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剂加倍:别忽视、也别滥用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lar_c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药物治疗的成败,不仅取决于正确选择药物,而且有赖于合理的用药方法。有时候你去医院就诊,会听到医生这样叮嘱:这种药物第一次服用的剂量,应该是以后每次的两倍……不少人心里纳闷,为什么要“首剂加倍”?是不是加倍效果才好?是不是吃所有药物都可以如法炮制?
  
  首剂加倍能使药物快速起效
  
  药物在体内必须达到一定浓度,才能有效发挥治疗作用。正如我们平时口服药物,总是反复吃几次,以维持血液中药物浓度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
  不过,有些药物若按常规办法服用,往往需较长时间(如几天)才能发挥作用,对病情较重、希望药物快速起效的患者无疑是不利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就会叮嘱患者先采用首剂加倍的方法服药,然后再按常规用量继续维持。
  以磺胺类合成抗菌药复方新诺明为例,如果首次服用时剂量加倍,6小时即可达到有效浓度,就能快速杀灭病菌。如果第一次服用时剂量不变,则需12个小时才达到有效浓度,病菌很可能在这段时间迅速增多,从而加重病情。
  
  以下常用药物需要首剂加倍
  
  抗菌药磺胺类合成抗菌药,除复方新诺明外,还有磺胺二甲嘧啶、磺胺间甲氧嘧啶、磺胺对甲氧嘧啶等。其他抗菌药还有阿奇霉素、米诺环素、多西环素等。这些药物如果不能快速达到有效浓度,容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影响进一步治疗。
  微生态药口服地衣芽孢杆菌颗粒剂(整肠生),灭活冻干的嗜酸乳杆菌胶囊剂或散剂(乐托尔),常用于因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肠功能紊乱,如急、慢性腹泻、胀气、消化不良等。
  抗疟药口服氯喹治疗疟疾,为迅速控制症状,必须加快血液中药物浓度上升速度,以便及时抑制红细胞内的疟原虫。
  
  特别提醒
  是否首剂加倍,有时还与所治疾病种类有关。比如替硝唑,用来治疗败血症、腹腔感染、盆腔感染、肺炎、皮肤蜂窝组织感染、牙周感染等各种厌氧菌感染性疾病,通常需要首剂加倍。但用于治疗阴道滴虫病等感染性疾病时,则无需遵循这样的规则。
  
  忽视、滥用:两种态度都不可取
  有些人因为惧怕药物不良反应,或不仔细阅读说明书,忽视了首剂加倍的方法,这样做会影响治疗。
  另一些人则把首剂加倍当成“金科玉律”,无论吃什么药都不忘在第一次多加几片。我们曾遇到这样的例子,患者因牙痛难忍,便自行服用止痛片,她认为一次多吃些好得快,所以按说明书规定用量加倍服药。没过多久,她便感觉恶心、头晕,慢慢地手和上肢也变得不灵活。待家人将她送至急诊室时,人已经昏迷。医生确认她是因为过量服用药物导致中毒,神经系统受到麻痹。经过紧急抢救,才脱离了危险。
  药品说明书是安全、合理用药的法定依据,每种药物的给药方法都经过大量科学研究证明,如果随意加倍剂量,不仅影响疗效,而且带来潜在的安全风险。所以,用药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或者听从医生建议,不可擅自凭印象或喜好更改用量。
  有人认为,中成药无副作用,为尽快康复,第一次服用也可以加倍剂量。这种认识同样不可取,毕竟“是药三分毒”,不管中药还是西药,疗效与毒性之间,其实只存在微小的差异。盲目服用,极易发生意外。
  
