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考试的六大心理问题

来源 :班主任之友·中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rufeif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你学得其实也不错,但由于你始终对考试怀有较高的期望,便容易产生恐惧心理,总问自己:“这次考试我考不好怎么办?”这样最终会导致你近期无法安心学习。在这个时候,许多人出现一种想学学不进,不学不甘心的现象。本来想学习,拿起本书又不知道从何学起;一叠书放这儿,拿起一本写写不行,再换一本看看,实在学不进去。学的时候一会儿想这个,一会儿想那个,安不下心来:不学吧,你看周围人都那么认真学呢,你还是不甘心,再拿,反反复复换来换去。这是很多同学考前焦虑和怯场的一个表现。
  时常焦虑:焦虑问题主要体现在对考试的担心。因为这种担心,临近考试,一些同学就会出现记忆力比较差、学习效率比较低的情况。上课的时候注意力难以集中,表现出白天困倦而晚上又失眠多梦。个别女生还会出现生理周期异常,等等。这些都是焦虑引发的现象。
  考前怯场:越临近考试越对考试恐惧。
  那么,怎样处理这种想学学不进,不学不甘心的状态呢?其实很简单,两种方式:
  第一种,学不进也“硬学”。不要想别人怎么样,自己就硬学。有人说:“硬学,说得好听!硬学怎么弄呀。”我告诉你,所谓硬学,是一种通俗的说法,其实它牵扯到几个问题。首先,为什么我们学不进去,是因为第一,可能我们没有目标。第二,可能我们有目标,但目标之下另外的一个东西我们做不到——计划。大家有时候没有想过今天应该学什么,很多同学摞了一摞书,一会儿翻翻这个,一会儿翻翻那个,却没给此时此刻规定计划和任务,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你有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学,不知道学多少。而硬学是什么意思呢?硬学是你要有个计划,并能够把计划付诸行动。尤其到课程结束之后,时间全部都是你自己安排。你一定要有计划,你没计划就学不进去。有了计划,你就清楚今天做什么,然后把每天需要做的事,按照重要程度由高到低把它排列出来,按照顺序来依次完成。这样下去,你知道有什么任务,你知道应该做什么,你才能学得进去。有的时候我们学不进去就是因为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有人说:“计划我也没做。”学习计划没做怎么办?今天本来是玩的计划,看着电视我想着学习,突然改变主意了,我今天想学,怎么学?实在不行,你今天没有计划,或者今天计划完成得比较早,你背单词,很简单嘛。你多背几遍单词自然你学习效率就上来了。你背进去了,自然就能学下去了。所以,在想学学不进,不学不甘心的时候,关键要把今天的事情计划安排好。尤其是你停课之后的计划一定要有的。
  第二种,是彻底休息。彻底就不学了。什么叫彻底不学?你可能就真的放松一下,做你喜欢的事。但是这个时候我们要提醒大家的是什么呢?你要真有一点点小爱好,真有自己喜欢的事。你有时候没有特别喜欢的事,可能别人干什么你也干什么,会出现什么情况?那个时候你就投入不进去,就会玩的时候想着学,学的时候想着玩,这种状态要不得。所以为什么要有兴趣?有兴趣会出现什么效果?有兴趣的东西你能全身心投入,你忘了一切。这个也是必需的。这也是真正的兴趣爱好对于一个人的意义所在,它可以让人投入其间,享受其中,把心灵彻底放松。
  当然我跟大家讲,硬学我是鼓励的,想休息彻底不学的,我们偶尔为之可以,不能总是这样——一学不进去,我彻底玩玩吧。也没有多少天给你玩了,那样也不行,是吧?所以偶尔为之可以,不能常用,如果常用也要按着计划来执行。
