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教学策略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188413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代的到来,对人才的要求,不再仅仅是掌握知识的多少,而需要的是实用性,把知识能充分应用到现实中.新课改中教材的编写、选用和使用以及数学教学方式等方面的变化,也是为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及其培养.
  (一)教师不断自我完善
  我们常用一桶水和一滴水的关系来形容教师所具有的知识量和学生获得的知识量的关系.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一滴水和一桶水的关系已经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教师已经有的那一桶水中有没有学生需要的那一滴水,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进入新世纪知识更新的速度明显加快,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不断崛起,教师也要与时俱进,适应这种发展趋势,把新的知识和新的能力传授给学生,教师的那一桶水必须不断地更新,由一桶死水变成活水,所以摆在老师面前的是紧迫的任务.
  当教师对探究教学持积极的态度和坚定的信念,所具有的内容知识和推理能力等于或者大于课程要求,以及掌握了具体教学技巧时,探究教学能获得最大的成功.教师一方面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和提高,不断提升自己的学科或领域知识、能力水平,学习加工学科或领域发展史上推动学科或领域发展的问题,深入理解探究教学的本质,掌握一些教学方法和技巧,还有掌握丰富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
  (二)教师以鼓励的态度关注学生思维发展
  教育理念是教育精神和价值取向的反映,它以一种文化氛围,一种精神力量,一种价值期望,一种理性目标的形式陶冶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从实践上看,教育理念不仅具有激励人的功能,也具有教育人、塑造人、规范人、指导人的作用.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例如:某学校的某位教师在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的定理过程时,先让学生探索和猜想,通过测量、剪拼等过程得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学生们可以互相交流自己的观点,清楚地表达自己的发现过程,教师以板书形式展现证明过程,再以几何画板演示这一定理的普遍现象,让学生完全理解.
  (三)课堂教学上利用图形演示直观发展思维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将探索基本图形(直线形、圆)的基础性质及相互关系,进一步丰富对空间图形的认识和感受,学习平移、旋转、对称的基本性质,欣赏并体验交换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习运用坐标系确定物体的位置的方法,发展空间观念.”“推理与论证的学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在探索图形性质、与他人合作交流等活动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进一步学习有条理地思考与表达;在积累了一定的活动经验与掌握了一定的图形性质的基础上,从几个基本事实出发,证明一些有关三角形、四边形的基本性质,从而体会证明的必要性,理解证明的基本过程,掌握用综合法证明的格式,初步感受公理化思想.”注意数形的结合,把数转化为形,变抽象为直观.
  (四)课堂教学上强调学生思维的整合
  学习数学一般包括三个层次:认识数学、理解数学和体验数学,以往有大量实践研究证明,良好的情感可以推动人趋向学习目标,激发人的想象力,使人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不然就会压抑人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研究学生智力方面的因素,如认知、理解、应用等,还要重视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信念、态度和情绪等情感因素,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创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启动内在动机来引导学生学习.数学中有很多抽象的概念、严谨的推理、刻板的证明、繁杂的运算、众多的技巧、多变的题型,很容易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很多难题,教师注重课堂上的细节方面及时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理顺好思路,数学思维、数学精神、数学思维方式铭记在学生心中.
  (五)课堂教学上引导合情推理发展学生思维
  现在是“应试教育”,不能题海战术,而是每做一题理解其意思,进而思维活跃,能从一题衍生出很多题,很多思维方法、思路.
  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会“尝试”,思维的发展也可以说是在与失误做斗争并取得胜利的过程中实现的,利用“尝试”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精确性.
  在解题方面,全美数学教师理事会发表的《80年代中小学数学教育的行动纲领》中的第一条就提出,“解决问题应该是80年代中小学数学的核心”.数学教学认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日本也历来重视在中小学数学课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即把面临的社会实际问题,组成相应的能够演算的数学公式,然后解出它,再重新翻译成或重现最初问题的语言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就要充分发掘数学问题的丰富内涵,把数学问题用活、用深、用够,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
  (六)日常生活中积累经验,培养数学思维
  《标准》力求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实用价值,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入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经历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到:数学与我有关,与实际生活有关,数学是有用的,我要用数学,我能用数学,我会用数学.
其他文献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 新的课标也正体现了以人的终身发展为目标的理念,为学生提供了现实、有趣并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和探究交流的操作平台,更看中学生自由探索、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过程. 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一、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在初中数学实际
【摘 要】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离不开它的存在。以多媒体为主的信息技术已经走进了课堂,它在教育中的引入为课堂教学带来许多作用和优势。在新课改下我们如何将它有效的与语文教学结合在一起,提高语文的课堂效率,是我们所有语文教师以及教育工作者要思考的重要问题。本人认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将多媒体与教学课堂有机结合,便能实现教学的最优化。下面我从语文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的利弊来谈一谈。  【关键词】初
现如今学生的学习任务比较繁重,学习的科目也比较多,竞争更是激烈,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大部分学生都养成了被动学习的习惯. 但是每一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这是教师不能代替也是代替不了的,教师只是起指导作用,每一名学生都有一种独立的要求,除有特殊原因外,都有相当强的独立学习能力,现行教学改革要求改变单纯接受式学习,讲究关注个体差异,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自主学习显得更加
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学风的灵魂,理论只有不断创新,才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研究了由一种多孔固体骨架和一种无粘液体构成的多孔介质的瑞利型表面波的传播,获得了联系着复波数对频率的依赖关系的弥散方程,其结果表明表面波是弥散和非均匀的,表面波沿
依据数据包络分析(DEA) 理论与方法,建立了R&D 项目中止决策有效性分析的指标体系和判别模型,并结合我国实际,用它对多个R&D项目实施情况以及他们的经济决定因素、技术决定因素和管理决定因
【摘要】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一种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数学,让这种教学方法积极地服务于教学. 本文主要阐述初中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艺术,从问題情境、游戏情境、故事情境、竞争情境等方面论述,以期真正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创设情境;问题;游戏;故事;竞争  高速发展的今天,情境教学已经成为一种教学主流. 它可以加速求知者的学
【摘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在数学教学中,要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这需要加强数学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让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培养数学能力,更好地将数学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关键词】 理论;实践;提高;教学效率  我校是一所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培养幼儿园教师,学
首先对股票指数进行了非趋势化处理,接着对经过非趋化处理后的股票指数数据进行了功率谱检验,其目的在于后续计算股票指数的关联组数和李雅普诺夫指数,以便对股市进行有效的
采用按“位”编码和计算,把流体粒子的运动和碰撞过程处理为运动状态的转贮和节点信息的回送两个过程,得以实现并行运处荨闻计算速度快、可包含节点量大较的13-Bit格子气自动机模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