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导学案课例研究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j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下,导学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融合了导、学、练、等几大功能于一体。教师在导学案的设计编写中,将与课程相关的大量资料编排在导学案中,不但节省了学生预习的时间,也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有力武器。《念奴娇·赤壁怀古》新授课导学案主要有自主预习——合作探究——引领探究——拓展练习——我的收获这五个环节。
  [关键词]导学案课例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30018
  【内容分析】本课处在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这个单元学习的是宋词。宋代诗词的鼎盛时期,名家辈出,风格各异。赏析这首词要在理解作品内容的基础上,感受本词雄浑壮阔的意境,了解苏词豪放的风格。
  【学习目标】
  1.诵读吟咏,感受本词雄浑壮阔的意境。
  2.掌握常用鉴赏古诗词方法。
  3.了解作者壮志未酬的苦闷。
  【学习重点】
  1.情与景的自然结合。2.了解苏词的艺术风格。
  【自主预习】
  1.注音:纶(guān)巾 樯橹(lǔ)华(huá)发 还酹(lèi)淘(táo)
  2.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
  ①浪淘尽(冲洗) ②千古风流人物(有丰功伟绩的)
  ③人道是(人们说是) ④雄姿英发(指周瑜的风姿与才情卓越不凡)
  ⑤一尊还酹江月(还是把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3.知识链接
  ①了解作者
  苏轼( 1036—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文學家,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嘉祐进士。他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推行新法,他极力反对,出任杭州等处地方官。又因作诗得罪朝廷,被捕入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时,旧党当权,召还为翰林学士;新党再度秉政后,又贬惠州,远徙琼州,后死于常州。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书法四大家”。
  ②相关背景
  《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写于苏轼谪居黄州游赤壁时(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七月),作者时年 47 岁。作者早年颇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屡遭贬谪。来黄州之前,因“乌台诗案”他曾下狱,险遭杀身之祸。但他为人旷达,尽管政治上失意,却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这首词就是他这种复杂心情的集中反映,词的格调是豪壮的,跟失意文人的同主题作品显然不同。
  4.整体感知:
  ①读——朗诵作品,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苏词豪迈的语言。(教师做范读及指导)
  ②品——每每古人游历名山大川,必有所感。从文中题目《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赤壁怀古”,大概感知本词的内容是什么?
  明确:缅怀古人,有感而发
  ③思——研读全文,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上片,描绘赤壁的景色 ;下片,周瑜的丰功伟绩和此人的感慨。
  【合作探究】
  (一)研读上片
  1.题为“赤壁怀古”,上阕中写了哪些景观?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用一个词概括景物的特点。
  明确:景观——大江、故垒、乱石、惊涛、千堆雪。景物特点——雄奇壮观、气势磅礴。学生可以自由概括景物的特点,教师加以指导。(例:雄浑、壮阔、恢弘、磅礴)
  2.同学们虽无法亲眼目睹赤壁壮观的景致,却可以感受雄浑的意境,得益于作者精妙绝伦的用词。思考:上片中哪些字较有韵味。有何妙处?
  明确:“穿”写出山崖高耸入云的动势及山岩的陡峭。
  “拍”写出了江涛的力度,拍击江岸,澎湃有声。写出了骇浪与江岸搏击的力度。
  “卷”写出了波涛翻滚,力量浩大,汹涌澎湃。展示了一幅阔大的雪浪图。
  “惊”写巨浪;“淘”长江奔流之态。景、人融合,历史淘尽小人物。创造了一个深邃的意境。
  妙处:诗人采用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让人联想到三国时期复杂动荡、波澜壮阔的时代特征和赤壁之战惊险激烈的恢弘场面。笔法肆意洒脱,意境雄浑开阔,豪情可吞吐风雷,在大江汹涌奔腾,使人想起锦绣山河中涌现的千古风流人物。
  3.“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一句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承上启下,由状景过渡到述人。前句总结上阕,是作者不自主发出的感叹,后句是由江山引发出的思考,如此江山,必然会产生许多与之相称的豪杰。
  (二)研读下片
  1.下阕聚焦在哪个英雄人物?——周瑜
  2.阅读下片,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英雄周瑜?
