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物理基本学习方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960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初中物理学习要掌握一些方法,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事半功倍。本文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听课效率,作好复习和总结,正确对待练习题,注意观察和实验等方面作了探讨。
  关键词: 初中物理 学习方法 兴趣 复习
  
  一、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
  
  兴趣是学好物理的重要因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兴趣的途径很多,从学生角度:应注意到物理与日常生活、生产、现代科技密切联系,息息相关。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的物理现象,包含了很多的物理知识,如:说话时,声带振动在空气中形成声波,声波传到耳朵,引起鼓膜振动,产生听觉;喝饮料时、钢笔吸墨水时,大气压帮了忙;走路时,脚与地面的静摩擦力帮了忙,行走过程中是由一个个倾倒动作连贯而成的;淘米时除去米中的杂物,利用了浮力知识;一根直的筷子斜插入水中,看上去筷子在水面处变弯折;闪电的形成,等等。有意识地在实际中联系到物理知识,将物理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学生会明确:原来物理与我们联系这么密切、这样有用,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从教师角度:应通过生动的学生熟悉的实际事例、形象的直观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等引入物理概念、规律,使学生感受到物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结合教材内容,向学生介绍物理发展史和进展情况以及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广泛作用,使学生看到物理的用处,明确今天的学习是为了明天的应用;根据教材内容经常有选择地向学生介绍一些形象的物理典故、趣闻琐事和中外物理学家探索物理世界的奥妙故事;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提出一些趣味性思考性强的问题,等等。教师从这些方面下功夫,可以使学生主动地对物理产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激情。
  
  二、提高听课效率
  
  学习期间,在课堂中的时间很重要。因此听课的效率如何,决定着学生的基本情况。要提高听课效率,学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课前预习能提高听课的针对性。学生在预习中发现的难点,就是听课的重点;对预习中没有掌握好的有关的旧知识,可进行补缺,对新的知识有所了解,以减少听课过程中的盲目性和被动性,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预习后把自己理解了的知识与教师的讲解进行比较、分析,可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2.听课过程中要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不能开小差。全神贯注就是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做到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学生若能做到这“五到”精力便会高度集中,课堂所学的一切重要内容便会在自己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要保证听课过程中能全神贯注,不开小差。上课前必须注意课间十分钟的休息,不应做过于激烈的运动、争论或看小说、做作业等,以免上课后还气喘嘘嘘,思想不集中,而不能平静下来,甚至大脑开始休眠,所以应做好课前的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
  3.特别注意教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教师讲课的开头,一般是概括前节课的要点、指出本节课要讲的内容,是把旧知识和新知识联合起来的环节;结尾常常是对一节课所讲知识的归纳总结,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本节知识方法的纲要。
  4.做好笔记。笔记是将上述听课中的重点、难点等作出简单扼要的记录,记下讲课的要点,以及自己的感受或有创新思维的见解,以便复习、消化。
  5.要认真审题,理解物理情境、物理过程,注意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坚持下去,就一定能举一反三,提高迁移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做好复习和总结
  
