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自学探究式”教学及体会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R1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指导者”,由“教学生学会知识”转向“教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学会独立学习。
  一、“自学探究式”教学介绍
  “自学探究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为:
  启发→探究→自学→ 质疑→ 练习→小结
  1、启发诱导,创设问题情境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首先根据所学新知识的需要创设问题情境,要科学合理的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力求使学生在强动机浓兴趣的前提下探究知识。问题的设置要有一定的梯度,既不能太难也不能过于简单,要让学生感受到“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问题的设置还要让学生感到有趣,所以创设问题情境是“自学探究式”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师必须多学习、多钻研、多积累,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素养和高超的教学艺术,才能出色的创设好问题情境。
  2、探究知识的尝试
  在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教师不能急于对问题下结论、告知结果,应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和自由讨论的空间,尽量让学生体验“发现”的乐趣。要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类比、猜想、归纳、推演,在探究中逐步发现新知识。在教学活动的设置上教师要侧重于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学生要在探究过程中自己探索规律、发现知识,培养探索能力和创造意识。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学生先探究,师生后归纳的程序。
  3、自学课本,理解知识
  学生带着自己对问题的猜想或发现,在较强的学习动机之下自学课本,会大大增强其自学的主动性。在自学课本的过程中,要教给学生科学的读书方法如:粗读、细读、精读等,要让学生拿着笔看书,学会在字里行间中找学问,在关键词词下标上圈点,读不懂的问题做上标注。
  4、反馈质疑,排除思维障碍
  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互相汇报自学结果,同时提出疑难问题互相解决。教师不能轻易的对问题进行灌输式讲解,教师只讲学生经过探索解决不了的问题,以排除思维障碍。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和自己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继续学习的心理支持,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就在“你的身边”,可以随时对你的学习提供帮助。
  二、“自学探究式”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自学和探究
  现如今,学生的主要弱点是过分依赖,缺少自主学习意识和探索精神。“自学探究式”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主动自学习惯,使学生学会学习。同时,由于在课堂上经常组织学生进行探究知识的尝试,有助于形成探究习惯,培养创新意识。所以“自学探究式”不失为一种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方法。然而要做到有效的引导学生自学,是很不容易的,在引导学生自学探究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对学生自学要有明确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学生自学更能提高学习效率,因为平时教师需要讲几十分钟的内容,学生自学不到十分钟就可以了。课堂上学生往往自学几分钟就开始做题,不会的再回头看例题或相互讨论,基本上就能掌握了。通过自学能够掌握知识,本身就是对学生自学能力的最大的肯定,从而使自学积极性更高。
  2、以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课本。数学课本往往不象语文课本那样生动有趣,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材大多只起到了一个练习册作用,学生只是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书中的练习,很少有学生认真阅读。所以指导自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可以组织学生像学习语文课文一样带着一些小问题以较小的步子诵读课文,使学生通过诵读找到问题的答案。一些定义、法则等,教师往往不是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看,而是让学生拿着笔读书并在书上画。这样,复习的时候学生知道到哪里去找知识。如代数第二章有理数中“正数与负数”一节的教学,教师可以一段、一段的领读,可以让一个学生读,大家听,重要的段落教师领读,引导学生感悟每一个自然段的要义,并画出每一自然段的重点内容。最后,引导学生对本节知识做出小结。
  3、正确处理自学与探究的关系。
  自学和探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融为一体的。对自学的认识要有明确的界定,自学不只是看书,学生自己对知识的猜想、顿悟、交流、反思、创造的过程都可以看作是自学过程。也就是说,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可以看成是自学的过程。课堂教学中,最为主要的还是要把握好探究的时机,自学应该为探究服务。数学学习过程中,许多问题应该从探究开始,探究遇到困难再开始自学课本。如“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是在学生的已有知识 “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上学习的,这样的课千万不能从自学开始,因为学生完全可以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自主探究解决新问题。而有些课型如:统计初步中如何画“直方图”、如何计算“方差”,就没有先探究的必要,可直接通过看书自学。
  总之,在指导学生自学探究的过程中,我们要教学生学会阅读,把书当成自己的老师;学会整理——把知识系统化;学会迁移——用类比、化归、对比、实验等方法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学会总结——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和概括;学会探索——发现新的规律和解题方法。
其他文献
物理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之一。通过提问,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对比、分析、综合和概括,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教育心理学揭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
我是一名长年担任初中和高中历史教学的老师,说到工作的时间和年限,多少也算得上中年颇有点经验的教师了吧,记得上初中的那些日子,总是在善意的“哄骗”着学生去学历史,初中的历史学习是很尴尬的,初一学生喜欢学,初二学生不愿学,初三学生都不学,每每教师走到教室门外,感觉不是去上课,而是要去和学生在纪律上、在学风上要不断的去理论甚至是争吵,一节课下来,辛辛苦苦备好的课,没有机会去讲,也没有人去感受知识的魅力,
帕金森病(PD)所表现的躯体症状以进行性加重的肌强直、肢体震颤、运动迟缓及协调功能障碍最为显著.当前主要治疗仍是药物替代疗法,但长期用药后常会有症状波动、运动及精神障
生活目标是人们寻求获得.维持或避免的期望状态,是个体试图通过认知或行为策略而达到的最终目的。生活目标随着个体及环境因素的变化而不断调整。疾病和残疾妨碍生活目标的实现
曾读到这样的一首诗:  我接孩子的时候,老师总是很忙,让我不好意思多站多问,  当我问孩子情况时,老师总是说:“很好啊······。”  孩子,你在幼儿园真的快乐吗?  接你时,我真怕看到你欣喜若狂的表情,还有带着哭腔的“妈妈来接我了”!  难道,等待接你回家,是你一天最大的期盼和快乐?  我的孩子,  妈妈像选择爱人一样地选择幼儿园,  不奢望她像我一样爱你,  但希望你像恋我一般地恋她。  幼
【摘要】课堂提问是中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启发式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是提高课堂效率重要的一环。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值得每位教师认真研究、探讨,一方面教师要思考如何通过提问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另一方面教师要加强实践和反思,改进和提高课堂提问的基本技能。为此,笔者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浅谈如何优化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高中数学 课堂提问 课堂效率  一、引言  课堂提问是指
宝鸡市渭滨区是陕西省唯一的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和星火计划区域综合技术开发示范区。1986年开始组织实施星火计划,1988年组织实施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的开发项目。几年来,
人是社会的主体,人定胜天,我很欣赏这句话。改革给当今社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给人们带来了新的观念,在这个时代的变革中,人们都在追寻着一种精神和物质的自我完善,
为了有效的将汉语言文字得到世代传承、不断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特设了写字这门课程,写字课程教学是小学语文课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语文教学中的基础,是一项语文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促进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84例胸腰椎骨折后路内固定患者,分为HBO组41例和常规组43例,术后2组均按常规治疗,HBO组同时配合H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