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策略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tma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中新课教学模式的发展,高中学生德育素养成为高中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内容。高中时期是学习生涯中极为重要的阶段,德育素养作为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指标,担负着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高尚道德品质、正确学习态度的重任,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方面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高中班主任是德育工作开展的核心,因此,本文结合实际经验,根据当前高中德育工作的现状,提出有效开展对德育工作的策略。
  德育素养  高中班主任  德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02-0150-01
  高中阶段的学生行为、思想和能力都是重要转折时期,这个特殊阶段的学生具有自己对事物的认知想法,但由于学生思想较为单纯,极容易被其他不良因素所影响。高中班主任有责任在学生学习和生活上加强德育教育,深入了解学生状态,在班级树立优秀德育学生楷模,并加强师生沟通交流,适当缓解学生各方面的心理压力,并结合多媒体技术直观生动的展现德育内涵,确保高中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1.以生为本,深入熟悉学生状态
  深入了解高中学生学习和生活状况,以此作为开展德育工作的基础依据,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科学教学计划,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但多数高中班主任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制约,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思想状态,单方面的德育教育给学生造成极大的抵触情绪,给德育工作开展带来了阻碍。高中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要做到维持好班级的学风、班风、学习气氛、准确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等,为开展德育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高中班主任要及时和学生沟通,保持亦师亦友的关系,通过师生平等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想法,进一步促进德育工作的发展效率。例如,班主任可在课间活动、自习和主题班会时,通过观察和师生沟通,了解学生的态度和想法,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进行不同程度的德育教育。与此同时,根据活动中学生之间的客观评价,使班主任能更全面的了解学生的状态。
  2.树立优秀学生模范榜样形象
  在大力发展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中,多数高中班主任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状态有深入了解,工作中恪尽职守,塑造完美形象为学生起榜样作用,对德育工作有极大的推进。但这样给学生造成理解错觉,多数学生认为班主任在班级树立良好的模范榜样就可以,无需学生自己以身作则,这样学生逐渐失去提高自身德育素质的兴趣。因此,高中班主任要抓住学生同理心的心理特点,在开展德育工作时树立优秀学生楷模,使学生之间形成同等身份的对比,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进而激发学生提高自身素养的动力,并能积极参与德育工作。例如,班主任在班级定期组织优秀学生模范榜样评选活动,让学生自愿投票选出自己心中完美的道德楷模,通过选票统计和实际调查,选出三名德育方面优秀的学生,并以班级画报形式定期展示在展示板上,以此鼓励学生树立高尚道德情操的积极性,加强楷模作用有效推动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3.加强师生沟通交流,缓解学生压力
  高中阶段最终要面对高考,这使很多高中学生在身心上都背负着各方面带来的沉重思想压力,超负荷的心理压力极有可能使学生产生极端行为。因此,德育工作是班主任的核心工作,是学生释放压力的主要渠道。高中班主任在德育工作开展过程中,要与学生交心沟通,充分引导学生感情流露,搭建释放和缓解学生心理压力的平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在帮助学生释放压力时,以平等的沟通模式,使学生对班主任足够信任,完整真实的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学生各方面压力缓解了才能积极配合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也能提升学生的抗压能力。
  4.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现德育内涵
  据调查研究发现,德育工作实际工作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高中学生对德育教学理念了解不够具体,学生对常见的德育行为有初步的理解,但对未经历过的道德行为很难真正意义的理解。因此,要加大德育工作的宣传力度,充分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展现德育内涵,把枯燥的文字理论转变成图片、动画以及教学视频等形式展示出来,这样直观生动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理解和记忆都有极大的帮助。例如,在学校走廊、教学楼展厅、多媒体教室、課堂墙壁处安装多媒体展示和互动屏幕,定时播放德育知识和相关案例。这样反复的播放德育内容会加深德育知识印象,使学生在学校日常活动中能灵活运用,保持优良的道德品质,真正明白德育工作内涵,有效直接地促进德育工作的开展。
  5.结语
  现代化社会的快速发展,给学生心理造成巨大的压力,尤其是高中学生。高中时期德育工作不是一朝一夕而成的,这是个漫长、多变、摸索创新的过程,需要高中班主任和学生共同探索和努力才能有效开展。在开展德育工作时,高中班主任需以学生综合素质为根本,不断深入了解学生身心变化,有效沟通引导,缓解学生压力,加强优秀学生楷模作用,以现代化多媒体技术为辅助教学支撑,有效开展高中德育工作,为高中学生综合素养发展方向保驾护航,为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池柳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谈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J].中学时代,2014(23).
