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来源 :大众科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se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提高课堂提问教学有效性是每个教师永恒的追求,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也倍受关注。恰当的课堂提问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作为数学教师,应千方百计地激“活”学生主体意识,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他们去乐于问题, 敢于解决问题;体会到课堂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激发兴趣;提问的精与准; 教学气氛;提问权;赏识学生
  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疑才会有问,有问才会有思,之后才会有新的发现,寻找到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教学技能。良好的课堂提问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精心设计问题、讲究提问艺术,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找到自信,充分自如的展现自己。
  一、巧编故事,引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应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思维,努力探索新知。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先编这样一则故事:猴王给两只小猴子分月饼,请小朋友们用手指的个数来表示每只小猴分得几块月饼。(1)有4块月饼,平均分给两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几块?学生很快伸出两个手指头。(2)有两块月饼,每只小猴分得几块月饼?学生伸出一个手指头。(3)有一块月饼,平均分给两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几块月饼?学生被难住了。有些学生伸出弯着的一个手指头,说:“每只小猴分得半块月饼。”教师再问:“你们能用一个数来表示这半块吗?”这时,学习一种新的数——分数,就成了学生的迫切要求,激发了他们学习新知识的强烈欲望。再如在教学“小明的一天”的时,首先让学生猜这样一个谜语:“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却能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该睡觉。”然后又根据书本的四幅插图,编出小明是如何爱惜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的故事。这样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了,学习效果自然很好。
  二、教师要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
  如果在课堂上教师一脸严肃、不苟言笑,使学生战战兢兢、如履薄冰,那么课堂必定会显得死气沉沉、毫无生机。教师应该以平视的目光看待学生,给学生一种安全的心理支持和精神鼓励.学生才会不怕出错和失败,学生的个性、创造潜能才能被开发出来,这样师生之间形成互动的对话平台,这时提出的问题,才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关注的真正的问题,才有进一步解决的价值。如果上课时,教师常讲一些健康有趣的笑话作为开场白,尽量用生动风趣的语言来吸引学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老师真诚的微笑、鼓励的眼神,热情的话语无疑是学生放松心情、敢说、敢想、敢辩、敢質疑、敢挑战、敢批判的“催化剂”。学生的心灵解放了,才会思维敏捷,个性飞扬,才会主动参与积极探求,才会有师生互动教学,才会有真正生动活泼的课堂。
  三、要注意课堂提问的“精”与“准”
  课堂提问必须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准问题的切入点,要问到关键处,问到点子上,问出精彩来,问出实效来。为此, 教师必须做到:
  1、要把握问题的难易,做到适合适中。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尽量设计让学生“跳一跳能够着”的问题。因为问题太易会使学生提不起数学的兴趣,问题太难又会使学生失去信心,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
  2、要注意提问的语言,做到表达要准确。数学语言的特点是严谨、简洁。教师的提问语言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语言表达要准确精炼,不能模棱两可。如在教学中会出现这种情况,对于45-8,教师提问:“45是什么数?”学生可能会回答:“是两位数?”“45比40大”等,若教师问:“45在这个减法算式中,称它是什么数?”,学生就容易说出正确的答案。 又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口算》时,教师在出示了“小卡车、小轿车、大客车”及各有多少辆之后,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根据这些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这时第一个发言的学生提出“谁比谁多多少辆?”,紧接着,其他同学受到启发也提出了“还有谁比谁多多少辆?”、“谁比谁少多少辆?”等一大串问题。显然学生的回答不是老师所期望的,但根本问题却是教师的提问不够精确和准确所造成的。
  四、尊重学生的提问权
  教师要允许学生质疑,热情地为他们创造吐露思想的机会。对于学生的质疑,要在态度上给予鼓励,方法上加以指导,让学生在教师亲切、赞赏的言行中产生强烈的思维意向,积极进行思维活动。
  五、教师要赏识学生,多鼓励学生
  教师要用经常的鼓励和赞美来激发学生的热情。如要经常说:“回答得真好!”“你真棒!”“说得好极了!”“你真聪明!”,杜绝“这样简单的问题你都不会!”“你真蠢!”等说法。
