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公务员考试中的“三不完”法则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lvk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激烈的就业压力下,公务员职业的稳定性、较高的福利、高声望性等特性被广大求职者所追捧,以致公务员考试正成为社会的一个新热门。在公务员考试中存在着做不完、复习不完、写不完等“三不完”法则,考生如何应对这一法则,将决定能否在公务员考试胜出的关键。
  关键词:公务员 考试 “三不完”法则
  
  公务员被广大求职者认为是一“金饭碗”,众多求职者都想进入公务员队列,以致公务员考试已经成为社会的一个新热门。大多考生追求公务员职位是因为公务员的高稳定性、高福利性、高声望性等,如上海、北京、深圳、广东、江苏、浙江等直辖市和经济发达省,公务员平均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同时在现今的就业压力情况下(如表1所示),使得众多求职者尤其是应届毕业生都投入到考公务员的大军中去。但是,这么多人对公务员岗位报以这么大的热情关键在于现今的公务员考试是基于“公平、公正和公开”原则上进行,激发了他们公务员考试的热情和信心。
  


  
  一、公务员考试概述
  
  2007年11月6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人事部)根据《公务员法》(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的精神,颁布了《公务员录用规定(试行)》。其中,第三条规定:录用公务员,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采取考试与考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国家公务员考试(以下简称“国考”)都是在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下进行的,确保考试过程中的公平、公正和公开。
  每年一次的国考基本上是定在11月份末,按此推算,国考的招考公告和大纲基本上在10月份中旬出来。如2009年国考公告和大纲是10月13日发布,10月15日-24日进行报名,11月30日(11月份的第四个周日)进行考试。而各省级公务员考试(以下简称“省考”)基本上都会在国考以后,因为国考是把握本年度各地公务员考试的方向标。
  无论是国考还是省考都会吸引很大部分考生参加,使得公务员考试的竞争越来越激励(如表2所示),在这样的情形下,公务员的考试难度也在逐步加大。从公务员考试科目《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简称“行测”)试题量上来看,在考试时间120分不变的前提下,国考从原先的120道题目到现在的140道题目,每题答题时间从1 分/题到53.1秒/题;现今各地的公务员考试科目行测都参照国家的标准,每题基本上在1分钟以内。《申论》试题的材料阅读量从原先的3000字到现在的8000字左右。可见,公务员考试的难度随着考生数量的增加和国民素质的提高而逐渐加大。
  


  
  二、公务员考试的“三不完”法则
  
  在考生数量逐年增加、考题难度逐渐加大的情况下,通过笔者的研究,公务员考试出现了“三不完”法则,指的是做不完、复习不完、写不完。
  1、《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让你“做不完”。行测试题量加大,到2008年题量已经达到了极限——140题,要求考生120分中里面完成(如表3所示)。而且部分题目的阅读量很长,如言语理解和资料分析等。一般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是不可能的。
  


  2、常识部分让你“复习不完”。从历年的公务员考试大纲中看到(以09年国考大纲为例),常识判断测查的内容涵盖法律、政治、经济、管理、历史、自然、科技等方面。而且每一方面的内容都是一个学科或者是一个专业所涵盖的内容,在大纲发布后短短的近45天里面,要想把这七大块内容复习完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3、《申论》让你“写不完”。申论试题的阅读量是逐年加大,到现在材料是8000字左右,考试时间是150分钟,总共3-4道考题,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写总数近2000个文字,并要求这些文字很精炼。因为考试时读申论考题材料跟平时的阅读不一样,给定的材料要求考生要读懂、读明白、读透,所以考生读材料基本上要花去45分钟到60分钟的时间,在这样的情况下用剩余的时间写近2000字的申论就显得很局促,并且绝大部分考生是很难在正常情况下写完。
  
