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明难舍中国“革命恋人”

来源 :大东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lade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2年,苏联莫斯科,飘飞的大雪下个不停。胡志明站在城郊的山坡上,任凛冽的寒风和冰凉的雪水钻入脖颈,泪水悄无声息地从他眼中涌出,打湿了指间的信笺。这封信带来的是噩耗:他的忠实伴侣阮清玲被敌人杀害了!
  
  “我把心留下来陪你”
  
  1930年,中国正处于白色恐怖之中,各地正加紧搜捕“共党分子”。胡志明这个时候到达广州。出于安全考虑,广东地下省委通过陶铸安排中共女党员林依兰和胡志明假扮夫妻作掩护。
  这天,胡志明找到新的住宅,一进门他顿时惊呆了,眼前的女子分明就是自己日思夜想的阮清玲。他恍若梦境地问:“清玲,你……你没死?”姑娘困惑不解地看着对方:“你就是胡志明先生吧?我姓林,叫依兰。”胡志明这才知道认错了人,略带歉意地一笑:“对不起,林小姐,我失态了!”
  随后,胡志明缓慢地讲述了10年前与阮清玲的恋情,说到动情之处,他的热泪夺眶而出。他在日记中写道:“我发觉自己已不再是个纯粹的无神论者,一定是我的真情感动了上苍,我决不会让她再一次离开我。”
  为了掩护胡志明在广东、香港开展工作,林依兰以一个“妻子”的身份,无微不至地照料他的生活起居。胡志明感激不尽,但他担心时机尚不成熟,怕遭到她的拒绝,始终不敢表示爱意。林依兰在胡志明向她倾吐心声时,也早已芳心暗许,可她认为还没到捅破窗户纸的时候。
  不久,由于叛徒出卖,胡志明被捕了。临别时,他拥抱林依兰,用手帕拭去她脸上的泪水:“坚强些,别让敌人笑我们软弱,好吗?”说着,取出贴身珍藏的日记本交给她,“我把心留下来陪你,收下吧!”
  三天后,胡志明被营救出来。他为林依兰送上兰花,看到林依兰困惑的样子,他说:“看过我的日记了吧?我相信心中的兰花永远不会枯萎。”
  
  曾想在河内秘密举行婚礼
  
  历史的车轮转到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陆解放。这时,林依兰已是广东省高级领导干部,胡志明已回国继续他未竟的革命事业。
  胡志明离开林依兰之后,他的思念之情与日俱增。几年之后,他应邀访问中国,于是他请求毛泽东主席安排他和广东老友叙旧。毛泽东主席立即致电广东省委及陶铸、林依兰等人到北京与胡志明会面。
  1958年,越南河内,湄公河畔,两位老人正在举竿垂钓,他们就是陶铸和胡志明。胡志明郑重地对陶铸说:“中国有句话叫少年夫妻老来伴。我和依兰相恋20余载,因为革命事业耽搁了彼此的青春年华。如今,我俩年事已高,我倍觉孤独,所以想尽快和依兰团聚。请你回去后询问一下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对这件事的看法,倘若他们赞成,我想把依兰接到河内秘密举行婚礼,了结多年的夙愿。”
  陶铸回到北京后,向党中央、毛主席转达了胡志明主席的意思。毛主席沉吟片刻,说:“我们提倡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我个人支持胡主席的请求。不过,这事可是小事不小,事关中越两党两国的关系,不能掉以轻心。”周恩来也认为应该跟越南共产党的同志协商一下。
  
  黎笋举起右手又放下
  
  北越中央政治局会议室。胡志明和黎笋相对而坐,两边分别坐着几位常委,所有的人都默不作声。胡志明终于拍案而起:“我受够了!我不想再按别人的意思生活!我也有权利自己作出决定,这一次你们休想说服我!”
  黎笋没有动怒,心平气和地说:“老胡,别太冲动!凡事从长计议,不可不三思而后行,我这么劝阻也是为你着想。你曾说过越南不解放就终身不娶,这句话影响很大,一旦你违背诺言,就意味着我们放弃了解放南方的神圣事业,这不仅有损你的国父形象,连越南共产党也将从此名声扫地。所以我宁可被你指责、憎恨,也不能让越南老百姓骂我们是千古罪人!”
  胡志明的情绪仍然不能平静:“我的确说过那句话,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人民看的不仅是我的语言,更重要的是我的行为。我相信他们会谅解我!”
  胡志明见黎笋一言不发,咬着牙说:“既然谈不拢,那就大家表态,依着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解决问题。请支持我的同志举手。”
  胡志明举目四望,支持和反对的双方人数不相上下,现在就看黎笋的举动了。这时,黎笋缓缓举起右手,突然又放下,长叹一声:“我不能毁了你呀!”
  令黎笋吃惊的是,胡志明并没有暴跳如雷,破口大骂,相反,他只是苦苦一笑,离开座位走到门外。
  