  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教师只有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认识,才能在教学实践中让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表现得淋漓尽致,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智力角逐的乐趣!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中阶段,是一个学生要面临的最重要的学习阶段。可以说它是你要去技校,普通大学、或者名牌大学的门槛。适当改变授课方式,冲击枯燥繁重的高中化学教学模式,可以让高中学生更容易吸收知识的精髓。生活化教学,结合生活中的实际观点,从生活入手,来配合化学课本中的硬性知识,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并能培养学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  新的教學理念正在不断深入,在响应教育要求的同时
期刊
摘要:课后作业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同学们提高语文学习质量和语文学习能力具有重要影响。教师应当积极地对课后语文作业进行探究,使同学们能够通过语文作业,掌握语文知识并进一步检查自己的语文学习现状。同时,也通过课后作业,使同学们对语文学习形成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后作业;设计策略  引言  当下小学语文教师对课后作业的布置不够重视,教师应当注重改变这种情况。由于语文
期刊
摘要:培育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从来都是中国教育追求的目标,但劳动教育存在与课程安排、课程设计脱节,难以融入的缺陷,因此在课程教学中很难融入劳动教育。而物理这一学科是一个起源于劳动,对于物理知识的实践运用也与劳动实践密不可分,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可以渗透劳动教育的内容,以丰富对学生劳动教育的内容,笔者以沪粤版初中物理教学内容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具体策略进行分析。  关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初中语文教学有了新的教学要求。作为中学生的必修科目,语文教育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和家长的重视。其中阅读能力的提高,对于培养学生们的语文综合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们的阅读能力,是广大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就此进行简要探讨,希望对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教
期刊
摘要:学习可以开发智力,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的目标,提高孩子的自身素质,加强自身修养。随着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总体文化层次正在逐渐提升。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文化教育质量,智力开发也随之成为了千家万户所关注的重点问题。  关键词:益智学具;小学数学;教学  引言  益智学具的出现,让学生能够在玩的过程中开发智力增长智慧。益智学具是能够辅助孩子学习知识、认识世界的有效工具,通过吸引他们的好奇心帮助
期刊
摘要:新时代的背景下,社会在进步的同时教育改革也在不断深化。在我国,教育事业取得的丰功伟绩不在少数,国家的教育快速发展,但是,在当前的教育中仍然有学困生的问题存在。尤其是小学课堂上,这个问题的存在无疑是数学课程有效施展过程中的拦路虎,需要我们共同重视这个问题,分析原因,并制定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转化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困生问题的看待与转化是需要老师和同学
期刊
摘要:应用心理效应,就是当学生形成最佳兴奋灶的同时,给予心理感应,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就化学教育来说,认真研究发展学生个性与非智力因素的问题,对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趣谈;化学;教学;艺术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科夫曾强调,学习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他认为“重在形成和依靠学生学习的内部诱因,着力予给他们创造舒畅而愉快的学习氛围”。应用心理效应,就
期刊
摘要:新课标的颁布对学生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音乐素养占有了重要的地位。为了更好地提高音乐教学的课堂效率,引入古诗词歌唱的方法就成了行之有效的途径。一直以来,由于各种原因,教育环节对于音乐的重视程度都不够高,音乐教育的方法也是乏善可陈。那么,将古诗词与音乐相结合,一方面可以弘扬传统文化,一方面也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两全其美。  关键词:古诗词;小学音乐;应用  引言  音乐作为人类文明的标志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孩子们在小学期间就开始接触数学这一科目,数学贯穿着我们的一生,是学习生涯当中非常重要的学科,所以对于提高小学的数学教学质量问题的意义就非常重大了,因为数学的知识繁多、并且过于抽象复杂,如果小学生们仅依靠这些没有处理过的理论知识,来进行学习是无法完全有效的掌握其中的奥秘,有专家研究发现:在老师们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将数形结合思想应用加入其中,可以极大的提高数学课
期刊
摘要: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普通话是他们必须要参与的一门课程。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时代,在开展中职学前教育普通话课程教学的时候,有效地引入信息技术是必然趋势。目前,普通话水平测试已经全面实现了用计算机多媒体来辅助评测,所以,在日常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也应该让学生充分熟悉计算机多媒体的操作,能在实际测评中降低紧张感。本文就分析了如何在中职学前教育普通话课程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策略。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