的开放思维的办法,如《皇帝的新装》皇帝回宫后,皇帝、大臣、骗子和平民百姓间又将上演一出怎样的戏来?是喜、是悲、是闹?是含泪的笑,是辛酸的浪漫……学生们的想象多姿多彩,也合情合理。
  总之,当我们在语文课堂中实践了开放性的教学之后,我们的语文课就完全有可能成为学生心灵自由飞翔的天空,成为学生心灵泉水充分奔涌的溪流,学生的语文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就一定能较快地提高。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信息化已经成为当前社会新的标志,信息技术更是渗透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会计信息化已然成为一种新的
无数的农村语文教师可能都有相同或相似的感受,上课走神,课堂气氛沉闷,互动效果不好,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农村学校的一线教师。本人是一名多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教师,惊
【摘要】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是促进学生知识积累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是高中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创造了条件和可能性。本文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入手,结合教学内容,就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提出了建议和意见,希望对于今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以及改革的顺利进行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關键词】信息技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业务不断增加,内外部市场环境和相关法律政策不断变化,企业需要处理的数据与资料越来越多。因此,如何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本文通过分析张培基先生英译作品《故都的秋》,从文化背景,语句基调及词汇结构方面进行剖析,认为译文贴近原文,体现了原著自然传神而意境完美的风格。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应用于骨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11月在我院骨科治疗的9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常规组,常规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行循征
知识产权法教学教学目的是培养在实际法律工作中能够正确应用知识产权法律知识的具有综合素质的职业法律人,而知识产权法内容的丰富性、综合性决定了知识产权法教学必须转变
我国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的《语文》(汉语文)教学,由于在实际实施中存在诸多的原因,无法编撰统一的教材,在教材的选择上比较驳杂。因此只能在教学方法上寻找一些共同的思路,使少数民族
"三"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间,与人事物就那么有缘,的确满眼皆是,处处可见,但它只是水浒全传这条巨龙的一鳞半爪,只是这座冰山的一石一角。望古典小说艺术爱好者,不妨也对施
【摘要】文言文课堂上,要把相应的历史知识穿插在教学中,这样能激发学生对文言文及语文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方法上不但要灵活、科学、有效,还要从学情的角度出发考虑和改善教学方法,对于学情的分析就是学生在学习上有什么特点,学习方法、习惯、兴趣、成绩等都是怎样的;设计理念有三个方面:教学方法、学法指导和教学设想。让学生积累较多的文言文知识,这对教学工作也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学情;高中文言文;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