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湖地方资源于小学美术教学中运用探讨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744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弘扬中华名族的传统文化需要关注地域文化,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生成特色课堂,激发学生美術学习的兴趣,形成美术学习情感,在区域性的乡土文化的滋润下健康成长。
  美术教学  乡土文化  洪泽湖文化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 6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02-0145-01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生灵,乡土情结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和品质。在当下三级课程的实施和推进中,我们不仅要使用好教学大纲规定的教材,还要关注生活,联系地域的文明文化,生成乡土色彩、地域情结的地方课程,让地方文化资源成为滋养、丰富和提高学生。那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我们如何利用地域资源进行教学呢?本文就引用洪泽湖文化之水融入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实践和思考的问题进行探讨。
  1.了解洪泽湖地方资源
  洪泽湖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淡水湖之一,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如今,有着“水上长城”之誉的洪泽湖大堤已经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可以说,在校本资源的开发中,洪泽湖地方资源是我们取之不尽的源泉,如洪泽湖文化中有着许多动人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每个洪泽人都可以说是在洪泽湖文化的滋养下成长的。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洪泽湖区的先民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物质的、精神的财富,其中就文化层面而言,渔业文化、水利文化、商旅文化和优美的诗歌文化、独特的宗教文化、丰富的历史文化等都是我们可以学习的,应该了解的,也是必须传承的。
  当下,洪泽区正在推进旅游大市、文化大市、生态大市建设。区内有很多和洪泽湖文化的雕刻和建筑。如“一勺长淮”广场“渔家嫁女”的雕塑,洪泽湖文化广场有凸显洪泽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九牛二虎”、“大禹治水”和“楚汉相争浮雕墙”等,政府广场上“项王鼎雕塑”等等。这些都是洪泽湖文化的精髓,是值得我们引以为豪和学习的。
  2.美术教学资源的利用
  小学美术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能够通过绘画来展示实物,并通过绘画表达认知和情感。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有这么丰富的洪泽湖地方资源,如果不将其引导到课堂教学中,那么,不只是一个教学遗憾,而是对全面健康发展教学目标的忽视。
  (1)认识洪泽湖文化中的绘画资源
  在重视地域文化的当下,我们在洪泽区的城区几乎随处可见对洪泽湖文化展示的景象。这里,我们在美术教学中,可以给学生布置一项每个自选的学习任务,就是在生活中留意某一处、某一个洪泽湖地方资源。让学生去搜集、整理,形成个性化的美术学习材料,在一定时间内观察、思考,并用美术角度来呈现。然后,在班级、年级乃至学校层面进行评比、展示。如“九牛二虎一只鸡”的民间故事广为流传,以前大庆路上与北京路交叉的地方有一只大公鸡的雕塑,我们学生的父母、祖辈都见过这一雕塑,而现在城南公园、三河闸的纪念馆、洪泽文化宫等都有清代铁铸的牛。我们可以让孩子在家长的带领下去参观,拍照,然后参照进行绘画展示。如此,我们学生在洪泽湖地方资源一角的认识中,可能生成浓厚的洪泽湖文化学习和挖掘的兴趣,并在美术表现中生成热爱家乡文化资源的情感。这不仅对学生的美术学习,更对学生的乡土人文情感有很好的教育和引导。
  (2)利用课堂生成地域特色教学
  美术课堂是学生美术学习的主阵地。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在指导学生获得基本的美术知识之后,可以通过洪泽湖的美术资源让学生去巩固所学,丰富所学和运用所学。如在《门、窗、墙》这一内容的学习中,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认真阅读教材上的内容,对这一教学内容中线条、空间、布置等有认识之后,将历史上位于老子山的道家的建筑图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去欣赏,去交流,去感受历史文明和文化。
  小学美术教育要创新,要激起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就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多联系生活从而去学习和思考。因而,我们在具体的美术教学中,多引导学生发现洪泽湖的传统文化资源中的美术因素,让学生将所学进行实践运用。当然,美术是来源于生活的,美术教学要关注生活。因此,我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学习心理和学习能力,多开展一些美术观察和实践的活动。如果条件允许,我们可以带着学生到文化馆或者保存着传统文化的一些古建筑去参观,如果条件不具备,我们老师可以做个有心人,自己多去找一找洪泽湖地方资源中的美术元素。如我在相关的教学内容的教学中,就将洪泽湖大堤传统吉祥图案石刻的拓片展示给学生。如其中的“连升三级”石刻,学生刚开始在观看拓片的时候很是失望,不仅不清楚,而且看上去很简单。然后,我组织他们去细看,仔细分析,结果学生们看出三幅图片中分别有莲花、莲叶、莲蓬、腰鼓形的几托等,还看出了呈正面摆放,略呈放射状的兵器。于是,我带着学生去分析雕刻的线条、理解其中的寓意,结果学生不再认为是比较简单的石刻,而且对其中吉祥寓意的“连升三级”有了认识。这不仅对学生的美术学习,更对学生的思想情操有着教育意义。
  3.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我们要利用地域性的洪泽湖地方资源,引领学生去发现、观察和思考其中的美术元素,推动学生自主和有效地对美术元素的认识和理解,丰富学生的美术学习资源,提高学生美术方面的认识和欣赏能力,不仅提高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和能力,而且对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有着深意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汤馥瑞.小学美术教学中洪泽湖乡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教师,2016(18).
