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上好一节生物实验课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ert_x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高贫困县初中生化教师实验教学技能的行动研究课题组成员
  [内容提要]: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课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兴趣、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精心准备认
  真组织、明确目的、激发兴趣、正确引导、确保上好每节实验课。
  [关 键 词]: 实验教学 精心准备 明确目的做好示范 规范操作 观察分析
  [ 正文 ]:
   实验课是人类认识和研究生物科学的重要手段,也是生物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生物实验是教师指导学生利用一定的材料、药品、仪器设备,按照指定的条件去进行的生物实践活动。生物学实验可以向学生提供生物界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学习的基本技能和观察、分析综合运用生物学知识的能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实验是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上好一节生物实验课要扎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精心准备
   (一)、教师准备:首先要精心设计好实验教学程序。教师在设计实验教学程序时,应认真构思好学生观察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和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现象、失败的原因要尽可能考虑细致,尽可能多设置几个“为什么”,以激发学生思维。要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避免出现学生无事可做的时间空挡,以提高教学质量。其次要适时地科学地准备好实验材料,确保试验成功。
   (二)、学生准备:预习好实验内容,明确实验过程
   只有让每个学生弄清了每个实验的内容、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实验目的和每个实验的全过程,这样学生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进入实验室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实验操作。
  (三)、加强组织纪律教育.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实验室守则和实验规则是上好实验课的保证,为了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使实验顺利进行,必须向学生强调遵守实验室守则和实验规则的重要性。并要向学生讲清道理,反复教育,使学生明白并自觉遵守,保证实验室内环境安静。要关心爱护教学仪器,节省实验材料,实验结束要自觉整理清洁实验仪器。总之,要养成有组织、有纪律的实验习惯和良好作风,并始终保持实验室清洁。
  二、明确实验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心理学告诉我们,目的是人采取行动的结果,而动机则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动力。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自觉地产生动手实验的内部动机,实验效果就会很好。但是初一、二年级学生好奇、好动,对实验陌生。有的学生认为上实验课好玩,缺乏科学态度,学习目的不明确,这些都给实验课组织教学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实验前除要求学生明确教材上的实验目的外,还要明确该实验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应用。如上显微镜使用一课时,问:“你想看看自己的细胞是怎样的吗?”今天学会了显微镜的操作就可以看到,激发学习兴趣。同时提出医生对炎症的诊断,要化验血,就是用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对病人的血细胞进行检查,才能得出结论。没有科学手段会使病人误诊,严重时会危及生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同时介绍显微镜在工、农、医学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树立科学态度,提高学习兴趣,这样有利于克服组织教学难的问题。
  三 、教师做好示范。
  教师实验操作的基本功如何?直接影响实验的效果。因此,每个实验教学前,教师应按课本的实验要求,认真做,使自己的实验操作规范、熟练。在演练中还要研究和摸索学生可能发生的问题和实验成败的关键,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实验中及时提醒学生,确保每个学生都成功。
  四、指导学生掌握实验步骤的方法,规范操作。
  实验步骤是学生动手规范操作的要领,只有理解、掌握才能规范操作,实验才能成功。因此实验前指导学生预习,将实验步骤由繁化简,抓住每一步的关键词语串通于实验步骤之中可以收到好的实验效果。如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三个一”:一、安放距桌边一掌;二、对光要目(目镜)物(物镜)通光(通光孔、光源)一直线,光强用平面镜,光弱用凹面镜;三、观察时标本对孔正中距离物镜一厘米,视野中出现标本颜色或杂质时观察目标即将到位,微调粗旋镜升降,细旋校象清晰,找不到目标时缓缓移动玻片标本即可找到。教师规范操作一步,边讲该步的注意事项,边让学生模仿操作一步,教师巡视,及时表扬规范操作快而且准确的学生。纠正错误操作,如用左眼观察时,纠正学生用右眼观察或闭着右眼的习惯,用完显微镜擦干净外表。转动转换器,把物镜偏两旁,放回镜箱原处。制作临时装片的实验,先将擦→滴→取→展→盖→染的实验步骤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看书了解每一步的涵义,圈上关键的词语,教师再讲每一步的涵义及注意的问题,边操作边叫学生模仿操作。然后强调注意事项。滴一滴清水,太多易外溢,太少易出现气泡。取材薄而透明透光易观察,展平防重叠,轻盖防气泡。气泡与细胞的区别,气泡圆边厚黑,中间亮白,轻压变形。这样学生很快掌握步骤、要领,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自己制作临时装片中的细胞,认识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在光镜下看不见),然后绘出细胞结构图。这样学生就达到了实验的目的要求,兴奋不已,终生难忘。
  五、指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规范操作是进行实验的基础,而对实验现象的认真观察,是达到实验的目的、探索实验结果的关键。但学生在实验中往往重视操作,忽视观察、分析。如在做用显微镜观察动植物细胞的实验时,学生以为看到细胞实验就做完了。针对这一问题,我在实验前编好实验指导,要求学生预习实验时准备好硬纸板,在上面画图并标出各部位名称,同时进行对比找出共同点和不同点,教师检查评分,并及时表扬做得好的学生。这样通过学生动手、动眼、动脑、观察、分析思维,培养了学生认真的科学态度,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总之,只要每位教师对生物实验教学予以高度重视。从教与学的实际出发,在实验教学中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生物教学质量和实用型的生物人才,将会大面积丰收。
  参考文献:《 中学生物创新教法》《 生物实验与创新教法》
  
  
其他文献
教育学家说: 导入是教师在一项新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开始前,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俗话说,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英语课堂教学的第一步是把学生引入到特定的英语语言环境之中,而教师的导入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将学生的注意力快速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之中。导入应该是最基本的也是较为重要的一步,而在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下,导入的作用变得更加重要了。新的理念要求引用不同的导入方法,是英语教学的必然趋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良好的朗读能力能更好地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受到感染。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也就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欣赏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是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基础。教师的言传身教,更是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必须认真钻
先进制造技术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数控技术作为现代制造业的基础及尖端技术,它的重要性已经被大家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到,而作为数控人才主要培养基地的各类职业院校引起高度重视和积极关注,如何正确建设和发展数控专业已经成为各个院校所探讨和思考的重点。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职业教育的发展也迎来了第二个春天,我校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教学理念、教学管理体制、教学组织、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大胆
学业水平测试时间为3月中旬两天,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如何在短时间内,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成绩,提高达A率,值得我们深思。谈谈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我们的复习计划:  一、学生模拟考试中反映出的问题:  1.探究新问题,逆向思维能力欠缺:在考试说明中,比较、分析、评价地理事物和现象,并尝试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地理过程、地理现象等。但很多学生一旦遇到探究性的问题就无从下手,不能将回答的重点落到要点上,对基本地
【摘要】在传统篮球课的教学中,往往存在着学生上课没有积极性,只有合理的安排好教学内容,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篮球的兴趣。  【关键词】篮球教学积极性方法  随着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修订和完善,将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引入了中学的篮球教学中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大了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往,无形中也增加了学生主动学习上篮球课的,爱上篮球课的,笔者根据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粗浅的看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思维的创新的必要性,之后文章提出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思维的创新的途径,包括: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教学构成环节的创新;教学思维模式的创新。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思维;创新;途径  1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思维的创新的必要性  数学课程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1]。初中数学课程是初中阶段最重要的基础课
化学演示实验是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化学演示实验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对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