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调动积极性的有效方法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j120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017-01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在教学中多进行鼓励,通过适时适度的鼓励评价给学生以自信、以鼓舞,使学生在和谐的情感状态下自主学习、自愿探究、自主发展,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谈谈教学中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方式之一——鼓励。
  一、鼓励性评价的时机要适当
  对学生行为的积极转变应给予及时的评价,及时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为产生的结果:那些能产生积极结果的行为,以后会经常得到反复;相反,那些会导致消极的结果的行为,以后得到重复的可能性很小。所以,我在评价中就运用了正强化,即用某种有吸引力的结果。如认可、表扬、激励等,创造一种令人满意的环境,以表现对这种行为的肯定。比如,我班的一部分学生,作为留守儿童,爷爷、奶奶管不了,不想上学、自由散漫,对学习不感兴趣。我就利用学校举行的一些集体活动让他们参加,使他们在活动中有突出表现,老师一定要不失时机地予以表扬,使他们对学校对班级感兴趣。
  为了激励学生不断进步,我从不放弃激励自信与强化自信的机会。当学生不敢举手时,我静静的注视等待并鼓励“你能行”;目光期待和语言激励是对学生的一种无形的激励,学生在老师的期待与信任中获得了自信。当学生有出色表现时,我会号召大家一起鼓掌,会说:“老师相信,你以后会做得更好。”用更高、更具有挑战性的标准要求他们,使他们在更高的层面上产生新的需求。学生会因此而增强信心更加努力,抓住时机,使不同学生在不同层面取得不同进步。有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长此以往,学生在鼓励中学习,会觉得有信心,也就感到学习是一件挺有趣的事,学得轻松,学有成效。
  二、鼓励性评价的方法要多样
  1.教师“语言”鼓励评价
  在实施鼓励性语言评价时,要以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学生,对学生学习的任何一个方面的进步,无论其现状何等不理想,离教育目标有多远,都应该通过评价加以肯定,鼓励学生不断进步,不断发展。一句简单的“你真棒”,“老师非常喜欢你”等等,都能拉近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增强亲切感。就算当时学生在发言时出现困难,教师的一句“我想你一定在思考,大家再给他一点时间,好吗?”这样不仅使学生树立了学习的信心,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还使学生更爱学习。教师的体态语言同样能使学生体验成功,它传递着丰富的信息。如:点头表示同意、赞同、肯定;侧头表示关注、倾听、感兴趣……。更重要的是要有真情实感,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成功之乐。
  在他们做巩固练习时,即使是错了,只要字写得好,也边点头边说:“老师真喜欢你写的字。”当他们面对简单的问题勇敢地站起来,并回答正确时,老师也要高兴地给予鼓励,他们内心的激动是可想而知的,而这种激动是来源于老师真情的评价,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2.利用鼓励性评价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教育孩子热爱集体。做为老师,可以把自己工作、生活的过程中发生的事讲给学生听听,或者适时的从网上下载一些相关的事例,给孩子以正确的引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加强意志力的锻炼。人往往有很大的惰性,所以必须有决心、有恒心,坚持与惰性做斗争,防微杜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好的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从日常一点一滴抓起,比如,捡了一片纸屑,帮助同学扫了一次地,借给同学一只铅笔等,都给予及时的表扬、鼓励。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共同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
  3.积极鼓励独立自主,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学习者通过自己练习、探索、发现,所获得的知识才真正有效。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激发自主学习的动机,让学生乐学。动机是内驱力,自主学习需要一种内在激励的力量。如果学生对自己从事的探索活动具有强烈的欲望和追求,这种内驱力就能把学生内部的精神充分调动起来,从而有效持久地投入探索活动。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烈的特点,通过创设情境,鼓励学生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产生对新知识的需要和渴求,并在兴趣的激励下形成探索动机。
  营造民主氛围,让学生愿学。教师要转变角色,努力营造出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通过生说生评,生说师评、师说生评等形式,让学生自己获得问题的解决,使学生走向成功,体验到成就感;适当组织学习竞赛,开展合作学习,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使学生愿学、乐学。从而使自主学习得以体现。学习者不会思考,掌握不了学习的方法,单靠死记硬背来获得知识,必然失去求知的兴趣。要鼓励学生敢问、善问,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辩驳别人,发表相反意见。在课堂互动中交换思考所得,从而不断修正自己的答案,真正体验探究的乐趣。另外,教师还要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尽量多地动手操作。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做一遍。”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也就是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发展的过程。
其他文献
【摘要】全纳教育的实施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全纳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要积极参与全纳培训,要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提高科研能力,同时要坚持个体发展与群体发展相统一。  【关键词】全纳教育 教师专业素质 专业发展  【基金项目】连云港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1111669)。  【中图分类号】G76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
【摘要】本文通过对现行离退休人员养老待遇政策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建立养老金增长机制,提高基本养老金计发基数,创建养老金奖励制度,提高养老金待遇标准和护理费待遇的办法与途径,从而达到提高离退休人员养老金保障水平。  【关键词】离退休人员 养老待遇 办法与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013-01  一、高职院校离退休人员养老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银行业不仅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然而,随着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大,城市商业银行柜员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职业兴趣越来越低
【摘要】随着国家整体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制定,天津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港口城市和金融中心,提出了“爱国诚信,务实创新,开放包容”12字的天津精神。如何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践行天津精神,培养好、服务好学生,是每一个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天津精神 高职教育 天津海河教育园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011-01  天津
【摘要】基础教育是各层、各类教育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基础教育的课程、教师与教学问题,既彼此制约,又彼此依存,是协调的整体。基础教育的改革必须解决课程问题、教师问题、教学问题,而这三个问题的核心是要解决基础教育的社会性问题,即课程的社会价值、教师的社会定位、教育的社会内涵。  【关键词】学科课程 教师发展 教师教育 课堂教学 教师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
【摘要】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知识总量呈爆炸式发展趋势,这就要求大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获取知识和技能,学会学习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项基本能力,作为高校教师,必须引导大学生学会学习。  【关键词】基础力学 学会学习 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015-01  一、培养大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研究式的学习能力  
摘要】细节决定成败,我们用心观察并努力创造出几个精彩的、个性的教学细节,就可能活化课堂,绽放精彩,提升课堂实效。一是课前预设,点燃快乐;二是课堂生成,启迪智慧;三是课后反思,继续精彩。  【关键词】教学细节 精彩 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018-01  面对复杂艰巨的教学任务、周而复始的课堂教学,也许我们的课堂教学无法做到尽
Under-ice ambient noise in the Arctic Ocean is studied using the data recorded by autonomous hydrophones at the long-term ice station during the 9th Chinese National Arctic Research Expedition. Time-f
The sea ice concentration observation from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includes the spatial multi-scale information.However, traditional data assimilation methods cannot better extract the valuable infor
职业高原是员工在职业发展中的停滞期。职业不仅是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手段,更是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然而,随着组织结构发展的扁平化以及人才竞争的愈演愈烈,职业高原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