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性教学方法的应用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xu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中学习阶段的各项课程中,生物课程是非常重要的科目之一,学生生物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了理科综合的考试成绩。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广和应用,如今的高中生物教学课堂上教师采用各种教学手段以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本文对此展开探讨,分析启发性教学方法的应用与效果。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启发性教学方法;应用效果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广与应用,各大高中学校教师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寻求探索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方法,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启发性教学在时间推移与实效性获取上得到了更多教师与学生的认可。
  1 高中生物教学课堂上启发性教学简述
  1.1启发性教学的含义
  启发性教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根据实际的教学任务以及学生学习客观规律,采用多元化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启发性教学的引导下,更主动地进行思考与学习。如今的各大学校的教学课堂上,启发性教学方法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采用。
  1.2启发性教学的原则
  1.2.1自主性原则
  由于高中阶段,学生面临了很大的高考压力,因此这个时段的教师在教学课堂上通常会严苛管教,采用保守而死板的教学方式授课,这种教学理念应用于注重实践理论相结合的生物课程上,则会大大减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用启发性教学方法,不但要侧重知识的传授,而且要提供足够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实践,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2.2独立性原则
  受到传统课堂教学的影响,我国当前的高中教学课堂上教师不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单向传授知识的现象还大量存在,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严重缺乏独立思考的机会与能力。启发性教学的引入,能够为学生提供思考的过程与机会,在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找到适合自身学习的方法,培养独立性。
  1.2.3融会贯通原则
  生物课程的学习,实际上就是对世间万物产生整体性认识和深入了解的过程,与人类的生存、生活、演变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充分利用这门课趣味性的特征,采用启发性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在产生浓厚兴趣的前提下,对已有知识、学习知识进行不断的开拓与创新,并在牢固掌握生物学知识以后,将其与自身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融会贯通,用生物知识指导生活问题。
  1.2.4举一反三原则
  由于生物学科具有生活化的特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联,因此,具体到实际的高中生物教学课堂上,教师应该引用更多的生活实例,突出说明生物学科的重点知识,并逐渐进行相关知识的链接与引导,通过大量生物知识材料的收集与整理,努力拓展生物教材涉及的各方面內容,做到教材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知识相互结合、举一反三的启发式学习。
  1.3启发性教学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课堂上的原因
  在高中各门科目当中,生物是重要的学科之一。过去我国传统的教学注重基础学习,应用到生物学上却无法发挥实效。由于生物学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广泛,教师必须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和教材的内容设计,采用引导加启发的方式才能实现有效的教学目标。再结合生物学注重理论实际相结合的特点,启发性教学更要注重学生现实生活与教材资料的有效结合,充分将生物的趣味性展现出来,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4启发性教学应用的优劣势分析
  高中生物教学课堂上运用启发性教学方法,就是利用教师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培养独立思考,动手实践的能力,优势十分明显。但如果教师引导不利,则很容易让学生在引导下产生过于依赖的行为,反而降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2 高中生物教学启发性教学方法研究
  启发性教学方法在高中生物教学课堂上的应用必须采用科学合理形式进行,将启发性教学方法的原则融入于生物教材的学习中,在学生深度学习生物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力和学习能力,最终实现启发性教学应用的价值与意义。
  2.1目标启发式
  启发性教学的应用首要前提是明确教学目标,教师要根据高中生物学习的性质、基本内容、学习任务以及学习要求进行设计,同时明确课程的各个单元与环节的内容,为学生指出目标性的重难点以及需要掌握的程度。比如,在学习《光合作用》时,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目标指导并启发,依据以下启发性步骤:思考光合作用原料和产物,掌握场所条件知识,并了解光合作用的意义,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哪些生产中应用了光合作用的实例。关于这些启发的提出,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以合作学习的模式对光合作用知识与材料进行收集整合,利用课堂时间进行交流探讨,最终得出结论,明确章节学习目标。
  2.2层层递进式
  生物学很多章节之间的知识内容具有层层递进的关系,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也必须根据生物知识的逻辑性进行科学的教学编排,最常用的方式则是导入问题,引发讨论。比如在讨论孟德尔的实验,关于动植物杂交总结遗传规律的问题,教师可以先将问题抛给学生:孟德尔的实验为什么能取得成功?学生带着疑问进入课本的阅读与学习,并跟随教师引导逐渐找到思路:孟德尔的实验成功地对材料进行选择帮助他走向成功?在相对形状的杂交试验中由一对向两对增加实验并总结遗传规律,帮助他走向成功?利用数学的统计原理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准确的计算与统计,结果成功证实了理论,帮助他走向成功?在得出统计结果以后,采用假说的形式进行解释,推翻结果,反复探究的科学精神帮助他走向成功?通过假说演绎的方式实验再实验,最终证实结果的正确性使其取得了成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除了得出答案以外,也获得了成功的秘籍,那便是热爱科学、严谨态度、勤于动手、挑战传统。这些结论的总结,能够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并在获取生物知识的基础上,激发了学习的无限动力。   2.3情境模拟式
  情境教学形式在启发性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在高中生物课堂上通过动画、演示、视频或是交由学生独立操作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学习并掌握知识。过去传统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往往采用挂图、黑板、传统文字教科书等媒体进行教学,而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教学方法深入课堂教学,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图文并茂的形式极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充分利用先进科技带来的便利,为学生在生物课堂中创设情境,有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理解记忆的能力,帮助学生将生物知识转向生活化实践学习。比如在学习“细胞分裂”以及“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与暗反应”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则可以利用溶液反应的实验,为学生创造教学情境。又比如对学习内环境稳态问题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进入实验室试验,从创设问题情境入手,引导学生对问题研究展开讨论,增强学生对内环境稳态内容的认识,进而利用直观的形式与实验,启发增强学生动手实验的自主性,以达到课堂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2.4幽默教学式