  [2]韩雪.试论高中班主任如何开展德育工作[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6(03).
  [3]曾利平.探究促进高中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02).
其他文献
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的发展,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能力是决定课程发展的首要因素。从小处讲,其决定着课堂教学能否为儿童的成长发挥出更大的助推作用;往大处讲,其决定着课程改革能否驶向更遥远的目标彼岸。作为校本课程,儿童国际理解教育不是一门需要另起炉灶、另立门户的新生课程,完全可以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进行改造和重组,这是我们应当具备的课程统整能力。对于国际理解教育课程而言,学生意识、结构意识、生成意识、反馈
期刊
写作教学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难点,也是对于学生小学阶段语文知识运用能力的一个综合性测评。学生在开展写作活动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将自己内在储备的语言知识、对于词语的理解、再创造等方面的能力更好地发挥出来,还需要从选材构思、语文思维等角度进行整合与构建,因此,更能将学生的语文水平全面地呈现出来。  作文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对于学生语文综合能力训练的重要一种方式。小学阶段,学生刚刚接触到写作,这个时期
期刊
目前,无论是个性化教学资源的开发,还是相关应用,对于现在的发展趋势来看,仍然处于初级的升级阶段。对于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路而言,如何能够因材施教,更加具体化、个性化的开展阅读教育,如何能够去开发与应用更为合适的教学资源,需要我们对小学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为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提供新思路。由于小学生还处在学习的初级阶段,属于入门级别的学习过程。在阅读
期刊
德育教学在高中阶段,由于学生们的心理发展具有不成熟、可塑性强的特征,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他们能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关系到自身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由此可见,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对学生们的道德观念、道德品质的养成依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高中学生的德育现状让人担忧,在此,对这种现状进行分析,以期找出可行的教学对策,进一步提高高中的德育教学工作。  现状 对策 教师 家庭 培训 课
期刊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不但注重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而且也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审美情趣以及道德修养。诗歌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在语文教学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在小学语文中,诗歌是教学的重点。  小学语文 诗歌教学 实践 研究 诗歌诵读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02-0146-01  诗歌是我国最古老
期刊
由于音乐课程是一门附属课程,因此家长普遍对音乐课不重视,但是在素质教育的推广阶段中,音乐课程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是一种重视程度的提升變化,更多的家长和教师认识到音乐课程给学生综合能力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本文就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如何有效把握节奏,培养自身节奏感的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小学音乐 节奏感 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9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语文教师应以教材为基点,对教材进行灵活的运用,进行辐射拓展,扩大文本的外延,挖据文本的内涵,才能在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掌握更多更好的知识内容,培养学生的各种语文能力,本文就如何对语文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拓展延伸进行详细的阐述。  语文教学 文本教材 拓展 延伸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02-0142-01  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时应以
期刊
弘扬中华名族的传统文化需要关注地域文化,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生成特色课堂,激发学生美術学习的兴趣,形成美术学习情感,在区域性的乡土文化的滋润下健康成长。  美术教学 乡土文化 洪泽湖文化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02-0145-01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生灵,乡土情结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和品
期刊
公民精神培养在新课标下的高中学生思想教育方面占据着关键地位。为了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引导学生成为一个优秀的中国公民,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形成正确的三观,探寻一条更加有效的公民精神培养方式尤为重要。这代表着新一代教育者们需要进一步加强高中新课标教学改革,对传统教育方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创新方式敢于尝试。下面将结合教学实际谈谈笔者在教学中的一些思考。  公民精神 公民意识 高中新
期刊
人类当前所处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互联网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网络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一些改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方向、方法以及内容等,在网络迅速发展的同时给中学德育工作的开展不仅带来了大量的机会,还给相关教育工作者带来了一些挑战。为了能让学生在这个新时代中不受其他不良因素的影响,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不被网络的不良方面所影响,全面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