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深度学习”及其翻译问题

来源 :现代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louc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深度学习”频现于教育界和计算机科学领域,出现了指称同一但内涵相殊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这一概念按语境加以区分,并提出贴切的名称翻译方案.经追溯分析可以看出,机器的“深度学习”得名于人类学习,它是一种概念隐喻,其本质是算法及算法规定下的运算过程,最终的“学习”结果可以预测;人类的深度学习则涉及情感、环境等因素,是诸多变量共同作用下的复杂心智活动,其结果因人而异.由此可见,译名不能简单混用,故提出新的译名建议,以避免因译名不当而出现混淆概念的现象.
其他文献
古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块瑰宝,在小学阶段开展古诗文诵读的现实意义在于“以诗明理,以诗激情,以诗益智,以诗育人”.在小学阶段开展古诗文诵读应该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并将之融于校园文化建设中,与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此外,文章还总结了古诗文诵读的有效方法.
“知”与“道”是中国哲学范畴中的重要术语.“知”字从“口”、从“矢”,蕴含了中国古人对语言与思维之关系的理解.“知”又通“智”,“智”为“道”,“道”兼有道路、行走(引申为实践)、言说、办事之门道与天地之大道等义项.“知”与“道”的诸多义项间具有一种张力,构成了中西哲学皆关注的“语言——思维——实践——世界”这一经典论题.通过对“知”“道”“知道”与“不知道”的分析,能够揭示出中国哲学在处理这一论题上的特色,即以“行”(实践与体验)贯通“言”“器”“道”三者,进而揭示中国哲学的特质,即“由词通道”“道不离
在新高考模式下,各个地区的高中都将进行课程及教育模式的变革,以设计与学生发展潜能、需求相匹配的教育体系,使学生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当前,普通高中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但同时也迎来了重要的教育发展机遇.文章重点对新高考模式下普通高中教育面对的挑战及变革路径进行了探析.
“双碳”目标自提出以来在中国迅速推进.文章系统梳理了中国实现“双碳”目标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提出了中国可重点开展行动的领域和方向.研究认为,现阶段中国实现“双碳”目标面临着碳减排压力大、时间紧、代价高、技术储备不足、发展不平衡、摆脱“碳锁定”成本高、碳定价机制不成熟、利益调整复杂等挑战.同时,“双碳”目标的提出为新冠疫情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传统产业的低碳转型创造了绿色复苏的机遇,拓展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并为其难点问题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未来中国应在推动科技进步、发挥好碳市场作用、扩大绿色投资等方面持续发
《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的发布,标志着国际中文教育迈上了更加规范化、标准化的新台阶.从标准来源的可靠性、等级划分的科学性、四维模式的创新性和等级标准的实用性等方面,对新标准进行深入探讨.并从语音教学的连贯性、汉语教学模式的转变、加强词汇教学深度、增加翻译能力训练四个方面,阐述了新标准对汉语学习者言语交际能力、语言基本技能以及汉语教学工作带来的深刻影响.
“不孝有三,无後为大”是《孟子》中的名言,意思明白清楚,向无异议.刘霖映先生对此却提出新解:“後”乃“后”之假借,训“尊者”;句意为“不孝有三级,目无尊长居首”.这一新说不符合原文的语法、语义规则和中心意旨,也缺乏故训支持.“後”仍应从赵岐旧注,训“後嗣”.今人在阅读传统经典时,对前人旧说当然不必迷信,但当提出新说时,必须以文献语言事实为依据.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教师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情境,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其心理机能的全面、和谐发展,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在语文课堂中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有利于学生思辨与探究能力的发展,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现代汉语中,“这本书的出版”“春天的到来”等结构中VP的词性是否发生改变,一直是学界讨论的热点.随着句法构词理论的发展,语素和词两个核心概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为词汇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初始结构中,“NP的VP”中的VP是完全不具备语法特征的词根,它所具有的语类特征是由功能语素赋予的.这样一来,就可以解释存在于该结构中核心的性质与整个结构的性质相违背的矛盾,核心与向心结构之间的理论难题也将迎刃而解.
《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的发布与实施,为国际中文教育提供了教材编写的新依据.对五套有代表性的教材进行调查,分析这些教材所选取初级语法项目的具体状况,并与《等级标准》进行横向对比,可以发现,这些教材与《等级标准》存在一定的不对应性.同时,确定了 63项初级核心语法项目,为今后的教材编写、汉语教学提供参考.并针对国际中文教育教学的新变化,提出了相关建议.
网络词语是适应网络社交需要而产生的.网络词语的产生与使用,不仅提高了网络交际的效率,也丰富了人们的交际语言.以“打call”为例,对其构词、语义、语用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其存在的合理性,进而探究网络词语长期存续的原因,主要有意义的明确性、语言的经济性、应用的广泛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