  考场慌乱:许多考生,一到考场上便心慌胸闷、手足出汗、注意力涣散、心烦意乱,进考场后大脑一片空白,出考场什么都明白了。这就是考场慌乱现象。这个在心理学上有个术语叫作“克拉克现象”。克拉克是澳大利亚的一个著名的运动员,长跑健将。他在1963年到1968年之间先后17次打破世界纪录。你想想几年时间连续打破17次世界纪录,这是一个水平非常高的健将,对不对?但就是在这期间,在他运动的巅峰时刻,他参加了两次奥运会,一次都没有拿冠军。什么原因?不是他水平不够,而是在当时最关键的赛场上压力太大,导致他比赛的时候水平失衡。所以,我们把压力导致的这种现象叫作“克拉克现象”。现在,各位同学,虽然你感觉压力很大,但其实你的压力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大。在未来的人生路上,你会有更多更大的压力。有的同学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考场慌乱的现象,就是因为眼界看得不够开,总觉得自己所经历的这件事情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一件事。
  考后自责及对成败的错误归因:许多同学学习中遇到一些挫败,就觉得愧对父母。可以肯定的是,我们中的大多数同学是非常孝顺父母的,也知道父母对我们抱有很大的期望。所以一旦没考好,就觉得对不起老师的教诲,对不起同学的关心,尤其对不起父母的爱。想一想父母两鬂斑白的头发,想一想父母眼角的皱纹,越想越是愧疚,是不是?甚至觉得人生真失败,感觉自己活着都没什么意义了。其实,考后的自责很多时候是多余的。按理说更重要的是对自己负责,你不要管别人怎么看你,其实你也管不了。考好了,你想:“这次模拟考好了,是不是别人没发挥好,我发挥超常才考得那么好呀?”没考好呢,你又想“老师我怎么那么笨呀?”所以不论成绩怎么样,你都对自己不放心。其实,带有这种情绪的话,既影响平时的学习,也影响考后的恢复。
  家庭压力:父母的教育与期待相对有些同学而言,压力特别大一点。比如,家里条件一般,父母这些年来对你的奉献也确实很多,你也感觉得到父母对你的期待很高。但是你觉得这两次模拟考试,包括你平时的学习状态,完不成父母的期望。而你还是孝顺的孩子。这种情况下,即将到来的考试压力会让你不堪重负。
  人际敏感: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缺乏社会支持也容易影响你的考试表现。什么叫人际敏感?就是说在和其他人相处的过程中,一些人表现出来的不自在感和孤立感,包括自卑感、懊恼、孤独等状态。本来在考试之前,出现一点反常的心理焦灼状态是正常的。一般的同学因为互相交流,有问题通过交流发现大家都如此,便感觉问题不大。但是有的时候你跟别人交流的比较少,会出现什么现象?你会觉得,看起来别人都是好的。然而,这可能是一种假象,你自己的一种错觉而已。为什么出现这种“别人都好,只有我自己糟”的感觉呢,多半是因为你缺乏跟别人交流的结果。我们知道,人们在公开场合交流的时候,常常是把自己最优秀的一面表达出来,对不对?所以你跟别人没有深入接触的时候,你看每个人都好,每个人都神采飞扬,好像只有你自己不自在。但是一旦你有更多的深入交流,你会知道,大家可能都是如此,你也这样,我也这样。   除了我们前面分析的原因,出现以上问题,可能还与以下几个原因有关:
  受挫经验。原先一些考试相关挫败经验,包括第一次第二次摸底没考好、突然反常的这些经历有时会影响我们的感觉。但是在这里我可以告诉大家,即使是那些考试反常的同学,你过去也有一些考试成功的经验,对不对?有几次考试失常,在所难免,但我可以肯定地讲,你这么多年这么多次考试,正常发挥的次数肯定比失常的次数多,按照考试正常与否的概率来算,高考的时候当然是正常的可能性更大。
  追求完美。考试的时候不允许自己有错误,对自己要求很高:我哪一科都要学得会,都要学得好。尤其是平时考试不错的同学,经常会这样想。这个时候做一些模拟试题,如果出现了错误便责怪自己:“哎呀,不应该出现这种错误呀!这个考试知识点怎么还没复习好呀?”不允许自己有错误,什么都想学会,什么都想掌握,在未来的一个月中若还有这样的心态,我劝你停一停,缓一缓。为什么?因为任何一个人,不可能把高中三年所有的学习内容都记住,那是不现实的。不信你可以打听一下,有高考开始,迄今为止就没有满分的人,对不对?所以,你的那些抱怨,如“这个题我应该会呀”,从某种程度说是一种多余,哪里有那么多应该?追求完美的人格特点,对于一个人去学习和掌握知识是必要的,但是,在这最后一段复习期间,则要允许自己有不完美的地方出现,剩下这一个月,有些知识在这一段我们还不会,就要学会放弃。在剩下的不多时间里,你要允许自己不完美。
