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朗读,让阅读教学神采飞扬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udouhui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朗读是指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它是阅读教育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发展智力,有助于情感的传递。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吟咏的时候,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课改以来,大多数语文教师已经明确了朗读指导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是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我们许多语文教师把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等同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数,精讲多练的“满堂灌”占据了整个语文课堂,急功近利之下谁还让学生费时劳神地朗读呢?长此下去的结果就是把语文阅读教学变成一潭死水。因此如何改变这种状态,确实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值得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深思。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朗读呢?
  一、明确朗读目的
  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引导学生多读书的目标,总是单一、枯燥地要求学生“读一遍”“再读一遍”。试想,如果自己与学生换位思考,你会怎么想?“我为什么要读?”“我刚才已经读了,为什么还要读?”结果,自然是让学生失去了读书的兴趣。故而,我们在阅读课堂教学中,每一次对学生提出读书的要求,都必须使学生明确此次朗读感悟的当前目标,有目的地进行每一次读书。这就解决了“我为什么要读”的问题。
  二、优化朗读形式
  “书声琅琅”似乎已经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阅读课堂教学的重点,但我们大多数课堂还只是“表面书声琅琅,读后没有印象”。为什么呢?原因有二:一是读书形式单一,引导学生读书以齐读为主;二是各种形式的读书搭配不合理,集体读的比例明显高于个别读。笔者认为,阅读教学中的朗读,应以形式多样的个别读为主,集体读应建立在充分的个别读基础之上。因为只有个别读书,才能更加深入地感悟文本,走进文本,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所以,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必须优化朗读形式,增强个别读的权重,强调自由读、对比读、展示读、比赛读、角色读,通过这些朗读形式使学生个体对文本的感悟深化以后,再采用齐读形式。
  三、关注朗读顺序
  朗读的形式很多,除了上面所说的自由读、比赛读、展示读、对比读之外,还有角色读、表演读和齐读。其中,前四种朗读属于个体的读,后三种读属于集体的读。什么时候让学生个体读,什么时候采用集体读方式,这就牵涉朗读的有序性问题,也就是能否实现通过朗读感悟文本,达到从理解到感悟最后情感升华的关键问题。朗读要有效、有序,要完成这种飞跃,就必须注意:集体读必须建立在充分的个体品读的基础之上。否则,盲目采用集体读的任何形式,都将是无效朗读。
  目前教学过程中,屡屡出现的无效朗读现象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阅读教学一开篇就让学生齐读,显然读得很乱,而且达不到理解感悟的目的;二是在没有充分理解内容、感悟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分角色读或表演读,自然情感不能投入,角色不像角色。这两种做法,都不利于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是重形式不重内容的阅读教学。
  四、增强朗读个性化
  新课程倡导课堂教学要让学生个性飞扬。朗读指导也要特别重视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个性来。在具体的朗读指导中,我们必须让学生独立去品读,自己琢磨“我该怎么读”,而不是教师去教“照我这样读”,或按我说的方法读。都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本是开放的文本,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悟,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心境前提下对文本的感悟都是不一样的。
  朗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更好地感知文章的美学因素,而且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的思维能力强了,他的概括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语言的能力也就自然而然地强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让学生们自由自在地去读书,去感悟,去研究,去表现,让他们的心灵没有压抑和束缚,提倡多角度的、创意的个性化阅读,他们就能像自由的鸟儿在蔚蓝的天空展翅飞翔。
  责任编辑黄日暖
其他文献
本文以福建省立医院信息化建设为例。探讨信息化技术在公立医院改革中的作用。通过对信息化技术在医院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认为信息化技术带动了医疗服务模式的变革,推进医院进
本文介绍了卫生检验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HLIMS)的主要模块及其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该系统可用于实验室质量管理全过程,对实验室人员、设备、实验室环境、检测方法、测量的溯源
教师在面对千变万化的教育对象时,往往需要深切地体察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这一切使“走进学生心灵的德育”显得非常重要。我校从2009年开始在“小学心灵德育模式研究”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  一、加强人文关怀理念的学习,实现德育理念的创新  我们在研究中提出了一些有创意的做法,在实践中走在德育实践的前列,为了更好地发挥课题研究成果的引导性、先进性、思想性和示范性的作用,为了使课题研究受到先进理念的
目的探讨建立职业安全卫生预防控制体系的必要性及建立信息网络平台的可行性;方法确定信息网络平台基本内容及技术指标;结果职业安全卫生预防控制体系是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可缺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脓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收治62例的乳腺脓肿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观察乳腺组织的回声情况,肿块的形态、边界、大小及回声情
目的观察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兔小腿VX2肿瘤前后其组织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及白介素8(IL-8)表达变化并探讨其免疫的影响。方法取体重约2.5~3.0kg的健康新西兰大白兔31只,以注射细胞
我国于90年代中后期开始医院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工作。截至目前,医疗信息化建设已经走过了10多个年头,医疗信息化取得了相当的进展,但是又一路走得很艰难。与其他行的信息化相比,医疗信息化显得有点不愠不火。大部分医院HIS还只能在财务、划价、收费等环节实现计算机管理,而极少涉及临床信息,并缺乏对医疗临床功能的直接支持,算不上真正的医疗信息化。今后医疗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将不再是医院管理的信息化,而是医院管理
卫生执法监督是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维护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秩序,保护人民群众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起着重要的保证作用。而卫生监督监测系统与疾病监测系
男70岁。既往体健,4天前晨练骑自行车摔倒后感轻度胸闷,憋气,未作检查。随后自觉全身进行性吹气样浮肿。体格检查:头部显著肿大、胸部、腹部、阴囊、四肢软组织肿张明显,可触
语文课堂教学氛围该如何营造?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这“喜欢”之情,便来自教师在教学中所创设的课堂教学氛围。试想,学生在教师所营造的氛围“刺激”下,充满了求知欲望,群情激奋,每个大脑都充分运转起来,那这样的教学效果会有多大啊。为达到这种效果,必须保证有明确的课堂意识,因为当前实施的新课标教学,其实质是更侧重于走向强调学生的素质培养,以促使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