  特别提醒
  1.药品说明书规定首剂加倍的用药方案,适合绝大多数脏器功能正常(主要是心、肝、肾)的患者。肝脏、肾脏等功能不全患者应该谨慎面对,如果盲目照搬,会给健康造成危害。
  2.老人、儿童服药时,要特别注意按照适合自己的剂量服用,而不能完全照搬成人的用法。如有疑问,最好向医生或药师咨询,注意用药安全。
其他文献
晚期肺癌患者黄先生需要接受抗癌化疗,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从专业角度推荐老药和新药化疗方案各一套,供他选择。尽管医生从专业角度分别介绍了两套化疗方案的疗效、安全性、费用等利弊,可是,黄先生和他的家属还是难以拿定主意,他和他爱人偏向用老药,可他的儿子、媳妇则偏向用新药。    生病住院,患者常常碰到这样的情况,那就是医生可能列出同一种类药物中的多种药品供患者选择。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为了更好的尊重患者
健康体检时,如果发现肿瘤标记物超出正常参考值范围,许多人很惊慌,以为自己得了肿瘤?实际上,大多数肿瘤标记物在正常人体内也有微量表达,而且个体水平相差较大。也就是说,健康体检发现某种肿瘤标记物稍微超出正常参考值范围,并不能说明一定患了恶性肿瘤。因此,一旦发现自己某项肿瘤标记物数值偏高,不要过度惊恐,最好找临床专科医师咨询,并进一步做相关检查。  那么,什么是肿瘤标记物?怎样检查肿瘤标记物?不妨听听专
刚到不惑之年的王先生感觉在性生活中有些力不从心,有时还要靠手来帮忙,而且精液射出的力度和量均大不如从前。他想一想自己前几年的状态,觉得自己性功能下降很多,并为此不安起来。在饭桌上,也常听到老同学们调侃,而电视广告中那些让人羡慕的“猛男”形象,越发让自己觉得在那方面确实有点不行了,有时甚至有点害怕性生活。连妻子都似乎隐含着不满情绪,这让他产生了巨大的焦虑与不安……  男人到了不惑之年,随着身体功能开
尿中有蛋白,查不出原因,医生说要做肾穿刺,有点怕……  已经确诊为肾炎了,医生还让做肾穿,有必要吗……  肾脏已经不好了,再做肾穿刺,有危险吗?  每当医生建议患者做肾穿刺检查时,患者通常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疑问和顾虑。实际上,肾穿刺检查创伤小、安全性高,对肾脏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如果有必要,还是做一次为好。    肾穿刺活检术是用穿刺针从患者的肾脏中取出少量肾组织,通过光学显
市场调查  家庭装修时,无论是装修公司全包还是半包,一般内墙外层涂料这样的“大件”,装修者都会争取为自己购买。涂料的性能、安全性和颜色是装修者需要考虑的主要要素。本次调查主要针对涂料的安全性进行。  在对消费者进行的调查中发现,涂料中的挥发性有机物(简称VOC)含量是受关注度最高的,其他被关注的依次是重金属含量以及抗菌功效等。消费者多是根据产品外包装上的说明来进行购买,而广告是影响消费者购买的最主
生活实例  几个月前,小陶与一位认识不久的男士发生了性行为。后来,她无意中发现那位男士在使用治疗尖锐湿疣的药。在她的再三追问之下,那位男士告诉她:他患过尖锐湿疣,但现在病已经治好了,服药主要是为了巩固疗效、防止复发。小陶后来看了一些有关尖锐湿疣症状的资料,并细心观察自己的生殖器部位,结果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她暗自庆幸。过了几个月,小陶因为妇科问题到医院检查,结果在阴道镜检查以后,医生告诉她:她患了子
生活实例    小许结婚半年多,近来遇到了一件烦心事。三个月前,他突然发觉自己在性活方面越来越力不从心了。刚开始,妻子小王很体贴,尽量让他多休息,还去药店买了六味地黄丸,让小许补补肾。可两个多月过去了,小许依然“雄风不再”。妻子很担心,催小许去医院看病。小许不好意思去医院,总是一拖再拖。前天上午,妻子向他下了最后通牒:一定要去医院检查,否则一切后果自负!无奈之下,小许去了一家医院的泌尿外科就诊。一
南京人民广播电台有个节目叫《牙齿晒太阳》,这个节目名称挺有创意的。我想,我们医务人员是不是也应该把自己的牙齿经常拿出来晒一晒呢?30年的工作经历使我体会到,为了更好地为伤病员服务,尽量减少医疗纠纷,使服务对象满意,除了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之外,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在接诊病人,回答病人或家属的咨询或帮助病人查找报告等与病人交流的过程中,应给病人及其家属一个笑脸,这是我们改善服务态度的一个具体细节,也是
小儿通常也有排便上的困难,如大便干硬,排便时哭闹费力,大便次数减少等。家长除应给小儿多吃蔬菜水果,促进大肠蠕动、加速排便以外,对小儿功能性便秘还可以自我药疗。  小儿便秘可以短期使用软便剂,但不宜长期使用,否则,药物可能会伤害到肠黏膜及肠神经,或造成电解质异常,或反而造成腹泻。家长也不宜给小儿使用导泻剂(果导等)治便秘,以防引发肠道功能紊乱。中药因其味苦,多数婴幼儿不予配合。食疗或中成药是自我药疗
69岁的王大妈,“三高”病史20年了,她日常饮食都以素食为主,尤其是近几年,一日三餐都是素食,彻底与肉食“绝缘”了。可是问题来了,她经常感到浑身乏力、头晕、眼花,而且“三高”也越来越难控制了。无奈之下来到医院就诊。检查发现,她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不但没降下来,而且糖、脂代谢已完全紊乱,出现严重营养不良。这一切都是常年吃素惹的祸。  在我国,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