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师培养体系建构与实施

来源 :中小学教师培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er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代下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逐步形成,新时代劳动教育成为培养人的重要途径。从分析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师培养体系建构的意义及特征出发,初步探索该体系建构的流程及“三级八段式”课程,并以福建省三明地区为试点实施及评估,积累一些经验,以期为我国其他省份开展相关教师培养提供一定的启示。
其他文献
促进教师境界的养成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教师境界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所达到的境地和程度,是教师内在精神修养和外在行为的集中展现。它存在于教师所开展的教育活动之中,并通过教育活动得以确证。教师境界的高低直接影响教育的境界。教师境界的养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教师内在修身与外在践行的过程。教师要注重自我修炼,树立大教育观念;回归“生活世界”,过有境界的教育生活;扩展生命体验,强化意义世界的生成与建构;重视知行统一,倡导在行动中提升境界。
开展学校文化建设是近年来中小学教育改革中的一项重要议题,很多学校都进行了相关探索,笔者也了解过许多学校的文化建设情况。在笔者看来,要想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坚持以下几个基本遵循。  一是坚持人本性,忌背离人道。好的学校文化一定是聚焦于师生的生命成长,以促进师生发展为旨归,这应该是学校的基本价值遵循。移动互联时代,很多教育现象和问题一旦发生,就可能被迅速报道、围观甚至放大,其中有些現象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思
基于大概念视角研究长篇小说阅读的一般路径是:紧扣长篇小说阅读中的大概念,采取单元整合方法,进行项目式学习。通过大概念帮助教师从繁杂众多的学习内容中理出头绪,抓主要矛盾和本质问题,实现学生高阶思维携带低阶思维的进阶式学习。
立足于教师线上研修的实际,基于全视角学习理论的内涵和理念,建构了教师在线研修的双环多维互动模型,该模型以学习者、培训者,需求、目标及互联网构成外环运行系统,以课程、资源、任务、评价形成内环运行系统,双环相扣,实现教师在线研修中各种要素间的多维互动,促进在线研修过程中教师学习的真实发生,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学监控是指教师针对自己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的自我监督和调控。教学监控能力是推动教师教学能力提高、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培养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两条主要途径是改善基本“认识”、掌握基本“策略”。
作为后学晚辈,我其实和陶西平老先生并不十分熟悉,中小学管理杂志社和北京教育学院的很多领导和同事都比我更了解陶老。我能有幸写陶老,一是因为他和我们杂志的特殊渊源,1987年,《中小学管理》在他和学院老领导们的直接推动下创刊,陶老担任首任主编(1987-1997年)和编委会主任(1997年至他去世),我来到杂志社已18个年头,一直在陶老的影响与指导下工作。
价值引领者作为融通教师教育责任与学生自主发展的综合性角色定位,超越了价值权威者和价值中立者的二元对立倾向,成为当前教师在价值教育中的理想角色样态。但在实践过程中,意向迷失、角色焦虑以及支持缺位等因素却妨碍了教师对于价值引领者角色的践履。为此,需要通过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提供恰当的教育支持,以及激发持续的自我修炼等方式,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价值引领意识、增强教师的价值引领能力、充盈教师的价值引领底蕴,帮助教师真正担负起引领学生价值成长的责任。
摘 要 品,是我国古代诗歌鉴赏的主要方式。品诗可以沿着品读—品味—品评这个逐渐递升的路径,实现对诗歌文本的深度探索。   关键词 诗歌鉴赏;品读;品味;品评   一、古代诗论中的“品”   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品,众庶也。从三口。人三为众,故从三口。会意。丕饮切。七部。凡品之属皆从品。”从字源学看,“品”本意是多人、众人。后来,引申出名词和动词义。名词义主要是“品类”“类别”;作为动
教师“读·思·行”校本研修中的个体与组织知识转化是指在教师读书、思考与行动的研究修习活动中,由教师读书、经验与反思所获个人知识通过读书交流、实践互动等转变为超越个人、为组内成员所共享的组织知识,同时读书研修所形成的组织知识也会潜移默化影响教师个人知识。建构教师“读·思·行”校本研修中个体与组织知识转化的模型,展现了“个体化”“外在化”“组合化”“社会化”和“内在化”的知识转化过程。同时,提出促进“读·思·行”校本研修中个体与组织知识转化的若干策略。
精确性是数学的三大特征之一,也是现代社会和未来社会的各行各业的需求。从数学文化、教育目的的角度,回顾数学精确性的教育价值,积极探索实现这种教育价值的方式,并以此引起数学教育教学对精确性更多的关注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