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怎样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关键是要充分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创新性学习的理念,有机结合“自主、合作、探究”的现代学习方式。为此,联系自己的教学研究与实践,谈谈阅读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三个层面。
一、在“自主”提问中开发探究思维
“自主”精神是《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的语文课的精髓。很多教师普遍认为:“探究性阅读”要从学生的问题开始,但我更深的体会是课堂上多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这才符合《语文课程标准》提倡的“自主”精神。现在反思我们以前的语文阅读教学,在“自主”学习方式上的最大失误就是老师代替学生过多地提问,问的方式,问的角度,问的语言都是教师精心设计的,认为这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探究能力”。但真正一堂课下来,收效如何?结果事倍功半。如何培养学生课堂上自己提问,我认为首先是要让学生“敢问”,然后才“会问”。但不管问题提得怎样,哪怕是幼稚,错误或一文不值,只要是学生“自主”的,就有助于培养“探究性阅读”的能力。
二、在“合作”学习中培养探究精神
“探究性”阅读不是叫学生“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培养一种“合作”精神,并且指出这种合作精神是“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必备的一种素养”。事实上,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离不开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而互相补充、分头解疑、整理完善等等这些都是合作表现,所以很多有经验的老师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学习。
三、在迁移训练中提升探究水平
探究性阅读能力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由生到熟、由扶到放的迁移过程,也就是《语文课程标准》中说的“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这种迁移首先取决于课中探究过程的引导,然后教师设计类似探究专题让学生尝试再探究,达到熟练,形成能力。教师要从单元训练着眼,具体课文入手,来做这项工作。如我教《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人教版第11册)一文时,课中探究的专题是:“为什么要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我当时处境怎样?”其中以“肖邦热爱自己的祖国”为重点,师生共同探究,找词句,品读词句,领悟词句,都是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共同实践,然后回读课文,探究肖邦为什么要把心脏带回祖国的原因。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能力”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由一个被接受者成为一个主动探究者,从中获取知识,开发能力,提高素质,让新课程理念真正走进课堂。 (作者单位:江西省泰和县万合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刘伟林
一、在“自主”提问中开发探究思维
“自主”精神是《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的语文课的精髓。很多教师普遍认为:“探究性阅读”要从学生的问题开始,但我更深的体会是课堂上多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这才符合《语文课程标准》提倡的“自主”精神。现在反思我们以前的语文阅读教学,在“自主”学习方式上的最大失误就是老师代替学生过多地提问,问的方式,问的角度,问的语言都是教师精心设计的,认为这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探究能力”。但真正一堂课下来,收效如何?结果事倍功半。如何培养学生课堂上自己提问,我认为首先是要让学生“敢问”,然后才“会问”。但不管问题提得怎样,哪怕是幼稚,错误或一文不值,只要是学生“自主”的,就有助于培养“探究性阅读”的能力。
二、在“合作”学习中培养探究精神
“探究性”阅读不是叫学生“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培养一种“合作”精神,并且指出这种合作精神是“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必备的一种素养”。事实上,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离不开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而互相补充、分头解疑、整理完善等等这些都是合作表现,所以很多有经验的老师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学习。
三、在迁移训练中提升探究水平
探究性阅读能力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由生到熟、由扶到放的迁移过程,也就是《语文课程标准》中说的“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这种迁移首先取决于课中探究过程的引导,然后教师设计类似探究专题让学生尝试再探究,达到熟练,形成能力。教师要从单元训练着眼,具体课文入手,来做这项工作。如我教《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人教版第11册)一文时,课中探究的专题是:“为什么要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我当时处境怎样?”其中以“肖邦热爱自己的祖国”为重点,师生共同探究,找词句,品读词句,领悟词句,都是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共同实践,然后回读课文,探究肖邦为什么要把心脏带回祖国的原因。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能力”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由一个被接受者成为一个主动探究者,从中获取知识,开发能力,提高素质,让新课程理念真正走进课堂。 (作者单位:江西省泰和县万合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刘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