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散文的方法——品味散文

来源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g5950910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散文作为四大文体样式之一,以其短小隽永、精悍利落见称,被誉为文艺阵地的“轻骑兵”,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那一篇篇或优美或深刻的散文,犹如文学艺术殿堂中朵朵绚烂的奇葩,又如深邃夜空中颗颗璀璨的星星,它们有的诠释生命的价值,有的展示自然的魅力,给我们以最完美的精神的享受。近年来,以散文为阅读材料检测现代文阅读能力的题目,成为中考的必考题。研究散文阅读的规律技巧,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进一步激发对各类文章的阅读兴趣,提高文学素养,都是十分重要的。散文阅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生活味
  
  散文是一幅铺开的生活画卷。任何作家都生活在一定的时代、一定的国度、一定的地域,他们的作品总是表现他们所处的时代的生活。主题的表现不可能离开一定的写作背景和作者其人的世界观的制约,想办法弄清作品是作者在怎样的心境下写出来的,当时的时代背景如何,社会环境怎样等,是我们探索散文主题的重要途径。郁达夫的散文就明显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沈从文的散文,浸润着浓郁的湘西气息;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则表现了自己少年时代的生活……我们解读散文就是解读一种生活,领略一种风情。茅盾的《风景谈》,大多数人都认为是“极力赞美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军民伟大而崇高的革命精神”的,但这个主题是如何体现的呢?因为全文从头至尾是赞颂属于“第二自然”的特殊的“风景”,而像“延安”、“革命根据地”、“共产党”等字样却根本找不到,又谈何赞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呢?看来就非得要求助于本文的写作背景了,这是自然的。
  
  二、情感味
  
  散文尤其是中国的散文,往往以抒情为内核,好散文往往是情感的燃烧、精神的闪烁、生命的体验,是作者用心写成的。我们在阅读散文时,要用心去体会、感悟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的那份真情。我们在阅读散文时,一定要披文入情,用心去体会、感悟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的那份真情。朱自清的《背景》,作者在用家庭灾祸设置好父亲送子远行的背景后,描绘了父亲送子的几个场面,尤其细致入微地刻画了父亲为我买橘子的行动,此时似电影镜头叠现的情势点示了“我”多次的流泪。此时,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才能深切意会到一个父亲,一个一家之长在家国两茫茫之际,送子远行时的无限牵挂,那种不忍不舍,催人泪下,是因为它凝聚了作者对父亲的一片深情。人的情感是相通的,不同经历不同阶层不同时代的不同读者都可能从某一角度找到与散文作者的共通处,品味出散文的情感美,既要“通其情”,且要“晓其理”。
  
  三、哲理味
  
  含理性的散文,才有生命力。作家在散文创作中,总是把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和看法,融入到自己的文章中。我们要细心捕捉作者在散文中传达的“理”。散文的理可以反映在景中,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运用冷静的直观抒写泰山的水、松、石、雾在“雨”中的和谐统一,体现了作者的哲理思考;散文的理也可在事中体现,贾平凹的《丑石》就是借丑石的故事讲了一个很朴素的道理,任何东西都有它的美(用处),关键在于我们从什么角度去看;散文的理还可以渗透在情中,鲁迅的《风筝》写得痛心疾首,对自己的灵魂中的“毒气和鬼气”进行了严格地自我批判,含有深刻的哲理。品味散文中的哲理,会启发读者的思考,把作者的生命经验和自己的生命经验,作一比较,并对很多人生的道理,产生大彻大悟的作用,一些精彩的人生警语,成为一辈子立身处世的座右铭。
  阅读鉴赏散文要用自己的“心”去发现“散文的心”,用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智慧去解读“作者心灵弹奏的歌声”。
其他文献
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和学思结合的教学思想。他指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也就是说,教师只有当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心求知而未知、口欲言而不能的时候,适当地进行启发和诱导才能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也就是说在新课程环境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突出强调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必须遵循以生为本、以学为主的原则。那
重点阐述了在开发半固态成形技术时易被人们忽视的某些关键技术.半固态成形的生产过程复杂、成本高、投资额巨大,要求控制的项目多,各种参数的动态变化也大,监控手段要求严格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面向21世纪的一次深刻的变革。在语文教学中应当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而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在语文学习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是提高语文素质的重要一环和必要途径。  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教育的本旨原来如此,养成能力,养成习惯,使学生终身以之”,叶老把“养成能力”与“养成习惯”相提并论,说明二者是同步进行的;但习惯
RE-P复合变质剂是过共晶铝硅合金的一种绿色长效变质剂.用它对过共晶铝硅合金进行变质,可使初晶硅结晶核心AlP长时间呈弥散状态,不发生聚集,使初晶硅最大尺寸不超过50μm,同
提出了铸件尺寸的制订不应以零件图为基础,而应以工序图为基础,尤其是要考虑到粗基准的原则。这样即可保证铸件各面有均匀合理的粗加工余量,又可保证非加工面与加工面之间的位置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发展的历史非常悠久,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算起,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它就像一条横亘古今的河流。流淌着中华文学艺术的精髓,激荡着历史精魂的心曲,成为传承民族灵魂的载体。因此,要有效指导初中学生鉴赏古诗词。    一、指导学生了解古诗词的特点    古诗词第一个特点是情感性。即抒情性。如曹操的《观沧海》一诗通过写大海之景象,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理活动。表现他气吞山河、囊括宇
植物抗病激活蛋白harpinXooc由水稻条斑病细菌hrp基因簇中hpa1基因编码。用构建于表达载体pET21a(+)上的hpa1诱导表达产物harpinXooc处理烟草,可激发烟草产生过敏反应,以及激活与
初中散文里遴选了不少散文精品,作为教师,引领学生细品精读这些精品将能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学生人文素养的底蕴。《语文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并且在“阅读”中提出了一系列明确的要求,在教学散文中落实这些要求,就要引导学生置身于作品之中,领悟散文的内涵,吸收散文精华,从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应该如何细品精读地教散文?我常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