  明确①称呼(周郎、公瑾):尊敬。
  ②生活(小乔初嫁了):美人爱英雄
  ③外貌(雄姿英发,羽扇纶巾):风度翩翩、潇洒从容
  ④能力(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以少胜多
  小结:意气风发、春风得意的形象。
  【引领探究】
  1.下片塑造青年将领周瑜的形象有什么用意?游赤壁战场,因眼前之景,忆往昔之事,感自身处境,抒自己情怀。我们能体会到词人怎样的情怀?
  明确:周瑜苏轼
  年龄:34 岁47 岁
  生活:幸福美满屡遭不幸
  外貌:英俊儒雅早生华发
  际遇:功成名就壮志未酬
  ↓↓
  意气风发壮志难酬
  2.苏轼的散文在宋文中成就最高。 作品中不乏对社会的干预和对人生的思考,传达乐观旷达的精神和宠辱不惊的阔怀,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是积极还是消极?
  明确:苏轼此时已经47岁了,他被贬到黄州,游览赤壁美景,当前之境,既激起了苏轼仰慕英豪之情,也引起了他壮志难酬之痛。 作者虽然壮志难酬,但面对如此雄伟壮阔的景象,他迅速地从这种惆怅失意中解脱出来,表达他特有的旷达洒脱的感情。
  3.本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上阕咏赤壁,下阕怀周瑜, 作者怀古伤今,借古传颂英雄业绩,述自己不能建功立业,壮志难酬之感,词作抒发了他内心忧愤的情怀。
  4.《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公认的豪放派代表作,其“豪放”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描绘壮阔之景。不仅写出了滚滚长江的气势如虹,而且融入英雄豪杰的非凡业绩,将如画江山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引发读者的认同感。
  ②刻画英雄豪杰。上片描写赤壁壮阔之美,肯定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关键作用,隐含对周瑜的赞扬;下片着力写他的才华和功勋,塑造一个年少得志而从容娴雅的儒将形象,借称颂周瑜来抒发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③意境雄浑开阔,语言豪迈大气。
  【拓展练习】
  写一写:在波澜壮阔的历史中,谁是你心目中的“千古风流人物”?你心目中的“他”有哪些好?
  【我的收获 】
  小结:本词虽抒发壮志难酬之感,但在词的创作中渗透进了作者作为豪放派代表所特有的豪放的风格,苦难是时代对这位天才的玉成。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当你遇到人生苦难时,抱怨无济于事,伤感徒增烦恼,所以要学会自我解脱和心灵释放。
  (责任编辑韦淑红)
其他文献
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以及质量控制的重要性,针对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进行详细探究.
在新中国诞辰70周年之际,回望自己从懵懂少年,成长为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这受恩于我们伟大的祖国、组织的培养、老师们的谆谆教诲、《财务与会计》等杂志的抬爱,还有学生们
期刊
期刊
目的 寻找桑螵蛸内植物源成分,探索药材来源.方法 采用色谱法分离虫类中药桑螵蛸的化学成分.结果 分离得到二萜、黄酮等5个化合物.其结构鉴定为7-oxo-15-hydroxydehydroabie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lowly gains traction in South Africa After the easter holiday,12-year-old Mamoekadi Mashabela and her parents drove some 30 km fro
期刊
在广东边防总队医院脑外科促清醒中心病房里,曾经的植物人黄日添正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认真地做着康复训练。在医护人员和家人不懈地坚持治疗和精心呵护下,这位因车祸深度昏迷
服务亮点rn金发物业在嘉信帝苑项目采用借鉴香港先进模式并结合顺德实际情况的物业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践行“心的沟通,心的服务”宗旨,专注卓越服务品质的实现.以“专业、专注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持续深入,高中语文教学需要紧跟教育趋势,实现教学突破.散文阅读作为语文阅读的重要环节,教师需要对学生审美素养加以培养.本文便从散文阅读教学出发,先对
本文从工程项目管理的原理出发,探讨了工程项目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新进展,以及项目管理在我国国情下的具体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加快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发展的步伐,把我国
教育实践学认为,数学学科形成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实践探索、不断丰富发展、不断补充完善的前进过程,实践性、发展性是数学学科所具有的根本特性之一.初中生是学习活动的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