  好胜心强。学习的时候,不服输,跟别人比较是一个好事情。但是今天我劝各位同学放弃这种目标,把目标改为把知识学会,改为掌握目标,学会自己跟自己比。为什么要这样?实话实说,咱们同学在学习的时候,其实每个同学都有一个暗含的对手:我跟他比,这次我高了几名,很开心;下次我低几名,很恼火,还要努努力,再上去。如果这个对手不够匹配了,便再换一个对手,再不停地比下去,都是这样。在之前,这种比较可能对我们学习具有鼓动性,可以使得我们再加把劲,多加一些时间段来学习。但是现在你如果还这样,尤其一模二模,两次模拟考试你还这样的话,有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其一,你进步,但人家比你进步更多,这样的结果会是什么?很懊恼:“他怎么又比我考得高,我这次没考好!”其二,你没进步,或者退步了,他比你退步更多。那么这种情况会怎样呢?你会感觉:“我比他强,真开心!”其实回头想想你就知道,你跟他比有没有必要?你该高兴的时候没高兴,你不该高兴的时候你高兴了。所以在现在的阶段,这样的比较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是不是倒霉的基础之上的,带来的情绪体验很可能与你的复习效果并不相称。如果说平时的与人比较可以督促你的学习,那么现在高考之前的比较更多地带给你的是负面影响。所以不要把复习得怎么样、考得好不好建立在别人考没考好的基础上。你要自己跟自己比,要把学会知识作为目标,而不要将比别人学得好作为目标。这样的话,你自己学习到位了,复习到位了,自然会开心!
  受挫经验、追求完美、好胜心强,受这些因素影响,考试时候的不良心理状态就出现了。
  我小学第一学期第一次考试,当时不知道什么叫考试。我们那时候考试也没人重视,糊里糊涂地就考了个语文数学双百分。结果家长很开心,我妈过来了:“我儿子是学习的苗子,以后好好学,下次考试还要考一百!”我老师也过来了,在班中发现一个全年级考第一的人,也很兴奋:“这个苗子不错,下次你还要争取在全年级考第一,要考个双百!”结果怎么样?我这辈子就小学一年级唯一的一次考过双百分。因为当你不知道考试是怎么回事的时候,本来也不紧张,不着急,而经周围的人这么一说,加上自己还是个好强的人:“我要好好考,一定要考一百!”结果这辈子再也没有了。所以我们在高考来临之前,既要注意到自己人格方面的弱点,也要避免受到周边他人的负面影响。
  (未完待续)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其他文献
临近期末,我们的课程进入冲刺阶段。晚自习我发了一套试卷给学生做。无意中我发现坐在角落里的张岩无精打采拿着笔,一副瞌睡相……我提醒他快点答题。  卷子收上来后,我先找张岩的卷子,这个张岩平时就拉班级的“后腿”……可当看到他的卷子时,我的怒气没有了。他的卷子右上角写了两个字:“我饿。”怎么回事?我知道我们班上有几个住校生,家离学校三十多里山路。这个张岩该不会是没饭票了吧?“唉!”我叹了口气,心想真是的
期刊
家庭作业放在什么时候来完成呢?  应当让学生早睡早起,把家庭作业放在早晨上学以前的时间里完成,——这是我们学校的绝大多数学生作息制度的一条基本原则。我们花了多年的时间向家长们解释:让孩子早睡早起,把紧张的脑力劳动安排在他起床后的前八个到十个小时的时间里,这种做法已被科学证明是有好处的。新的一代家长成长起来了,我们就在“家长学校”里给他们讲些教育学知识,其中首先就讲儿童脑力劳动的文明和卫生。经过努力
期刊
热爱儿童,这不是在任何学校里,从任何的书本中所能学到的。这种能力是在人参加社会生活,与别人发生相互关系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但是就其本身的性质来说,教师的日常工作——每天跟儿童交往,则能够加深对人的爱和对人的信心。对教育活动的志趣,是在学校里、在这个活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我怀着亲切的心情怀念我在那里毕业的波尔塔瓦师范学院,怀念给我们讲授教育学、文学、历史的教员们。在那里,教育学不是讲些枯燥的结