  现代高中教学课堂上,教师给予学生知识的传授不仅仅通过语言表达,还要加入表情元素、动作元素等,以达到意会和传神的启发性效果。在声情面面俱到的前提下,学生才能在知识上有所领悟,感情上有所感染,理解记忆的程度也更为深刻。比如在学习有关“肽键”的知识时,很多学生对这两个字感到陌生,有的甚至书写过程中也会出现写错字情况,这样的情况一旦出现,即便学生最终掌握了相关知识点,但也给了考试中錯别字扣分的机会。这个时候,教师力求通过幽默的语言为学生缓和学习气氛,强化关键知识的理解记忆:“肽键”和“太监”都有一点,同学们可不要写错别字,肽键的章节知识在生物学和考试中可能会占有很大的比分,那可不是市场上20块一斤的“牛腱”所得取代的,注意“肽键”的书写哦。这样的幽默式语言教学适时地给了学生错别字书写的警醒,在启发学生正确书写的过程中,也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学生牢固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3 结束语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广与深入,高中生物教学课堂中引进了多种有效教学方法,创新课堂教学。启发性教学无疑是使用范围最广、应用效果较好的一种教学发展方式,如今已经被我国广大的高中教师与学生接受。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采用启发性教学,就必须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生物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启发学生在观察、阅读和思考的过程中逐渐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最终提高高中生物课堂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高红雷.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3,5(22):14-16.
  [2]张萍.学案导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上的应用研究[J].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3(01):22-23.
  [3]刘珊珊.问题情境在高中生物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现状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2013,12(05):41-42.
  [4]苏艳菊.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J].新课程(下),2014,1(28):17.
  [5]王淼.现代启发式嘉兴偶饿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师范大学,2014,3(21):44-45
其他文献
《商务礼仪》这门课程主要是讲授学生今后在作为商务人员在商务交往的过程当中为了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遵循良好的商务行为规范准则的课程。面对现今“95后”大学生学习的积
摘 要:自我效能感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关于社会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学生不同的自我效能感对于二语习得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本文首先阐述自我效能感对学生二语习得产生的影响,结合自我效能感的内涵,分析影响自我效能感产生的主要因素,以期找到提高二语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学生自我效能感;二语习得 ;学习焦虑  一、学生自我感知在二语习得中的不同表现  学生在第二语言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使之在最佳的状态下自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才能使学生在自己的起点上得到充分的发展。初中语文课改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注重学生能力与情感的培养。  关键词:兴趣;能力;情感;语文素养;新课标  新课标是教学的依据。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尤其是要求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要注意创设教学情境,
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市人大常委会12月1日召开立法工作会议,纪念第二个国家宪法日.市委代理书记黄兴国强调指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在国家宪法日到来之
本文对当前从事建筑行业工作的人群和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情况展开分析,发现当下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学生培养上已落后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了适应经
一、新课改下加强高中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一)满足高中学生增强身体素质的需求  新课改后,要求在高中课程中进行体育教学时,要非常重视其实用性,新课标理念强调体育教学不仅是一门课程,还是一种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身体素质、意识潜能、运动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不同,学生不可以盲目自行训练,教师要合理引导学生进行身体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二)满足培
摘 要:小学体育教学在设置问题时,应把握好“度”,即从角度、难度、跨度、坡度、广度和密度等方面考虑学生已知和未知的关联及两者之间的过渡,以便使学生的思维活动逐渐由已知导向未知,达到释疑解惑之目的,实现知识的迁移和智力的飞跃。  关键词:小学体育;六度;关键;飞跃  小学体育教学同其它学科一样,在教学过程中同样要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和理论指导等环节。无论那个学科、提问重在引导,贵在善问和会问。教师备课
本文依托集体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项目为依托。使用SQL Sever数据库和Arc GIS Engine工具与C#汇编语言二次开发出一个直观浏览和可供查询变更等功能具一体的三维GIS管理系统。
高效率的课堂,能适应新形势下课程改革的需要,能使课堂教学的效果既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又能保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如何构建?笔者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做一窥探,以期抛砖引玉。  一 、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的高效性应以课堂的有效性为基础。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整个课堂教学方案
摘 要:素质教育是以贯彻教育方针、发展人民的素质为目标。,但是人们却对于体育对素质教育的积极作用有所忽视。通过体育同样可以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让学生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各项能力平衡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高中体育;素质教育  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水平、技能提升的重要途径和关键阶段,是增强学生体魄、完善素质教育发展、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