  三、公务员考试方法与技巧
  
  在“三不完”法则的困扰下,考生都认识到了公务员考试的难度,绝大部分考生对于公务员考试无从下手,主要是对公务员考试精神理解的不透,未走出“三不完”法则的困境。如何走出公务员考试中“三不完”法则的困境,则是公务员考试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1、正视公务员考试大纲
  每当中考、高考、研究生考试、司法考试等各种考试,考生都抱着考试大纲研究好长一段时间,而在考公务员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公务员考试大纲。公务员考试大纲虽然表面上看起来空而短小,但是里面却蕴含着考试的方向和技巧。在研究大纲过程中,考生可以将今年的大纲和往年的大纲相比较,看差异性在哪里,而这些差异性正是考试关键所在。同时,要注意给定例题的解题方法,这些解题方法很有可能是今年考试过程中要用到的解题方法。
  2、《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行测是让你做不完的,而且考官在出题过程中也不希望你能够做完整个试题,因为在设计考题的过程中,从出题者的解题思路去解题,在120分考试时间内是刚刚好把试题做完的。在这样的前提下,考生要注意有所选择题目。因为,行测最后的成绩不是每题平均分配的,而是根据考生的答题情况再给定设置的分数权重,如果错误率越高那么此题权重就大,错误率越低权重越小。
  在这样的情况下,考生在复习过程中,首先要明确五大类题目(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中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在考试过程中一定要把自己的优势项目做对,对于自己弱势项目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加强训练,找准方法。如,数量关系中的数学运算,数学运算每年基本上是15道题,要求你15-20分钟之内完成,很多考生把数学运算题目理解成为“应用题”,以致在解题过程中用解方程的方法来解,那么这样势必会增加做题时间,这样就陷入了出题者的“陷阱”;考生一定要理解数学运算一定不是通过“解方程”来求解的。
  【例题】:某高校2007年度毕业学生7650名,比上年度增长2% 。其中本科毕业生比上年度减少2% 。而研究生毕业数量比上年度增加10% , 那么,这所高校今年毕业的本科生有:
  A .3920 人 B .4410 人
  C .4900人 D .5490 人
  【解答】:此题用列方程是可以解。但是,通过仔细分析题干,抓关键词,我们对这道题目只需2秒就可以解,这道题目中一个关键的原则是:“人没有半个”,不存在0.1个人。所以ABCD中的四个备选项乘以102%是个整数的,那就是正确答案。所以此题毫不犹豫选C。
  所以,行测中每类题目要找准此类题目考查你的什么能力,根据能力点去寻找方法,这样才能在公务员考试中胜出。
  3、复习常识要学会“舍得”
  按照“三不完”法则,常识是让你复习不完的,所以复习常识的时候要有所侧重,抓主要矛盾。常识主要复习以法律知识的运用为主,这样就会有的放矢,因为我们国家是法治国家,一直在推行依法治国,所以作为一名准公务员应该具备一定的法律常识。
  但是,这些法律知识是以基础性为主,为体现“公平、公正”,考试中常识的命题肯定不会考到专业性的法律知识,所以考生复习法律知识的时候只需要掌握基本的常识就可以了。考生在复习中先一定要把法律知识先掌握,再如果有时间的话去复习其他的除法律外的六个部分。
  4、申论考试要学会读材料
  申论主要通过应试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应试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考试中,申论的材料近8000个字,分15-20个小材料,而且这些材料很散,要求考生自己去总结。
  申论材料通常涉及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要求应试者能够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全面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并能在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基础上,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或解决方案,准确流畅地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面对繁杂的材料,考生在考试过程中,一定要对每一则材料进行小结,这样在小结的基础上才能得出整个材料的主旨思想以及所要表达的社会热点和社会本质现象。
  在复习过程中,考生要多看近一年度发生的社会热点,多分析,并且多练,必要的时候要记忆些展现政府执政理念的关键语句,如“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公务员在工作中要热情、依法、奉献和负责等经典语句。
  此外,在公务员考试过程中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通过答题来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考官的思路来解题,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学会“舍得”,这样才能在公务员考试中更能胜出一筹。
  
  参考文献:
  [1]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考试大纲.http://www.mohrss.gov.cn/mohrss/index1.html :2009-10-13.
  [2]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招考公告.http://www.mohrss.gov.cn/mohrss/index1.html :2009-10-11.
  [3]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09年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信息.http://www.mohrss.gov.cn/mohrss/gwy2009/User
  Control/Student/StudentIndex.asp
  [4]陈国梁.公务员考试应试要点和解题要决55 秒突破法[M].江苏教育出版社.江苏.2007:50-53.
  [5]公务员考试编写组.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M].中国铁道出版社.北京.2008:11-30.
其他文献
二硫化碳(Carbon disulfide,CS2)为工业上常用的一种有机溶剂。近年来,其对男性生殖系统影响的报道越来越多。前期研究结果表明CS2可导致雄性大鼠下丘脑-垂体-性腺(Hypothalamic
白菜型北方小油菜异花授粉率高,品种之间容易相互串花,加之开花期间蜜蜂甚多,天然杂交率达到95%以上。同时,从常规杂交育种实践中看到,白菜型北方小油菜和其他作物一样,杂交
豆科牧草山西省天然草地面积甚广,约5,500万亩,相当于全省耕地面积的76%左右,主要分布在山区。以多年生牧草为主,种类甚多,资源丰富,是发展“草地畜牧业”的重要物质基础,也
摘要: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之一。人的全面发展是指全社会成员的德、智、体等诸方面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在历史新时期,要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实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和塑造现代人格。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 个体价值 社会适应能力 精神需求 现代人格    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
天麻(Gastrodia elata Bl.)属于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产我国,以四川、云南、贵州、陕西等地为最多,其次是湖北,吉林也有分布。天麻无根无叶,适应凉爽、湿润的环境,一般分
摘要: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半叶在西方社会广为流行的一种哲学和文化思潮,其思想是建立在对现代主义的反思和批判基础上的,为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多尔将后现代主义引入课程领域,对课程做出了新的解释,对教育研究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多尔 后现代主义 课程观 课程研究 启示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20世纪后半叶开始广为流行于西方社会的一种哲学和文化思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推行军队保障社会化,是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的重要内容,对于统筹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提高军队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的能力,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十五”时期的成功实践,为推进军队保障社会化打下坚实基础    根据中央军委的决
基于问题的学习(PBL)和网络学习共同体是当前网络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从介绍网络学习共同体和PBL的概念入手,设计出基于PBL的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模型,并对其要素进行研究,
目的:采用自主制备的烟气提取物(cigarettesmokeextract,CSE)研究其细胞毒性,并探讨黄芩苷对香烟烟气提取物引起的人肺泡上皮细胞损伤的作用,为下一步开发添加植物提取物的减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要使课堂生动活泼,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这就需要改变陈旧的教学方式。所以开放式教学将成为一种新的数学教学方式。  教育对象都是青少年,他们的事业在未来,也就是我们的工作对象都具有未来的性质。未来是充满开放性和不确定性的。既然我们的工作对象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