  弥留之际仍念着林依兰
  
  胡志明与林依兰的恋情,对林依兰的精神打击太大,1968年她告别了人世。临终时,她没有忘记把胡志明赠给她的那本“爱情日记”托人交给他,并嘱咐他节哀顺变。
  胡志明惊闻恋人去世,痛不欲生,泪如雨下。时隔一年,也就是1969年9月2日,胡志明溘然去世。弥留之际,他还念叨着林依兰的名字。
其他文献
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构建师生共享的幸福校园。开学初,实验小学开展了“一声问候、两个轻声、三处整洁、八个自觉文明习惯”的文明礼仪要求,近日,大队部结合文明礼仪要求切实可行的班级文化建设活动方案,组织并开展了以“展班级风采,做文明礼仪小学生”为主题的班级文化建设评比活动。  活动中各班师生积极响应,紧抓活动主题,结合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
期刊
摘 要:2012年《民事诉讼法》第230条针对2007年《民事诉讼法》关于执行和解中申请恢复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的主体问题进行了修正,将“一方当事人”改为“当事人”,如此修改解决了申请执行人因欺诈、胁迫与被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的救济问题,但又会出现申请执行人无正当理由,随时申请恢复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的问题,若将第230条“申请执行人因受欺诈、胁迫与被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或者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中的“
期刊
摘 要:钢材买卖合同纠纷类案件中,经常涉及到“加价款”等争议问题。对于“加价款”的性质和处理方式,实务界并没有统一的认识和裁判标准。笔者以四川法院对此类案件的审理思路为视角,对加价款的性质区别认定为“价格条款”和违约责任。  关键词:钢材买卖合同;加价款;垫资期  钢铁是支撑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我国钢铁行业水平一直不断领先。近些年,由于国际经济增速连续下滑,国内经济增速也放缓,这对钢材需求
期刊
摘 要:不久前,河北省秦皇岛市一科级干部家藏现金1.2亿元、黄金37公斤的案子出现在公众眼前,其贪腐程度令人触目惊心,这也引起了人们对小官巨贪的深思,同时也提起了一种不容忽视的现象——白领犯罪。随着当今世界经济的极速发展,犯罪率的不断上升,白领犯罪也如同病毒般在全球扩散,尤其在中国,白领犯罪问题已经成为了一种极其严重的社会问题,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部门,在我国主要表现为公职人员的犯罪。  关
期刊
摘 要:合同法中的违约责任,我们就难免要提及违约金。违约金,是指合同当事人在合同订立时预先约定的,当一方违约时向对方当事人支付的一定数额的金钱。由于违约金是当事人通过约定而预先确定的,其主要目的在于弥补守约方的损失,同时还具有对违约方进行一定的惩罚作用,因此,可以说违约金既是一种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也是一种独特的担保合同履行的方式。  关键词:合同法;违约金;权利义务  作为一项兼具多种功能的责任
期刊
蒋经国:“看不见,你依旧存在”    对台湾上了一点年纪的人来说,“蒋经国”这个名字恐怕是一个难以忘怀的记忆,不仅因为他曾经是台湾的“总统”,更因为他在任期间,开始了台湾民主化的进程,陆续开放了党禁、报禁,允许国民党老兵回大陆探亲;他在任期间的一系列政策,令台湾经济腾飞,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民众也受惠其中。  一眨眼,蒋经国先生已经离开18周年了,虽然现在的民进党政府因为党派斗争的原因,不愿意
期刊
1月13日是蒋经国先生逝世18周年纪念日,国民党党史馆12日下午在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举办“关键年代:蒋经国先生的旅程”纪录片首映发表会,透过影像重温蒋经国先生经过的关键年代,曾经担任蒋经国先生英文秘书的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还有蒋经国先生生前的多位部属也都出席了这场发表会。  在台湾政党轮替后,不同媒体做的类似民调都显示,蒋经国先生虽然已经辞世将近20年,却仍然是民间声望最高的政治领导人。配合
期刊
用“天威难测”来形容蒋经国先生的用人牌理,可谓一针见血。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蒋经国先生开始接掌政治权力以来,他所采取的用人哲学,常有出人意料的安排,令人难以捉摸。蒋介石在发布重要人事命令之前,往往经过与党内元老磋商,观察各方反应之后,再行公布。然而,蒋经国对于敏感政治职位的安排,一向是在极其隐秘的作业下进行;一旦发表,造成朝野震惊的效果,益增主其事者的权威性。    没有牌理,就是牌理   
期刊
张学良因为长久被软禁在蒋家“后宫”,难免对政治隔阂,因此一旦出山,就诸多混乱且不适应。他本对自己的政治能量还有一定期许,但后来他感到迷惑了。台湾的政治他不懂,台湾的政治也不要他,他只有远离是非之地,到海外去独善其身了。    张学良因为长久被软禁在蒋家“后宫”,难免对政治隔阂,因此一旦出山,就诸多混乱且不适应。他本对自己的政治能量还有一定期许,但后来他感到迷惑了。台湾的政治他不懂,台湾的政治也不要
期刊
叶挺,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名将。毛泽东曾当面称他是“共产党第一任总司令,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他开创人民军队之路的功绩以及崇高的气节,将永世流芳。    北伐时他连战连捷,从团长被破格提升为少将  广州起义首次打出“红军”旗号,他当了两天的总司令    叶挺,原名为询,字希夷。1896年生于广东惠阳县一户农家,父亲开过药铺,到南洋打过工。他从小过着贫寒的生活,养成勤俭朴实的作风。7岁时,他上了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