  1.做好及时的复习。上完课的当天,必须做好当天的复习。复习的有效方法不是一遍遍地看书和笔记,最好是采取回忆式的复习:先把书、笔记合起来,回忆教师上课时讲的内容,例如:分析问题的思路、方法等(也可边想边在草稿本上写一写)尽量想得完整些。然后打开书和笔记本,对照一下还有哪些没有记清的,把它补起来就使得当天上课的内容巩固下来了,同时也就检查了当天听课的效果,也可为改进听课方法及提高听课效率提出必要的改进措施。
  2.做好章节复习。学习一章后应进行阶段复习,复习方法也同及时复习一样,采取回忆式复习,而后与书、笔记相对照,使其内容完善,最后应做到章节复习。
  3.强化实验操作的基本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如天平、秒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等基本仪器要求做到“五会”,即会合理选择,会调式校正,会正确使用,会准确读数,会判断故障。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有计划地予以落实,认真上好学生边学边实验课。边学边实验课一般包含下列三个环节:“设疑引学,辨疑解难,释疑巩固”。“设疑引学”是教师通过一些物理现象和问题情景,使学生产生疑问,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辨疑解难”是要求学生对他们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假设,猜想结果,拟定实验方案,并在学生实验和测定的基础上开展讨论、分析。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讨论、练习等,从而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释疑巩固”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排除疑问,通过练习、应用和小结等来运用和巩固所学的知识。上好边学边实验的关键在于放手让学生去看、去想、去做、去说,尽量让学生提出问题,大胆猜想,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教师的主要工作是在巡视中“布疑”、“点拨”,对学困生进行适当辅导,对难点、重点和分歧大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如学生在做串、并联电路实验后,学生已熟知一般情况下,开关处于断开时,用电器将停止工作,开关处于闭合时,用电器正常工作。教师可向学生提出,在一个电路中,有一个电源,一个开关S,两个灯泡L1和L2,若这两个灯泡串联,当开关S断开时,L1、L2均正常;当S闭合时,L1停止工作,L2正常工作,这种情况存不存在?画出电路图,从而让学生冲出“开关只能与用电器串联”的思维定势,既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到此结束这节课,悬念留下了,这就为课后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探究的话题,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和能力训练得到延伸。
  总之,边学边实验,必须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要设计边学边实验的梯度,帮助学生步步深入。在设计方案时,应事先了解学生实际,对实验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可能遇到的困难等,都做充分的估计和准备,以便边学边实验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
其他文献
当前,伴随着我们国家对义务阶段教育的重视不断加深以及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原有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更好的适应新时期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特别是初中阶段语文的学习,由于
产Vero毒素大肠埃希氏菌(Verocytotoxin-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 VTEC),又称产类志贺氏菌毒素大肠杆菌(Shiga-like toxin-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SLTEC),是指能够
在初中数学常态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数学技能,要给学生安排适宜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有效融入初中生个体生活当中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应当着重分
表格是常见的表达信息的方式之一,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物理学习之中,对于学生发现和归纳知识,训练学生的设计能力有很大的作用。在平时的教与学的活动中,要有意识地运用表格这一有效形式,帮助学生展开学习,非常重要。本文就表格展开讨论,希望对学生有所帮助。    一、表格的作用    1.表格能帮助同学们归纳所学知识。知识的归纳方法很多,常见的有:知识结构图、方框流程图、树干图、列表格等。表格具有简洁明确、信
采集麻鸭、鹅、斑头雁和鸬鹚等水禽血清,以辛酸-硫酸铵法提取水禽IgY,利用Hiload16/60 superdex200 prep pg凝胶柱,以500μL上样量、0.3mL/min流速对粗提水禽IgY进行纯化,收
在新课程不断深入改革发展的当下,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坚持做到数形转换的途径;由数到形的转化;由形到数的转换途径;数形结合思想这几大关键方面,有效的提高学生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现代教学所培养的人已不再是那种文化知识的传承者,而是能够不断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紧跟时代步伐,具备一定创造力的新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变换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注意学生各方面能力,尤其是创造能力的培养。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首先应该了解什么是创造力。创造力就是创造者在创造动机和创造意识的支配下,运用一切已知信息,通过创造思维和创造方法产生出新
校本教研就是以校为本的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中心下移到学校,乃至课堂中,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由此可见,教育工作的重心已不再只是教给学生固有的知识,而是转向培养塑造学习型的人才。因此,教师的教学观念的自我更新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紧迫。  “教学”可以说是校本教研的主阵地,也就是教师为了改进自己的教学,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并在自
摘要: 观察是一种心理活动,是一种有计划、有步骤的知觉。本文就实验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做了研究  关键词: 化学实验 观察力 培养和锻炼    在化学实验中,实验、观察和思维始终是联系在一起的。正如门捷列夫说过的:“科学的原理起源于实验的世界和观察的领域,观察是第一步,没有观察,就没有接踵而来的前进。”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首先抓住学生的观察力进行培养。笔者认为要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观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