  [2]安宇.洪泽湖大堤石刻遗存价值及开发路径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2).
其他文献
数形结合思想是数学领域较为常见的一种思维方式,在数学研究、分析以及教学等各个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从小学数学教材中对数学教学内容的安排来看,数形结合思想在很多地方都有着应用。所以教师应当利用好这一思想帮助学生学习数学,让学生掌握更加高效、科学的数学思维方式以及数学思考的方法,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目的,让学生在一个更好的方式下学习数学。  数形结合 小学数学 教学应用
期刊
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可是,有一部分孩子因为各种原因不愿意学习,把学习当成苦差事。作为老师,我们不但要理解每个孩子的心理需求,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还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喜欢自己,喜欢上自己的课,最大程度地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学习,才能高效的学习。  兴趣 理解 正视 喜欢 高效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作文是学生必备语文技能,也是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考察。对小学生来说,作文的写作应从小抓起,练习有方。因此教师应寻找提高小学生语文作文能力的正确教学方法。  语文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是所有学科的基础,而作文又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所以它在教学中的地位也是不言而喻的。作为小学教师,我们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创新自己的作文教学方式,让学生愿意写、主动写,开放我们作文教学的主体与客体,培养
期刊
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的发展,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能力是决定课程发展的首要因素。从小处讲,其决定着课堂教学能否为儿童的成长发挥出更大的助推作用;往大处讲,其决定着课程改革能否驶向更遥远的目标彼岸。作为校本课程,儿童国际理解教育不是一门需要另起炉灶、另立门户的新生课程,完全可以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进行改造和重组,这是我们应当具备的课程统整能力。对于国际理解教育课程而言,学生意识、结构意识、生成意识、反馈
期刊
写作教学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难点,也是对于学生小学阶段语文知识运用能力的一个综合性测评。学生在开展写作活动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将自己内在储备的语言知识、对于词语的理解、再创造等方面的能力更好地发挥出来,还需要从选材构思、语文思维等角度进行整合与构建,因此,更能将学生的语文水平全面地呈现出来。  作文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对于学生语文综合能力训练的重要一种方式。小学阶段,学生刚刚接触到写作,这个时期
期刊
目前,无论是个性化教学资源的开发,还是相关应用,对于现在的发展趋势来看,仍然处于初级的升级阶段。对于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路而言,如何能够因材施教,更加具体化、个性化的开展阅读教育,如何能够去开发与应用更为合适的教学资源,需要我们对小学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为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提供新思路。由于小学生还处在学习的初级阶段,属于入门级别的学习过程。在阅读
期刊
德育教学在高中阶段,由于学生们的心理发展具有不成熟、可塑性强的特征,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他们能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关系到自身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由此可见,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对学生们的道德观念、道德品质的养成依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高中学生的德育现状让人担忧,在此,对这种现状进行分析,以期找出可行的教学对策,进一步提高高中的德育教学工作。  现状 对策 教师 家庭 培训 课
期刊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不但注重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而且也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审美情趣以及道德修养。诗歌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在语文教学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在小学语文中,诗歌是教学的重点。  小学语文 诗歌教学 实践 研究 诗歌诵读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02-0146-01  诗歌是我国最古老
期刊
由于音乐课程是一门附属课程,因此家长普遍对音乐课不重视,但是在素质教育的推广阶段中,音乐课程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是一种重视程度的提升變化,更多的家长和教师认识到音乐课程给学生综合能力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本文就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如何有效把握节奏,培养自身节奏感的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小学音乐 节奏感 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9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语文教师应以教材为基点,对教材进行灵活的运用,进行辐射拓展,扩大文本的外延,挖据文本的内涵,才能在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掌握更多更好的知识内容,培养学生的各种语文能力,本文就如何对语文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拓展延伸进行详细的阐述。  语文教学 文本教材 拓展 延伸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02-0142-01  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时应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