期刊
听一位年轻的班主任抱怨班上的数学老师不负责,我说这事要怪他。他很讶异,反驳我:“班上数学作业交到他那儿两个多月了,他都没改,这事还怪我?”我笑说:“如果真是这样,不仅要怪你,你简直是千古罪人。”  首先是选好课代表。好课代表可以成就任课老师,也可以成就本门学科。开学初,我会请学生自主申报课代表,一定要自主申报,不能指定。课代表不一定是本学科成绩最好的,但必须是肯做事、会做事的,而且要有协作精神。我
期刊
“潜能无限,每日微善”,新学期我带着这句话迎来了新的班级——七(12)班。  一、微善理念,播种学生心田  我利用学校开展入学常规教育的机会加了一点儿私货。我把赏识教育专家周弘先生的教育故事及平时搜集的一些以“激发潜能,成就人生”为主题的故事打印出来分发给学生阅读,让学生对“潜能”一词产生初步印象。  第一堂班会课便是以“潜能无限”为主题。课上首先请大家谈谈入学教育材料的阅读体会,然后是展示上届学
期刊
为了提高自己的工作艺术,十几年前我开始阅读与心理学相关的书籍、杂志,并尝试把它们运用到平时的工作中,结果发现真的很有用。  比如收缴补课费、资料费、餐费等各种费用是最令人头疼的(啥费都不收,是不现实的)。每一次做“黄世仁”催学生交钱我也不情愿,但那是班主任的工作,不做不行啊。以往都是拿着学校的“令箭”,耍着班主任的“淫威”,带着班级的“狗肉账”一个个地催。每次缴费,没有十天半个月是完成不了任务的。
期刊
“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二十四小时。”这句话是我从克拉斯诺达尔斯克市的一位女教师的来信中摘抄下来的。  ……  怎样解决这个时间问题呢?这个问题也像学生的智力发展问题一样,是涉及整个学校生活的综合性问题之一,它是完全取决于学校的全部活动是怎么安排的。  这里最主要的是要看教师工作本身的方式和性质。一位有三十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是《苏联青年的道德理想》。区培训班的学员、区教育
期刊
为读高中的侄女去学校开家长会,看到教室的墙上有这样一行标语“青春有梦就去追”。白墙红字,很是醒目,加上潇洒飘逸的行楷字体,热烈、奔放、张扬、不羁,如同坐在教室里的那些十七八岁的孩子激情澎湃的青春,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容不得你视而不见。讲台上是一张同样青春逼人的脸。这几年,本地的高中来了不少东北的大学生,看样子,讲台上这个带有明显东北口音的年轻教师该是他们中的一员了。比学生大不了几岁,同样是恰人生
期刊
这是几年前我在瑞安当班主任时发生的事情。  那年夏天,很多学生穿拖鞋进教室,在寄宿制高中这种现象可能比较常见。白天还稍微好一些,晚自习就更严重了。我苦口婆心地讲穿拖鞋进公共场合是不文明行为,甚至对个别同学采取了处罚措施,比如扔掉拖鞋、罚站等等,但收效总是不理想。一阵批评之后,不过三两天老毛病就又要再犯。这真是一场拉锯战啊!看来,要改变坏习惯,光有爱心还不够,还要有耐心。可一段时间之后,我又发现,仅
期刊
感受成功喜悦    “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更是成功之母”。我在担任班主任时,以生为本,设计多种活动,鼓励学生参与,通过活动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特长,认识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和作用,鼓励他们将特长和优势向学习中辐射。在办板报的活动中,发现学生在美术上的禀赋;在体育活动中,发现学生的体育专长;在“爱我校园”的演讲和相关文娱活动中,发现学生在播音与主持、电视编导等方面的突出表现,及时引导,积极推荐他们进
期刊